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想起……
題目《想起……》
-----司舟
(庚子七月十五,中元節)
序文:中午與友吃飯小坐,閑談間稱贊我愛讀書,我口上忙不迭的自謙,可心里著實是很開心。我想大概聽人家稱贊這件事,無論真假,聽者心里都會喜滋滋的。但而后又思,為什么別人贊我愛讀書我就高興呢?而為什么我又真的從內心深處喜愛讀書呢?
正文:
我生在一個普通的BJ家庭,有著普通的父母,住著普通的房子,說著普通的BJ話,過著普通的BJ人的生活,小時候我覺得自己個兒與別的小孩兒和他們的家庭沒什么不同,后來稍微大一點兒了,才發現似乎有一點兒那么不一樣,那就是我家有很多很多別人家沒有的東西,那就是書!那兒哪兒都是書,書架上,箱子里,床底下……
兒時記憶中,雖然我家有很多書,但是在我看來,它們的區別不大,反正里面的字我都不認得,它們的封皮樣子差不多,只有厚點兒薄點兒的差異,還有就是很多書的紙張都是發黃的,有些還很脆,每次我和它們玩兒的時候都會把它們弄傷了……在我模糊的記憶中,父親就曾經用設問的方式告訴我,“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東西是什么嗎?”……“是書!”(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給出并沒有給我任何思考的時間[偷笑],我覺得與其說是提問,不若說是灌輸!)父親很喜歡讀書,沒事兒就讀,我一度認為書里面夾著糖果或者月餅……所以我也經常翻它們,當我發現里面沒有我喜歡的那些東西時,我的興趣就變成了撕它們啦!我會把它們撕的粉粉碎,然后天女散花……當我會拿筆畫畫的時候,我又開始在上面畫畫!……我想我的繪畫天賦可能是從那個時候被喚醒的吧!
小時候的我,似乎很鬧,因為據說媽媽每次帶我去她們單位的時候,她的同事都會說,只要是聽到遙遠的地方(媽媽辦公室外頭是一個長長的通道)傳來我的聲音,她們就會集體發作“腦仁疼”!……我家的房子是一個仿蘇式建筑,房屋的頂部是疊拱形的,一個一個,好像波浪一樣。據說這樣很堅固,抗震!但缺點是不太隔音,我想可能是因為拱形的屋頂就像一個擴音器。那時候可能社會治安比較好吧,因為我家鄰居們都不喜歡關門,這樣我就可以自由的出入所有鄰居的家,誰們家什么樣兒我都知道!但只有一家我沒有進去過,那就是我家樓下的哪一家……
直到有一天,我和奶奶在家,突然有人敲門,我飛奔過去,打開門,看見門口有個老爺爺,我問,您找誰啊?為什么敲門?門沒鎖啊!那個老爺爺微笑著說,我是你家樓下的楊爺爺,下夜班在家休息呢,聽到你在樓上跑來跑去,就來看看你,你叫什么名字啊?”我說,我不認識你,不能告訴你!楊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一個草紙包遞給我,說,“爺爺給你買了點兒水果糖,你拿著吧!”這時候奶奶出來了,忙說,“您別客氣啊,對不住對不住啊,孩子在屋里亂跑,吵著您休息啦。我一會兒揍他啊!”“別,別,孩子鬧是聰明。別打,得好好引導。”楊爺爺把糖塞給我就下樓去了。奶奶忙不迭的謝,回頭虎著臉說,“再鬧看不揍你!”說完順手掐了一把我的大腿內斂!于是我老實了一刻鐘!……
過了些日子,楊爺爺又來我家了,這次我沒見到我期待的水果糖!楊爺爺帶來了兩大捆書,是各種連環畫,他說,“你看,爺爺給你帶什么來了?小人兒書!”而后,楊爺爺就開始帶著我一起看小人書,邊講邊給我提問題,在當時我覺得楊爺爺講的小人兒書故事要比小喇叭里面的孫敬修老爺爺好的多!講了許久,楊爺爺說,你好好看吧,楊爺爺先回去休息啦,今天楊爺爺下夜班……從此之后我就漸漸的喜歡上了讀書,每當我這一捆書快看完了的時候,楊爺爺就會再送來一捆!總之家里的小人兒書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在我上小學一年級的那一年,忽然一天晚上,救護車的喇叭聲驚醒了全樓的人,楊爺爺被拉走了!再也沒回來……后來聽爸媽說,楊爺爺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在去了醫院沒多久就沒了……我當時特別傷心……(現在想想,我是否應該對楊爺爺的結果多少付點責呢?)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生長環境,都會有不同的人生經歷,不同的人生軌跡……而我們的軌跡往往會因為不同的小事件而改變,有的可能很細小,細小到我們從未察覺,甚至把它們當做理所當然,但是它們卻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就恰如我們的手指在看似光滑的平面上滑動,細小的坎坷可能已經改變了你手指滑動的軌跡,可你并未察覺一樣。但這細小的改變往往就會使你的未來謬之千里……我們往往不能改變冥冥之中的一些事情,我們只能祈禱我們能遇見天使而不是惡魔,而更多的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別人的天使,也盡一切可能不去成為他人命運中的惡魔,即便是無心的……
此時,不禁流淚,默默祈禱,愿楊爺爺在天堂里的樓上沒有一個充滿能量的小屁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