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簽到九五至尊,我的身份竟被李二曝光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須知伴君如伴虎啊
第一章:須知伴君如伴虎啊
武德九年,
太極宮中旋風驟起,李世民年僅十二歲的長子李顯,離奇失蹤,
驚聞噩耗,李世民當即起兵,以為子報仇的名義,
發(fā)動玄武門之變!
哀兵之下,一戰(zhàn)成功。
然而事后李世民在太極宮中掘地三尺,卻毫無所獲。
此事,
成為李世民的逆鱗,無人敢言。
……
轉(zhuǎn)瞬,四年后,
平康坊的一處小院內(nèi)。
李現(xiàn)從廚房拿出燒好的熱水,來到院里,給茶壺續(xù)了水,然后坐下,笑著問道,
“老黃,這碧螺春的味道可還好?”
他對面坐著一個中年人,是李現(xiàn)的救命恩人,老黃。
老黃面帶笑意地說道:“不錯不錯,此茶的味道清雅悠長,回味無窮。”
李現(xiàn)滿意的點點頭,說道,
“是啊,要不是當日遇見你,我很可能被官府捉拿了。”
李現(xiàn)剛穿越來的時候,長安突現(xiàn)日食,傳言國有妖孽,京兆尹開始清拿無籍之人,而李現(xiàn)因為沒有戶籍的原因,甚至要將被捉拿問罪。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幸好老黃路過見到自己之后,一直神神叨叨的說什么像,像,像之類的話。
然后出手給李現(xiàn)辦了戶籍,置辦了宅院。
老黃搖搖頭,心中暗笑,嘴上卻說道,
“早就說了不用再提此事,我與你有緣,要是當日沒有救下你,就沒有今日這口清茶了。”
至于這個老黃是誰,李現(xiàn)也側(cè)面詢問過,老黃神秘兮兮的告訴自己,他在長安是個藥材商人。
李現(xiàn)自然信以為真,老黃可能是個豪商,不然一個戶籍,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搞定!
李現(xiàn)是個知恩圖報之人,安頓之后制了幾壺清茶,
準備就將家傳的制茶手藝寫給了老黃。
沒成想老黃對方子沒興趣,卻獨獨喜歡李現(xiàn)炒制的清茶。
就這樣,老黃隔三差五就來找他喝茶聊天。
李現(xiàn)也只好點點頭,說道:
“也好,大恩不言謝,現(xiàn)在我只有多多給你制幾款清茶了。”
老黃臉上笑容一露,露出幾分疲憊,放下茶杯,嘆氣說道,
“不用急,最近事情有點多,你這里可是有什么短缺?”
李現(xiàn)知道,老黃做生意的,肯定免不了東奔西走,辛苦也是難免。
他連忙寬慰勸解道:
“當今陛下勵精圖治,國朝新立百廢待興,老黃你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辛苦吧?”
老黃聽到李現(xiàn)夸獎自己,不禁有點臉紅,道:“不……不辛苦。”
李現(xiàn)點點頭,“誰說不是呢,李世民陛下是個圣君,老黃你趕上好時候了,做生意大有可為,大有可為啊!”
老黃聽到‘圣君’二字,神色有些微不可察的變了變,
他試探的道:“你也認為陛下是圣君?”
李現(xiàn)沒注意老黃微變的神色,依舊沉浸在興奮中。
“李世民當然是個好皇帝,不過你也要注意,他可不是善茬,也是個狠辣角色!”
“為什么是狠辣角色?”
老黃似乎對這個評斷不太開心,難道自己在民間的名聲如此不堪?
可李現(xiàn)哪里注意到老黃的表情,
“玄武門事變聽過沒有?這還不夠狠?”
李世民陛下弒兄弒弟囚父,造成的結(jié)果極其惡劣,有唐一代,皇位的更迭無不充滿了刀光劍影。
李現(xiàn)沒注意到,當他說出玄武門三個字。
眼前的老黃,雙拳已經(jīng)緊緊握住。
良久后,他才嘆口氣道:“要不是因為秦王世子失蹤,也許陛下就不會下決心發(fā)動,也許就沒有玄武門……”
李現(xiàn)卻興奮的道:“你錯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從結(jié)果來看,關(guān)于玄武門政變,李世民陛下做的對,這也是他最偉大過人的地方!”
老黃陡然來了興趣,狐疑的道:“最偉大過人的地方?難道他就沒有過錯?”
李現(xiàn)根本沒意識到,在貞觀大唐,明目張膽的說玄武門事變,簡直是找死!
可這段時間他沒錢出門,沒人講話,可憋壞了,依舊侃侃而談。
“老黃你不知道,小孩子才問對錯,大人權(quán)衡利弊。”
這話一說,老黃的雙目一亮。
這個小子,今天說話……真有道理啊!
“這是一次完美的政變,需要深思熟慮的謀劃,對形式的精準的判斷力,對后路的掌控力,以及超高的膽識魄力!”
“當初還是秦王的李世民陛下,做出這等改天換日的壯舉,足以看出,陛下的膽識過人,雄才偉略。”
“要我說,也只有秦皇漢武能夠與李世民陛下相提并論,不,不對!”
話說到一半,李現(xiàn)猛地驚醒了。
“啊哈哈……老黃啊,今天中午不要走啊,嘗嘗我的手藝,保證你吃了還想吃。”
我去!
老黃雙拳緊握,整個人激動的沉浸在李現(xiàn)的言語中,只感覺快要飛云巔。
秦皇漢武?
那可是皇帝們的偶像啊!
可,你小子忒壞了,話說一半,你不說了?
他一臉期待的道:“你話還沒說完,我想聽聽你對李世民陛下怎么看。”
李現(xiàn)覺得自己今天就圖嘴巴痛快了,萬一這些話傳出去,那可是不得了了。
想不到老黃身為一介商戶,竟然也這么膽子大!
他拍了拍老黃的肩膀,淡淡的道:
“老黃,我剛才那只是隨口一說,出得我口,入得你耳,不可對第三人說啊。”
“須知伴君如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