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生命的邂逅》:釋然之后是喜悅
今天是大年三十,劉改常坐在擺滿一年到頭最是好酒好菜的團年飯桌的上席上,如釋重負地嘆了一口長氣。他在嘆這口長氣的時候,一掃往日的憂慮與愁氣,眉飛色舞的面部表情相伴在那每一句不緊不松、不快不慢、不高不低的話語當中。他的妻子心甘情愿地穿梭于屬于這個家庭的“三室一廳”的廚房與餐廳,看得出來老公的心情好極了,她料定老公在今年最后的一天,把他今年的向往與追求畫一個圓滿的句號。一句話,曉得丈夫已經實現他今年的抱負與夙愿。這一嘆,不僅是舒心的,而且是亢奮的;不僅是一袖揮愁容,而且是一笑滿堂暖。因此,作為妻子,她似乎看到了從那扇朝陽之窗射來的縷縷陽光,那拂面的春風,和洋溢著新春的喜氣。一切好像在告訴她,她的老公從現在開始,簡直就是一顆燦爛的星辰即將閃爍于浩瀚的夜空,隱去月兒的銀輝,映照在這個山城的每一個人的頭頂上。她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兆頭,瑞雪飄飄的今天中午,恐怕比過去的任何年都更加吉祥了。
吃這頓團年飯的只有劉改常和他妻子跟兒子。這是他們這個三口之家一直以來的習慣。記得還是在劉改常的老婆“坐月子”的那天,劉改常的爹媽把賣豬賣牛的兩千多塊錢作為“喜酒”錢送到縣城,在劉改常家里吃過一頓“大眾飯”之后,再也無緣踏進兒媳家的門檻半步。因為老兩口一直記得兒媳婦對他們說的那幾句話,說“鄉下人的習慣不好,不能把粗話臟話傳給孫子,更不能讓‘老結巴’天天抱著孫子,結果抱出一個‘小結巴’來”,當然還有很多更是不堪入耳的話,讓劉改常的爹媽慪得不得不斷了這條子孫路,從此孫子不認得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也不曉得孫子長什么樣子。其間,劉改常曾不滿過妻子的不孝,哪知剛一開口,他的妻子毫無顧忌地大吵大鬧,一會兒揚言跳樓,一會兒聲稱要喝毒藥,動作做得跟真的一樣。劉改常一看就傻了眼,幾經思考,息事寧人當為上,只好忍辱負重,從此把父母甩到了一邊。算起來,這樣子已經十年有余了,在父母面前,他最多是隔空喊話,心里萬一過不去了,只得跟做賊一樣,要么人托人地帶點東西回去,千叮嚀萬囑咐地要求保密;要么趁月黑風高之夜,編一個晚上加班的理由,偷偷地給他的爹媽象征性地送三五十塊錢。就這樣,他那個精明至極的妻子一直蒙在鼓里,而劉改常那顆憋屈的心也一直沒有抻長過。他覺得他是一個里外不是人的不肖兒子,一個在妻子面前抬不起頭和說不出半句硬話的窮酸丈夫,他不知這年復一年的“夾板舞”,跳到何年何月才是盡頭。因此灰心與失望廢了他對生活的信心;喘不過氣來的壓力也賜予了他反彈的力量。
對于劉改常的心理狀態,劉改常的妻子觀察得出的結論可謂一點兒也沒有走偏,她心里清楚得很,知道凡事總得有個解決的辦法。長此以往的僵持,并非她個人的真實所愿。這些年來,她獨辟蹊徑,一直在突破性地尋找增加家庭幸福感的門路,最終,她依靠強有力的物質基礎促進老公向上攀升來提升她個人家庭經濟政治地位,進而打造一個賢內助、能干溫良的好名聲。
后來的事實足以說明,劉改常的妻子真的是具有堅強毅力的,她做著“跑跑生意”,然后又開了一個商店,那不屈不撓、一往無勝的精神,以及執意用自己創造的物質財富將丈夫“扶上馬,送一程”的努力,讓劉改常一掃往日妻子對待自己父母不恭不敬的不滿,久久地燃燒在自己心中的那團怒火,被妻子的物質之水輕輕地澆滅于他的眼前。從此劉改常在老婆面前俯首帖耳起來,他簡直五體投地,并時刻不忘表達對老婆的仰慕與尊重。
就這樣,劉改常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科員到科長的進化,又用三年時光實現了從副局長到錦繡鄉鄉長的跨越,這不能不說是“一路陽光一路歌”。在這條前行向上的路上,他少了很多的坎坷與荊棘,也少了很多的風雨與泥濘。那金錢的鋪墊,關系的靠近和妻子表現出的八面玲瓏,無不凝聚著妻子勤扒苦做的心血和汗水。以至于他深深地認識到,妻子舍小家顧大家的格局和放眼未來的胸懷是非常值得他學習和借鑒的,他在醒悟中告誡自己,摒棄自己的鼠目寸光和放大自己的視野是他當務之急要去做的事情。
昨天,他按照原定的計劃,從錦繡鄉驅車前往神龍山縣去看望剛剛調到山南縣擔任組織部部長的趙子祥同志。殊不知早上一起來,下了大半夜的鵝毛大雪封住了所有的道路。山里下雪與山外不一樣,要么不下,要下就是一尺多厚。與山南縣山同脈水同系的神龍山縣的海拔更高一些,不用說,那里的雪肯定下得更大更深一些。要想去百里開外的神龍山縣把自己的心意給部長表達到位,劉改常唯有心一橫,以步代車。他隨手拄著一根探路的木棍,無所畏懼地置身于呼嘯的北風和茫茫的雪海之中。直到晚上十點多鐘,連頭發和眉毛上都布滿了冰凌的劉改常才哈著口中的熱氣,敲開了趙部長的家門。趙部長一家見狀,頓時感動萬分,一陣寒暄之后,劉改常自然禮貌地托起心意,以輕松之語和虔誠之心,將之交與部長之手,繼而留下祝福,以示告辭。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趙部長緊緊地握著劉改常的手,深情滿滿地說:“小劉哇小劉,我之前只聽你工作能干,現在又親眼見你重情重義,好好干,看來我該給你這棵成材的樹澆水施肥了……”
今天一大早,劉改常從神龍山縣搭乘第一班捆綁著防滑鏈的公共汽車,在三個多小時的擔驚受怕中回到了山南縣城?,F在,可以偶爾聽見別人家燃放的鞭炮聲,這意味著城里人開始吃團圓飯了。面對自家的這桌不是佳肴勝似佳肴的宴席,回想起從昨天到今天的這個過程,劉改常終于欣然地出了一口長氣,他認為,這口長氣是無比愉悅和美好的,既是一種收獲,更是一種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