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修仙不易
長山縣外,小寒山。
月掛中天,漫天銀輝落下,照耀著山中破落的山神廟。
廟中泥塑神像前,一點香火明滅閃爍,淡淡煙氣回旋繚繞,伴著廟中朦朧的月光一起升騰,籠住了立在廟中的兩道身影。
一道身影是一只灰毛狐貍,毛皮油光發亮。一雙細眉細眼亮著幽幽綠光。
一道身影是一位中年男子,身材修長瘦削,著一襲明黃色的蟒袍,手持笏板,面容威嚴。
灰毛狐貍人立而起,作拱手狀,一雙細眼目含期待,望著中年男子:“胡城隍夤夜到此,可是晚輩的事情有著落了?”
中年男子正是長山縣的城隍神,而且這位城隍又是狐仙成道,同屬本家。
灰毛狐貍和他見過幾面,頗受照顧,因此以晚輩自居。
“你這小狐貍倒是機靈。”胡城隍笑罵了聲,捻須頷首道:“此番便是你的機緣到了。”
灰毛狐貍面露喜色,便想邀請胡城隍往廟后小院詳敘,盡地主之誼,不料卻被阻止了。
“客套就不必了,如今城內瑣事繁多,我需要盡快趕回去。”胡城隍臉色一正,掌心浮出一枚青翠如山黛的令牌來,輕喝道。
“公孫良!”
“晚輩在。”
灰毛狐貍,也就是公孫良立刻躬身應聲。
他屏息低眉,便聽胡城隍朗聲道:
“遵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圣帝君法旨,長山縣有狐名為公孫良,品行德厚,修行有成,封為小寒山山神,賜山神令,名著仙籍,權管小寒山一應精怪之事。”
胡城隍口含憲章,聲音洪亮。
公孫良只覺神魂一沉,冥冥之中似有一縷神念從極遠之處望了過來,注意到這里。
他忙正色道:“晚輩領法旨!”
胡城隍點點頭,把掌中令牌遞給公孫良。令牌呈玉質,入手溫潤,公孫良小心翼翼把它放入懷內,拱手拜謝:“多謝前輩提攜。”
胡城隍點點頭,看著自己這個同族晚輩,沉吟片刻,叮囑道:
“如今三界失序,亂象將起,關圣帝君執掌天地人才之權,有意招攬純善精怪充斥地方神職,代為監管四方,以全天道秩序。這也是你的機緣所在。
“你我同是野狐出身,當知野狐修仙之不易,成仙者少,成妖者多。你如今雖成為山神,名著仙籍,但切記不要自滿,要潛心修行,多行善事,廣積功德。關圣帝君神威布于三界,自然看得見你的辛苦修持。”
這是當真把他當成晚輩來教誨了,公孫良心下感動,連忙俯身稱是。
待他再抬起頭來,胡城隍已經顯化出陰神法相,踏云而起,轉瞬間消失黑夜中。
來得快,去得也快。
公孫良目送胡城隍離開,抖了抖身體,泌出層層煙霧。
煙霧繚繞中,灰毛狐貍便幻成一位白袍青年,身材修長,面容俊秀,只一雙細長的眸子顯出幾分妖冶。
他望著天邊明月,長長喟嘆一聲。
這卻是胡城隍一番話正好勾動了他的心緒。
修仙難吶!
尤其是他,一個沒有跟腳的野狐,想要成仙,更是難如登天。
須知:
凡天下狐類,欲學仙者,先學人形,再學人語;學人語者,先學鳥語;學鳥語者,又必須盡學四海九州之鳥語,無所不能,然后能為人聲,以成人形。
然后才能修仙。
然而,即便修仙之路如此漫長,也不是天下所有狐族都能為的。
狐貍講究結緣修行,注重修為,更注重德行。
一只狐貍想要成道成仙,不僅要修為跟得上,還要多行善事,修持德行,不然只能稱為狐妖,而非狐仙。
自從涂山、青丘、有蘇、純狐,上古四大天狐氏族避世,當今天下以野狐居多。
大多數野狐耐不住修仙的辛苦,非但不能修持德行,反而貪圖便利,或吸食人之精氣、或誘人墮落害人性命。連累著狐族的名聲一日日敗壞下去,瑞獸之名不復存在,淪為妖邪之流。
妖邪的日子可不好過,這世道神道諸仙要除妖、和尚道士要除妖,連世間的劍客俠士為了揚名也到處尋妖,一日也不得安生。
這也是公孫良心心念念想要成為仙神的原因。
想他穿越過來,一縷殘魂系在野狐身上,東躲XZ十多年,直到在這小寒山遇到這座山神廟,才勉強有了存身之所。
這座山神廟不知建于何時,公孫良來到這里的時候,上任山神早已不在。不過好在山下村莊還有幾戶人家供奉山神,多少有些香火。
公孫良不敢冒名頂替山神之名,只是稱自己乃山神座下神使,幫助山下人家,行些善事,趁機蹭點香火吃。
積德行善蹭香火,如此又十余年,他才洗去一身妖氣,修成人形,有了今日山神之實。
山神一職有高有低,全看自身修為強弱,公孫良剛剛服氣練形,化出人身,因此他這小寒山山神屬于山神中最低的一檔。
只錄入仙籍,但不入仙品。
也就是說,他現在不過是仙道體系的編外人員,連九品末流的城隍屬下陰吏都夠不上。
不過,這也不錯了。
好歹錄入仙籍,有了正經身份,至少今后不用擔心被哪位得道修行的俠客順手滅了,連個喊冤的機會都沒有。
而且,成為山神之后,他公孫良就可以堂而皇之的享用村民的香火供奉。
狐貍結緣修行,香火對于他而言,大有裨益。
公孫良枯立良久,看看深夜已經過半,方才收斂瑣亂的思緒,復又從懷中取出山神令來。
山神令有巴掌大小,刻有象形山紋,它除了象征山神身份之外,還附帶兩道小神通。
算是成為山神的福利。
公孫良一縷心念落入山神令之中,查探一番,隨即露出喜意。
兩道神通一個是縮地成寸,一個是帷天幕地。
都是殘缺版,縮地成寸只能在小寒山的區域使用,而帷天幕地更是一次性神通,只能用以搭建一方隔絕天地的帷幕。
公孫良被封為山神已經得償所愿,不敢奢求其它,能得到這兩道小神通,即使只是殘缺版,也心滿意足。
縮地成寸神通倒不急于嘗試。
他握著玉牌在山神廟中環環望了一周,尋找構建緯天幕地的地址。
山神廟很小,只有正前供奉山神泥塑神像的正廳,以及正廳后幾間矮屋環繞的小院。
之前他進城拜訪胡城隍時,城隍廟把帷幕搭在厚厚的墻壁內,自成一方空間,作為陰司。
但公孫良思量片刻,沒有選擇效仿,而是決定把山神廟的后院納入帷天幕地中,以為日后修行、神居之所。
搭建帷天幕地很方便。
公孫良來到后院,捏著山神令,溝通到令牌中的神通。
輕輕吐氣,令牌中一股玄之又玄的靈炁噴薄而出,順著公孫良的心意,自然而然,淡色的輕煙有如紗帳,籠住了這方小院。
公孫良只覺周身一輕,雖然小院布置并無變化,但落入院中的月光、山間靈氣好似經過洗滌一般,更加柔和可親。
不愧是仙家手段!
公孫良愈發滿意,在柔和的月光中,他重又現出狐貍原形。
狐貍學仙,講究拜月修行,不僅吸收天地間的靈氣,也要吸收日月星辰的精華。
所謂“講坎離龍虎之旨,吸精服氣,餌日月星斗之華,用以內結金丹”,便是如此。
不過大日精華,公孫良如今這小身板還經受不起,因此,拜月修行,便是現階段重要的修行手段。
今夜月滿中天,正是狐貍修行的好時候。
只見灰狐臥在鋪滿院中柔軟的莎草上,蓬松的尾巴被月輝映為銀色。
他仰首望天際,氣一吐,內丹自口出,滴溜溜直上入于月中。
內丹有鴿蛋大小,正是公孫良辛苦修持十余年而成,一身修為俱系于其內。
若是以往,他只敢輕輕把內丹吐出,置于身前,不會離得太遠。
不過如今有帷天幕地的遮掩,不用再擔心修行之時有他人打擾,便放心吐出內丹,直出云霄。
只是,正當公孫良一粒內丹吐出,變故突生。
他忽然發現自己的神識不斷延展開來,似乎將小寒山的山間天地靈氣盡納入其中。
內丹滴溜溜一轉,頓時整座小寒山的天地靈氣匯聚成一重重漩渦,磅礴的天地靈氣以內丹為中心,接連灌注。
小狐貍經受著天地靈氣的層層洗刷,修為也隨之節節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