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Spring微服務實戰(第2版)
最新章節:
讀者服務:
本書以一個名為O-stock的項目為主線,介紹云、微服務等概念以及SpringBoot和SpringCloud等諸多Spring項目,并介紹如何將O-stock項目一步一步地從單體架構重構成微服務架構,進而將這個項目拆分成眾多微服務,讓它們運行在各自的Docker容器中,實現持續集成/持續部署,并最終自動部署到云環境(AWS)的Kubernetes集群中。針對在重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微服務開發會面臨的問題(包括開發、測試和運維等問題),本書介紹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核心模式,以及在實戰中如何選擇特定SpringCloud子項目或其他工具(如KeyCloak、Zipkin、ELK技術棧)解決這些問題。本書適合擁有構建分布式應用程序的經驗、擁有Spring的知識背景以及對學習構建基于微服務的應用程序感興趣的Java開發人員閱讀。對于希望使用微服務構建基于云的應用程序,以及希望了解如何將基于微服務的應用部署到云上的開發人員,本書也具有很好的學習參考價值。
最新章節
- 讀者服務:
- C.4 小結
- C.3 配置Grafana
- C.2.2 實現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2.1 了解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2 設置Micrometer和Prometheus
品牌:人郵圖書
譯者:陳文輝
上架時間:2022-06-17 09:54:26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人郵圖書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讀者服務: 更新時間:2022-06-17 10:27:22
- C.4 小結
- C.3 配置Grafana
- C.2.2 實現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2.1 了解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2 設置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1.2 啟用Actuator端點
- C.1.1 添加Spring Boot Actuator
- C.1 引入Spring Boot Actuator進行監控
- 附錄C 監控微服務
- 讀者服務:
- B.5 如何刷新令牌
- B.4 隱式授權類型
- B.3 授權碼授權類型
- B.2 客戶端憑據授權類型
- B.1 密碼授權類型
- 附錄B OAuth2授權類型
- 讀者服務:
- A.7 API網關
- A.6 日志記錄
- A.5 監控
- A.4 持續集成和持續交付
- A.3 外部化配置
- A.2 Spring HATEOAS
- A.1 Richardson成熟度模型
- 附錄A 微服務架構最佳實踐
- 讀者服務:
- 12.7 小結
- 12.6 關于構建/部署管道的總結
- 12.5.4 創建Kubernetes管道腳本
- 12.5.3 理解并生成管道腳本
- 12.5.2 使服務能夠在Jenkins中構建
- 12.5.1 設置GitHub
- 12.5 創建構建/部署管道
- 12.4 構建/部署管道實戰
- 12.3.3 創建一個EKS集群
- 12.3.2 在EC2實例中部署ELK技術棧
- 12.3.1 創建運行EKL的EC2實例
- 12.3 超越基礎設施:部署O-stock和ELK
- 12.2.2 在AWS中創建Redis集群
- 12.2.1 使用亞馬遜的RDS創建PostgreSQL數據庫
- 12.2 在云中設置O-stock的核心基礎設施
- 12.1 構建/部署管道的架構
- 第12章 部署微服務
- 讀者服務:
- 11.4 小結
- 11.3.8 添加自定義跨度
- 11.3.7 捕獲消息傳遞蹤跡
- 11.3.6 可視化更復雜的事務
- 11.3.5 使用Zipkin跟蹤事務
- 11.3.4 設置跟蹤級別
- 11.3.3 配置Zipkin服務器端
- 11.3.2 配置服務以指向Zipkin
- 11.3.1 設置Spring Cloud Sleuth和Zipkin依賴項
- 11.3 使用Zipkin進行分布式跟蹤
- 11.2.6 使用Spring Cloud Gateway將關聯ID添加到HTTP響應
- 11.2.5 在Kibana中搜索Spring Cloud Sleuth的跟蹤ID
- 11.2.4 配置Kibana
- 11.2.3 在Docker中定義和運行ELK技術棧應用程序
- 11.2.2 在服務中配置Logback
- 11.2.1 Spring Cloud Sleuth/ELK技術棧實現實戰
- 11.2 日志聚合與Spring Cloud Sleuth
- 11.1.2 剖析Spring Cloud Sleuth跟蹤
- 11.1.1 將Spring Cloud Sleuth添加到許可證服務和組織服務中
- 11.1 Spring Cloud Sleuth與關聯ID
- 第11章 使用Spring Cloud Sleuth和Zipkin進行分布式跟蹤
- 讀者服務:
- 10.5 小結
- 10.4.2 定義自定義通道
- 10.4.1 使用Redis來緩存查找
- 10.4 Spring Cloud Stream用例:分布式緩存
- 10.3.4 在實際操作中查看消息服務
- 10.3.3 在許可證服務中編寫消息消費者
- 10.3.2 在組織服務中編寫消息生產者
- 10.3.1 在Docker中配置Apache Kafka和Redis
- 10.3 編寫簡單的消息生產者和消費者
- 10.2 Spring Cloud Stream簡介
- 10.1.3 消息傳遞架構的缺點
- 10.1.2 使用消息傳遞在服務之間傳達狀態更改
- 10.1.1 使用同步請求-響應方式來傳達狀態變化
- 10.1 消息傳遞、EDA和微服務的案例
- 第10章 使用Spring Cloud Stream的事件驅動架構
- 讀者服務:
- 9.6 小結
- 9.5.4 通過封鎖不需要的網絡端口來限制微服務的攻擊面
- 9.5.3 將服務劃分到公共API和私有API
- 9.5.2 使用服務網關訪問微服務
- 9.5.1 對所有業務通信使用HTTPS/安全套接字層(SSL)
- 9.5 關于微服務安全的一些總結
- 9.4.5 從JWT中解析自定義字段
- 9.4.4 傳播訪問令牌
- 9.4.3 定義什么和誰可以訪問服務
- 9.4.2 配置服務以指向Keycloak服務
- 9.4.1 將Spring Security和Keycloak JAR添加到各個服務
- 9.4 使用Keycloak保護組織服務
- 9.3.5 對O-stock用戶進行身份認證
- 9.3.4 配置O-stock用戶
- 9.3.3 注冊客戶端應用程序
- 9.3.2 設置Keycloak
- 9.3.1 將Keycloak服務添加到Docker
- 9.3 從小事做起:使用Spring和Keycloak來保護單個端點
- 9.2 Keycloak簡介
- 9.1 OAuth2是什么
- 第9章 保護微服務
- 讀者服務:
- 8.8 小結
- 8.7 構建接收關聯ID的后置過濾器
- 8.6.3 自定義RestTemplate和UserContextInteceptor:確保關聯ID被傳播
- 8.6.2 UserContext:使服務易于訪問HTTP首部
- 8.6.1 UserContextFilter:攔截傳入的HTTP請求
- 8.6 在服務中使用關聯ID
- 8.5 構建前置過濾器
- 8.4.3 自定義過濾器
- 8.4.2 內置的過濾器工廠
- 8.4.1 內置的斷言工廠
- 8.4 Spring Cloud Gateway的真正威力:斷言和過濾器工廠
- 8.3.3 動態重新加載路由配置
- 8.3.2 使用服務發現手動映射路由
- 8.3.1 通過服務發現自動映射路由
- 8.3 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配置路由
- 8.2.2 配置Spring Cloud Gateway與Eureka進行通信
- 8.2.1 建立Spring Cloud Gateway項目
- 8.2 Spring Cloud Gateway簡介
- 8.1 什么是服務網關
- 第8章 使用Spring Cloud Gateway進行服務路由
- 讀者服務:
- 7.11 小結
- 7.10 ThreadLocal和Resilience4j
- 7.9 實現限流器模式
- 7.8 實現重試模式
- 7.7 實現艙壁模式
- 7.6 后備處理
- 7.5.2 定制斷路器
- 7.5.1 向組織服務添加斷路器
- 7.5 實現斷路器
- 7.4 設置許可證服務以使用Spring Cloud和Resilience4j
- 7.3 實現Resilience4j
- 7.2 為什么客戶端彈性很重要
- 7.1.4 艙壁模式
- 7.1.3 后備模式
- 7.1.2 斷路器模式
- 7.1.1 客戶端負載均衡模式
- 7.1 什么是客戶端彈性模式
- 第7章 當糟糕的事情發生時:使用Spring Cloud和Resilience4j的彈性模式
- 讀者服務:
- 6.6 小結
- 6.5.3 使用Netflix Feign客戶端調用服務
- 6.5.2 使用帶有Load Balancer功能的Spring Rest模板調用服務
- 6.5.1 使用Spring Discovery Client查找服務實例
- 6.5 使用服務發現來查找服務
- 6.4.2 Eureka儀表板
- 6.4.1 Eureka的REST API
- 6.4 通過Spring Eureka注冊服務
- 6.3 構建Spring Eureka服務
- 6.2.2 使用Spring和Netflix Eureka進行服務發現實戰
- 6.2.1 服務發現架構
- 6.2 云中的服務發現
- 6.1 我的服務在哪里
- 第6章 關于服務發現
- 讀者服務:
- 5.6 小結
- 5.5 最后的想法
- 5.4.2 加密和解密屬性
- 5.4.1 創建對稱加密密鑰
- 5.4 保護敏感配置信息
- 5.3.8 Vault UI
- 5.3.7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集成Vault
- 5.3.6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和Git
- 5.3.5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刷新屬性
- 5.3.4 使用@ConfigurationProperties直接讀取屬性
- 5.3.3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連接數據源
- 5.3.2 配置許可證服務以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
- 5.3.1 建立許可證服務的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依賴項
- 5.3 將Spring Cloud Config與Spring Boot客戶端集成
- 5.2.3 創建服務的配置文件
- 5.2.2 使用帶有文件系統的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
- 5.2.1 創建Spring Cloud Config引導類
- 5.2 構建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
- 5.1.2 實施選擇
- 5.1.1 配置管理架構
- 5.1 關于管理配置(和復雜性)
- 第5章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控制配置
- 讀者服務:
- 4.6 小結
- 4.5.3 使用Docker Compose啟動服務
- 4.5.2 使用Spring Boot創建Docker鏡像
- 4.5.1 構建Docker鏡像
- 4.5 集成Docker與微服務
- 4.4 Docker Compose
- 4.3 Dockerfile
- 4.2 Docker是什么
- 4.1 容器還是虛擬機
- 第4章 歡迎來到Docker
- 讀者服務:
- 3.6 小結
- 3.5 將視角綜合起來
- 3.4.4 傳達微服務的健康狀況
- 3.4.3 服務注冊和發現:客戶端如何與微服務通信
- 3.4.2 服務引導:管理微服務的配置
- 3.4.1 服務裝配:打包和部署微服務
- 3.4 DevOps故事:構建運行時的嚴謹性
- 3.3.3 實現Spring HATEOAS來顯示相關的鏈接
- 3.3.2 將國際化添加到許可證服務
- 3.3.1 構建微服務的入口:Spring Boot控制器
- 3.3 開發人員的故事:用Spring Boot和Java構建微服務
- 3.2.4 數據事務和一致性
- 3.2.3 應用程序的類型
- 3.2.2 服務器或容器散亂
- 3.2.1 構建分布式系統時的復雜性
- 3.2 何時不要使用微服務
- 3.1.3 定義服務接口
- 3.1.2 建立服務粒度
- 3.1.1 分解業務問題
- 3.1 架構師的故事:設計微服務架構
- 第3章 使用Spring Boot構建微服務
- 讀者服務:
- 2.6 小結
- 2.5.3 引導Spring Boot應用程序:編寫引導類
- 2.5.2 從骨架項目開始
- 2.5.1 設置環境
- 2.5 使用Spring Boot和Java來構建微服務
- 2.4 確保本書的示例是有意義的
- 2.3.12 管理進程
- 2.3.11 日志
- 2.3.10 開發環境/生產環境等同
- 2.3.9 可任意處置
- 2.3.8 并發
- 2.3.7 端口綁定
- 2.3.6 進程
- 2.3.5 構建、發布和運行
- 2.3.4 后端服務
- 2.3.3 配置
- 2.3.2 依賴
- 2.3.1 代碼庫
- 2.3 如何構建云原生微服務
- 2.2 通過示例來介紹Spring Cloud
- 2.1.7 Spring Cloud Security
- 2.1.6 Spring Cloud Sleuth
- 2.1.5 Spring Cloud Stream
- 2.1.4 Spring Cloud API Gateway
- 2.1.3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和Resilience4j
- 2.1.2 Spring Cloud服務發現
- 2.1.1 Spring Cloud Config
- 2.1 什么是Spring Cloud
- 第2章 使用Spring Cloud探索微服務世界
- 讀者服務:
- 1.14 小結
- 1.13 構建/部署模式
- 1.12 應用程序度量模式
- 1.11 日志記錄和跟蹤模式
- 1.10 安全模式
- 1.9 客戶端彈性模式
- 1.8 路由模式
- 1.7 核心開發模式
- 1.6 微服務不只是編寫代碼
- 1.5.3 為什么是云和微服務
- 1.5.2 云計算到底是什么
- 1.5.1 使用Spring Boot來構建微服務
- 1.5 云和基于微服務的應用程序
- 1.4.2 為什么本書與你有關
- 1.4.1 在本書中你會學到什么
- 1.4 本書涵蓋什么內容
- 1.3 我們在構建什么
- 1.2 使用Spring開發微服務
- 1.1.4 為什么要改變構建應用的方式
- 1.1.3 什么是微服務
- 1.1.2 什么是單體架構
- 1.1.1 n層架構
- 1.1 微服務架構的演進
- 第1章 歡迎邁入云世界,Spring
- 關于異步社區和異步圖書
- 與我們聯系
- 掃碼關注本書
- 提交勘誤
- 配套資源
- 資源與支持
- 封面插圖
- 關于作者
- 關于代碼
- 本書組織結構
- 本書的目標讀者
- 關于本書
- 致謝
- 前言
- 譯者序
- 內容提要
- 版權聲明
- 版權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版權
- 版權聲明
- 內容提要
- 譯者序
- 前言
- 致謝
- 關于本書
- 本書的目標讀者
- 本書組織結構
- 關于代碼
- 關于作者
- 封面插圖
- 資源與支持
- 配套資源
- 提交勘誤
- 掃碼關注本書
- 與我們聯系
- 關于異步社區和異步圖書
- 第1章 歡迎邁入云世界,Spring
- 1.1 微服務架構的演進
- 1.1.1 n層架構
- 1.1.2 什么是單體架構
- 1.1.3 什么是微服務
- 1.1.4 為什么要改變構建應用的方式
- 1.2 使用Spring開發微服務
- 1.3 我們在構建什么
- 1.4 本書涵蓋什么內容
- 1.4.1 在本書中你會學到什么
- 1.4.2 為什么本書與你有關
- 1.5 云和基于微服務的應用程序
- 1.5.1 使用Spring Boot來構建微服務
- 1.5.2 云計算到底是什么
- 1.5.3 為什么是云和微服務
- 1.6 微服務不只是編寫代碼
- 1.7 核心開發模式
- 1.8 路由模式
- 1.9 客戶端彈性模式
- 1.10 安全模式
- 1.11 日志記錄和跟蹤模式
- 1.12 應用程序度量模式
- 1.13 構建/部署模式
- 1.14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2章 使用Spring Cloud探索微服務世界
- 2.1 什么是Spring Cloud
- 2.1.1 Spring Cloud Config
- 2.1.2 Spring Cloud服務發現
- 2.1.3 Spring Cloud LoadBalancer和Resilience4j
- 2.1.4 Spring Cloud API Gateway
- 2.1.5 Spring Cloud Stream
- 2.1.6 Spring Cloud Sleuth
- 2.1.7 Spring Cloud Security
- 2.2 通過示例來介紹Spring Cloud
- 2.3 如何構建云原生微服務
- 2.3.1 代碼庫
- 2.3.2 依賴
- 2.3.3 配置
- 2.3.4 后端服務
- 2.3.5 構建、發布和運行
- 2.3.6 進程
- 2.3.7 端口綁定
- 2.3.8 并發
- 2.3.9 可任意處置
- 2.3.10 開發環境/生產環境等同
- 2.3.11 日志
- 2.3.12 管理進程
- 2.4 確保本書的示例是有意義的
- 2.5 使用Spring Boot和Java來構建微服務
- 2.5.1 設置環境
- 2.5.2 從骨架項目開始
- 2.5.3 引導Spring Boot應用程序:編寫引導類
- 2.6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3章 使用Spring Boot構建微服務
- 3.1 架構師的故事:設計微服務架構
- 3.1.1 分解業務問題
- 3.1.2 建立服務粒度
- 3.1.3 定義服務接口
- 3.2 何時不要使用微服務
- 3.2.1 構建分布式系統時的復雜性
- 3.2.2 服務器或容器散亂
- 3.2.3 應用程序的類型
- 3.2.4 數據事務和一致性
- 3.3 開發人員的故事:用Spring Boot和Java構建微服務
- 3.3.1 構建微服務的入口:Spring Boot控制器
- 3.3.2 將國際化添加到許可證服務
- 3.3.3 實現Spring HATEOAS來顯示相關的鏈接
- 3.4 DevOps故事:構建運行時的嚴謹性
- 3.4.1 服務裝配:打包和部署微服務
- 3.4.2 服務引導:管理微服務的配置
- 3.4.3 服務注冊和發現:客戶端如何與微服務通信
- 3.4.4 傳達微服務的健康狀況
- 3.5 將視角綜合起來
- 3.6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4章 歡迎來到Docker
- 4.1 容器還是虛擬機
- 4.2 Docker是什么
- 4.3 Dockerfile
- 4.4 Docker Compose
- 4.5 集成Docker與微服務
- 4.5.1 構建Docker鏡像
- 4.5.2 使用Spring Boot創建Docker鏡像
- 4.5.3 使用Docker Compose啟動服務
- 4.6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5章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控制配置
- 5.1 關于管理配置(和復雜性)
- 5.1.1 配置管理架構
- 5.1.2 實施選擇
- 5.2 構建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
- 5.2.1 創建Spring Cloud Config引導類
- 5.2.2 使用帶有文件系統的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
- 5.2.3 創建服務的配置文件
- 5.3 將Spring Cloud Config與Spring Boot客戶端集成
- 5.3.1 建立許可證服務的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依賴項
- 5.3.2 配置許可證服務以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
- 5.3.3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連接數據源
- 5.3.4 使用@ConfigurationProperties直接讀取屬性
- 5.3.5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刷新屬性
- 5.3.6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器端和Git
- 5.3.7 使用Spring Cloud Config服務集成Vault
- 5.3.8 Vault UI
- 5.4 保護敏感配置信息
- 5.4.1 創建對稱加密密鑰
- 5.4.2 加密和解密屬性
- 5.5 最后的想法
- 5.6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6章 關于服務發現
- 6.1 我的服務在哪里
- 6.2 云中的服務發現
- 6.2.1 服務發現架構
- 6.2.2 使用Spring和Netflix Eureka進行服務發現實戰
- 6.3 構建Spring Eureka服務
- 6.4 通過Spring Eureka注冊服務
- 6.4.1 Eureka的REST API
- 6.4.2 Eureka儀表板
- 6.5 使用服務發現來查找服務
- 6.5.1 使用Spring Discovery Client查找服務實例
- 6.5.2 使用帶有Load Balancer功能的Spring Rest模板調用服務
- 6.5.3 使用Netflix Feign客戶端調用服務
- 6.6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7章 當糟糕的事情發生時:使用Spring Cloud和Resilience4j的彈性模式
- 7.1 什么是客戶端彈性模式
- 7.1.1 客戶端負載均衡模式
- 7.1.2 斷路器模式
- 7.1.3 后備模式
- 7.1.4 艙壁模式
- 7.2 為什么客戶端彈性很重要
- 7.3 實現Resilience4j
- 7.4 設置許可證服務以使用Spring Cloud和Resilience4j
- 7.5 實現斷路器
- 7.5.1 向組織服務添加斷路器
- 7.5.2 定制斷路器
- 7.6 后備處理
- 7.7 實現艙壁模式
- 7.8 實現重試模式
- 7.9 實現限流器模式
- 7.10 ThreadLocal和Resilience4j
- 7.11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8章 使用Spring Cloud Gateway進行服務路由
- 8.1 什么是服務網關
- 8.2 Spring Cloud Gateway簡介
- 8.2.1 建立Spring Cloud Gateway項目
- 8.2.2 配置Spring Cloud Gateway與Eureka進行通信
- 8.3 在Spring Cloud Gateway中配置路由
- 8.3.1 通過服務發現自動映射路由
- 8.3.2 使用服務發現手動映射路由
- 8.3.3 動態重新加載路由配置
- 8.4 Spring Cloud Gateway的真正威力:斷言和過濾器工廠
- 8.4.1 內置的斷言工廠
- 8.4.2 內置的過濾器工廠
- 8.4.3 自定義過濾器
- 8.5 構建前置過濾器
- 8.6 在服務中使用關聯ID
- 8.6.1 UserContextFilter:攔截傳入的HTTP請求
- 8.6.2 UserContext:使服務易于訪問HTTP首部
- 8.6.3 自定義RestTemplate和UserContextInteceptor:確保關聯ID被傳播
- 8.7 構建接收關聯ID的后置過濾器
- 8.8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9章 保護微服務
- 9.1 OAuth2是什么
- 9.2 Keycloak簡介
- 9.3 從小事做起:使用Spring和Keycloak來保護單個端點
- 9.3.1 將Keycloak服務添加到Docker
- 9.3.2 設置Keycloak
- 9.3.3 注冊客戶端應用程序
- 9.3.4 配置O-stock用戶
- 9.3.5 對O-stock用戶進行身份認證
- 9.4 使用Keycloak保護組織服務
- 9.4.1 將Spring Security和Keycloak JAR添加到各個服務
- 9.4.2 配置服務以指向Keycloak服務
- 9.4.3 定義什么和誰可以訪問服務
- 9.4.4 傳播訪問令牌
- 9.4.5 從JWT中解析自定義字段
- 9.5 關于微服務安全的一些總結
- 9.5.1 對所有業務通信使用HTTPS/安全套接字層(SSL)
- 9.5.2 使用服務網關訪問微服務
- 9.5.3 將服務劃分到公共API和私有API
- 9.5.4 通過封鎖不需要的網絡端口來限制微服務的攻擊面
- 9.6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10章 使用Spring Cloud Stream的事件驅動架構
- 10.1 消息傳遞、EDA和微服務的案例
- 10.1.1 使用同步請求-響應方式來傳達狀態變化
- 10.1.2 使用消息傳遞在服務之間傳達狀態更改
- 10.1.3 消息傳遞架構的缺點
- 10.2 Spring Cloud Stream簡介
- 10.3 編寫簡單的消息生產者和消費者
- 10.3.1 在Docker中配置Apache Kafka和Redis
- 10.3.2 在組織服務中編寫消息生產者
- 10.3.3 在許可證服務中編寫消息消費者
- 10.3.4 在實際操作中查看消息服務
- 10.4 Spring Cloud Stream用例:分布式緩存
- 10.4.1 使用Redis來緩存查找
- 10.4.2 定義自定義通道
- 10.5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11章 使用Spring Cloud Sleuth和Zipkin進行分布式跟蹤
- 11.1 Spring Cloud Sleuth與關聯ID
- 11.1.1 將Spring Cloud Sleuth添加到許可證服務和組織服務中
- 11.1.2 剖析Spring Cloud Sleuth跟蹤
- 11.2 日志聚合與Spring Cloud Sleuth
- 11.2.1 Spring Cloud Sleuth/ELK技術棧實現實戰
- 11.2.2 在服務中配置Logback
- 11.2.3 在Docker中定義和運行ELK技術棧應用程序
- 11.2.4 配置Kibana
- 11.2.5 在Kibana中搜索Spring Cloud Sleuth的跟蹤ID
- 11.2.6 使用Spring Cloud Gateway將關聯ID添加到HTTP響應
- 11.3 使用Zipkin進行分布式跟蹤
- 11.3.1 設置Spring Cloud Sleuth和Zipkin依賴項
- 11.3.2 配置服務以指向Zipkin
- 11.3.3 配置Zipkin服務器端
- 11.3.4 設置跟蹤級別
- 11.3.5 使用Zipkin跟蹤事務
- 11.3.6 可視化更復雜的事務
- 11.3.7 捕獲消息傳遞蹤跡
- 11.3.8 添加自定義跨度
- 11.4 小結
- 讀者服務:
- 第12章 部署微服務
- 12.1 構建/部署管道的架構
- 12.2 在云中設置O-stock的核心基礎設施
- 12.2.1 使用亞馬遜的RDS創建PostgreSQL數據庫
- 12.2.2 在AWS中創建Redis集群
- 12.3 超越基礎設施:部署O-stock和ELK
- 12.3.1 創建運行EKL的EC2實例
- 12.3.2 在EC2實例中部署ELK技術棧
- 12.3.3 創建一個EKS集群
- 12.4 構建/部署管道實戰
- 12.5 創建構建/部署管道
- 12.5.1 設置GitHub
- 12.5.2 使服務能夠在Jenkins中構建
- 12.5.3 理解并生成管道腳本
- 12.5.4 創建Kubernetes管道腳本
- 12.6 關于構建/部署管道的總結
- 12.7 小結
- 讀者服務:
- 附錄A 微服務架構最佳實踐
- A.1 Richardson成熟度模型
- A.2 Spring HATEOAS
- A.3 外部化配置
- A.4 持續集成和持續交付
- A.5 監控
- A.6 日志記錄
- A.7 API網關
- 讀者服務:
- 附錄B OAuth2授權類型
- B.1 密碼授權類型
- B.2 客戶端憑據授權類型
- B.3 授權碼授權類型
- B.4 隱式授權類型
- B.5 如何刷新令牌
- 讀者服務:
- 附錄C 監控微服務
- C.1 引入Spring Boot Actuator進行監控
- C.1.1 添加Spring Boot Actuator
- C.1.2 啟用Actuator端點
- C.2 設置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2.1 了解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2.2 實現Micrometer和Prometheus
- C.3 配置Grafana
- C.4 小結
- 讀者服務: 更新時間:2022-06-17 10: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