
大明:說書的我,怎成了正道的光
最新章節
- 第27章 現世報,李長海九族皆誅
- 第26章 絕路!李長海垂死掙扎
- 第25章 害人不成,李長海痛失十萬兩白銀
- 第24章 滿滿的全都是算計啊!
- 第23章 魚兒上鉤了
- 第22章 李長海懵了,底褲都被人家扒光了
第1章 名額被頂替后,我在天橋下說書
洪武十一年春。
應天府某處茶樓里面。
臨時搭建的一小方戲臺之上。
一白面書生,正一手捏著一副竹扇,一手拿著塊兒醒目。
臺下是茶客嬉笑叫嚷之聲。
“楚先生,今天準備講點啥?您昨天講的西門慶與潘金蓮,真是太精彩了,到現在我都忘不了故事里面的情節!”
“老林,我看你不是忘不了故事情節,你是忘不了楚先生所描繪出來的潘金蓮吧!”
“哈哈哈哈!”
“去去去,笑什么笑!”
“楚先生要不再講一遍西門慶與潘金蓮也行,今天又許多新來的,還沒聽過!”
“就是就是!”
楚先生,說的其實就是楚凡。
他本是一名穿越者。
穿越到了大明王朝。
本一心想要憑借自己現代博學,在這個時代大展一番拳腳。
可奈何自己嘔心瀝血寫出來的文章,卻成了他人的嫁衣。
那人名叫陳實。
乃是翰林院祭酒的門徒。
同樣也是這祭酒的準女婿。
為了自己的女婿有個好前程。
他不惜冒著砍頭的風險,替換了自己與陳實的試卷。
結果那陳實根本就是胸無點墨。
所以,他靠自己的文章中了探花,自己靠他的文章,屁都沒有。
最終無奈,他憑借著上一輩子看過不少小說,就打算在這京城之地,靠說書營生。
只是沒想到。
他剛說一天書,便被系統找上了門。
他的系統名為批判系統。
可以通過他人的生平經歷,撰寫成文章,揭露他們光鮮亮麗外表之下的陰暗之面。
根據傳播程度,楚凡可以獲得一定量的批判點,以及其他隨機獎勵。
同時楚凡還獲得了大師級別的寫作技巧。
以及一萬點的批判點。
楚凡當即決定,就先從侵占自己科舉名額的這些人下手。
而他第一個要對付的人。
正是陳實。
啪!
只見楚凡一拍醒木,全場頓時安靜了下來。
楚凡這才不緊不慢的開口道。
“諸位,不管是武大郎的可憐還是武松的任意亦或是潘金蓮的險惡,但都已經是昨天之事。”
“常言道,好話不說第二遍,故事雖好聽,但一直講總有聽不下去的!”
“與其要讓一部分客官不舒服,不如且聽聽小生今天帶來的新故事!”
說完,他又一拍醒木。
臺下頓時響起一片賬上。
“好!楚先生說的好!”
“楚先生,所以今天準備講個什么樣的故事?”
“楚先生不管講啥我都愛聽!”
“講真的,楚先生的水平在我聽過所有說書先生里面絕對是拔尖的,就算同樣的故事,楚先生來講就更有代入感!”
等到掌聲停下。
楚凡這才繼續開口道。
“有道是天理昭昭,疏而不漏,多行不義必自斃!”
“容顏十年可不改,人心卻再不似前!”
“今天小生要給各位講的是,鍘美案!”
說道這里。
又是一片叫好聲。
楚凡在眾人安靜之后。
這才繼續不緊不慢道。
“有道是:
夫在東來妻在西,
勞燕分飛兩別離。
深閨只見新人笑,
因何不聽舊人啼。”
“話說那鄂省均州有一人,名為陳實美,少年時讀書家貧,為了繼續讀書便主動入贅到了秦家。”
“與那秦三娘結為夫妻!”
“秦三娘對陳實美也是真心喜歡,自打入贅之后,是一點活都沒讓陳實美干!”
“按她的話來說就是:我家相公是讀書考取功名的料,豈能去做那些雜活!”
“陳實美也是十分感動,并與秦三娘許下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承諾!”
楚凡口若懸河。
繪聲繪色的將陳實美與秦三娘你儂我儂,恩愛纏綿再到前往應天府參加科考的事情講述了一遍。
眾人也是聽的津津有味。
“陳實美前去應天府參加科舉,此行遙遠,注定要多年難以相見。”
“但秦三娘無怨無悔,表示自己會在家里等待丈夫歸來。”
“而也就是陳實美前往應天府的這一年,秦三娘查出了身孕。”
“但是為了丈夫能夠安心科舉,她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隱瞞!”
“有道是:情到深處情到深處自然濃,意到濃時怎忍舍,情到深處無怨尤,人事滄桑卻何求!”
“而這一離別,誰能料到,再見卻已是三年以后!”
講到這里。
眾人還以為這回事一個娘子苦苦等待丈夫高中歸來的凄美愛情故事。
不由得發出感嘆。
“三年啊,我要是三年見不到我媳婦,肯定會想死我媳婦的!”
“但也沒辦法啊,這陳實美是有大志的,若高中歸來,豈不是也是一樁美談?”
“哎,啥時候我能遇到一個想秦三娘這么賢惠的媳婦?”
“老劉頭兒,別說了,等下你媳婦知道了,怕是又讓你回去跪榴蓮了!”
“哈哈,老劉頭兒,沒看出來啊,你還是個怕老婆的?”
“瞎說,我那是尊敬我媳婦兒,我惹我媳婦不高興了,受點罪怎么了?”
“哈哈哈!”
啪!
就在眾人哄笑聲中。
楚凡再一次用醒木拍響了桌面。
臺下安靜下來。
楚凡這才繼續道。
“自洪武大帝即位之后,便一直求賢若渴,優待人才。”
“有話言:太祖養士三十載,惠及大明八十年!”
“可以見得,自從洪武大帝登基之后,全國各地,都涌現出了大量人才。”
“然這陳實美雖然有點才華,可若放在浩海之中,也不過是那海中的沙粒!”
“所以,陳實美雖是滿懷希望而來,可最終也只能無奈而去。”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他認識了翰林院祭酒的女兒孔萱萱!”
“陳實美雖才華有限,卻長了一副好皮囊,與人群之中,一眼便被那翰林院祭酒之女所相中!”
“而這陳實美,則為了攀附權貴,毅然選擇了隱瞞家中妻女的事實,與那祭酒之女私相授受。”
“也正是在這孔萱萱的撮合之下,這陳實美才能成為那翰林院祭酒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