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無標題章節

太平鄉高坡村。

夏日的清晨,太陽在對面的山頭露出笑臉,萬道霞光照射著坡下的溝溝壑壑,田土莊稼。

也照在坡下那條才竣工沒多久的水泥公路上,這是村村通的成果。

蜿蜒曲折的公路像一條帶子,連接著山里山外。

有了這條公路,高坡人出去再不用走爛泥巴路了,有了這條公路,外面的什么都能運進來,高坡村的土特產也能運出去了。

公路的建成也加快了高坡村脫貧的步伐。

高坡村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在清晨的陽光中醒來了。

村子里雞鳴狗叫,炊煙四起,然后是人聲鼎沸,打破了寧靜。

吃過早飯許多村民就陸陸續續走出家門,往村子那頭的李興全家里走去。

今天李興全家里可是有喜事。

高坡村本來就是全鄉地勢最高的一個村,而李興全家更是單家獨戶在半山坡上。

等大多數村民爬上坡,走到李興全家的院子里的時候,雖然都已經是紅光滿面,汗流浹背了,可依舊抵擋不住大家的熱情。

因為什么?

因為李興全家有喜事兒。

而此時此刻,李興全家的院子里已經擠滿了人。

除了趕來的村民,還有鄉上村上的干部,有穿著工作服的水利局的扶貧干部和施工人員,還有拿著攝像機的媒體記者,甚至還有兩個年輕人拿著手機在開直播。

李興全換了身簇新的衣裳,不停地進進出出,黝黑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把煙不停地往村民們手里散。

他的老婆桂花嫂則端出逢年過節才吃的糖果請一群婆娘和娃仔吃。

李興全把煙遞過去,“來,哥子些,抽起,抽起。”

“咦,李興全,你今天抖起來了哇,拿這么好的煙來招待我們。”

有人調侃。

李興全伸了伸有些佝僂的脊背,挺直胸膛說道:“就是抖起來了,今天是大喜事,給各位散點喜煙。”

村民甲:“老李,的確是喜事,那這煙要抽哦。”

李興全:“來抽起抽起。”

趕緊為他把煙點上。

村民乙:“老李,恭喜恭喜喲。”

李興全:“同喜,同喜。”

村民丙:“李興全,你娃今天穿得衣之時之的,不曉得的還以為你結二婚了。”

李興全瞪他一眼:“你莫打胡亂說。”

一個拿手機直播的小年輕擠過來,把手機對著李興全:“李叔,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這副打扮可以喲,很上鏡了,可不可以告訴我的粉絲們,今天有啥喜事喲。”

李興全還有些不習慣伸到他面前的自拍桿,朝后退了兩步,有些手腳無措地說道:“建娃子,你老把這個對著我干啥,你應該去拍拍劉隊長他們,他們才是該上鏡頭的……”

叫建娃子的年輕人并沒有把自拍桿收回來,而是說道:“李叔,我都要拍的,你先來嘛,今天你是主人家,你先說兩句話嘛。”

李興全摸摸頭發,頭發有些花白但梳得很整齊,又扯扯衣角,新衣服沒有一點皺褶。

這才望著手機說道:“呵呵……給你們說哈,我屋頭今天要—通—自—來—水—了…”

李興全一字一頓地說道。

聲音有些哽咽。

眼里隱約有淚光閃動。

為什么通個自來水就讓這個漢子如此激動呢?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幾個月前。

一大早劉志剛一走進水利局工程師辦公室就被局長叫了過去。

局長辦公室里還有其他幾個同志,都是局里的骨干。

“老劉,我昨天去市里參加了扶貧攻堅碰頭會,今天把你們找來,傳達會議精神,也算是個動員會。”

“好。”

局長:“………聚焦農村飲水安全這一重點和難點,市里成立了水利脫貧攻堅農村安全飲水達標復核工作隊和水利脫貧攻堅督戰隊,實行包縣分片負責制,針對飲水安全薄弱環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暗訪抽查,現場進行望聞問嘗、水井查驗等,并形成問題清單………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水以凈為本。農村飲水安全與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聯系最直接、最緊密,影響他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也是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市里始終把農村飲水安全作為民生工程頭等大事來抓,全面推進飲水安全工作,讓群眾喝上干凈水、放心水,全力打通農村飲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

正式啟動水利建設扶貧專項安全飲水項目,切實提升農村水質、水壓、水量保障率,實現農村供水城市化,確保達到城鄉同網、同價、同質、同服務。”

劉志剛看著局長,知道接下來就會有任務安排。

果然,局長說到了正題。

“市里要求我們水利局組建7支水利脫貧攻堅服務隊,

全面摸排7個鄉鎮122個村5494戶貧困戶飲水基本情況,建立問題清單,落實整改措施,全力確保區內貧困人口飲水安全,確保脫貧攻堅不漏一戶、不落一人。根據排查發現的問題,制定具體整改“清單”。

同志們,你們在坐的七位就是這7支隊伍的隊長,現在,我把權利和任務交給你們了,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

“有。”

劉志剛和其他六個人站起來響亮而堅定地回答。

就這樣劉志剛作為水利局的工程師,技術模范,水利攻堅脫貧服務隊的隊長,帶著手下的兵下鄉了。

他們這一隊負責的就是太平鄉,而太平鄉的高坡村是重點,劉志剛親自帶人去蹲點。

太平鄉通往高坡村有一條機耕路,現在正在擴建成鄉村公路,已經修了一半了,他們搭修路的工程車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只能走路了。

出門的時候天還好,半道上天就陰了,下起雨來,只好在修路的工棚里躲雨,等到雨停了才繼續上路。

這后面一段路就只能靠自己走了。

雨后的泥路非常不好走,有的地方滑,有的地方又坑坑洼洼的,稀泥巴能把鞋子糊得鼻子眼睛都莫得。

劉志剛是農村出來的,知道怎么對付這種路。

去路邊老鄉家要了稻谷草把鞋子和褲腿綁起來,綁得緊緊扎的,這樣既防滑又不得粘上泥巴。

“嘿,劉工,你這個辦法還可以噠。”

劉志剛的助手是才分來的大學生,對這一切都感到驚奇。

照他這個樣子做了之后,走了幾步感覺還不錯。

“劉工,這路什么時候修好呀?”

“快了吧,今年要完工。修好了,我們的工程車就能直接開到村里,不用再走爛路了。”

是的,現在這個路,車子是開不進去的。

“劉工,你之前去過高坡村嗎?”

“去年來過,但是沒有長駐。這次可要待不少時間。小張,你可要有思想準備。”

助手小張呵呵笑:“不怕,不是有劉工你在么。”

一路上說說笑笑,掃除了雨天的陰霾。

經過一番艱難跋涉,翻過了一道比較高的山坡,終于走到了高坡村。

到了村委會,劉志剛喊:“老唐,我又來了。”

村支書熱情地握著劉志剛的手說道:“老劉,可把你們盼來了。這次不會待兩天就走吧。”

“不會。不把村里飲水的問題解決,我們就不走。”

“那就好,那就好。”

原來去年抗旱的時候,劉志剛到高坡村來過,參加抗旱搶險給高坡村送生活用水。所以跟老唐也算是熟人了。

老唐安排了村委會的委員帶著服務隊的人分頭去村里走訪了解情況。

劉志剛選擇了離村最遠的一戶人家走訪,這家就是李興全。

之前已經知道他家飲水困難了,到他家的時候,眼前這一幕還是讓小張吃驚。

看到院子里放著大大小小的盆子,秧盆,腳盆,木盆,瓷盆,塑料盆……

盆子里是之前下雨的時候接的雨水,有些混濁還有些樹葉渣渣。

這也是接來用的?

“老李,李興全……”

給他們帶路的村民扯開嗓子喊。

沒人回應。

“肯定是挑水去了。我們村里就是這樣,村里好多人家要么幾家合用一口井,要么沒得井,用水去河溝或者堰塘里擔,澄清后就拿來用。”

李興全家就是這樣,住得遠,自家又沒有水井,用水要靠去水塘里挑。

“劉隊長,你坐一下,等他回來。”

劉志剛說:“不用等,我們去他挑水的地方看看。”

出門沒多久,就看到前面小路上有個挑著水桶的人。

正是李興全。

村民喊:“李興全。李興全,等到。”

李興全回過頭來木納地看他們一眼,又繼續往前走了。

“嗨,這個李興全。怎么不聽呢…”

村民又準備喊他。

劉志剛說:“算了,莫喊,我知道他是李興全了,跟著他就行了,你去忙你的吧。”

村民走了。

劉志剛和小張跟在李興全后面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

走到了一處山坳,這里有一個蓄水坑。

就是挑這里的水回去吃?

雖然有點思想準備,但是他們還是被震撼到了。

特別是小張。

以為他們吃水會是堰塘里的水,那還是比較清澈的。

可眼前這個蓄水坑里的水卻是渾濁濁的,因為剛剛下過雨,高處的雨水混著泥沙雜草流進這個水坑里,打著璇璇,泛著泡沫,看上去更加臟亂,就跟小時候看到的牛滾過的水凼凼一樣。

李興全放下水桶,問道,“你們是哪個?跟著我干啥子?”

小張:“我們是水利局扶貧服務隊,來幫你解決吃水問題的。”

“幫我?你是幫我擔哇還是幫我挑哇?”

這話聽上去有點刺耳呀。

小張:……~

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說著李興全把一只桶丟進去裝了大半桶水上來。

混濁的水在桶里打著漩兒,上面還有幾片草葉子。

這樣的水刺痛了劉志剛的眼睛,他覺得嗓子有點發緊,一時說不出話來。

他又把另外一只桶扔進去,裝了大半桶上來。

小張:“老鄉,這樣的水吃得嗎?”

“有啥吃不得,拿回去甄(沉淀)一下,煮開了一樣吃。

有水總比沒得水好。

你不曉得,那年天干大旱,連這個水塘都沒得水了。吃水還要靠消防隊開車送……哎呀,那才叫惱火呢?”

劉志剛沉默不語,李興全說的是事實。

之前的就不說了,就去年干旱,水利局的工作人員首當其沖,下鄉去抗旱。劉志剛也在。

運水車開不進來,大家都只有用桶挑進來。

真的是惱火。

李興全:“你莫看它這時是渾的,天晴的時候還是清亮。”

小張:“就這?還清亮?”

劉志剛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勤勞純樸的父老鄉親呀,我們是來得太晚了。

想想在城里,那水龍頭打開,清清亮亮的水嘩嘩地放出來,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就是在他的老家農村,也有井水,那井水也是清冽甘甜,他就是吃井水長大的娃。

而在這里……卻……

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

見他們沉默。

李興全道:“我跟你說笑的,不得喊你幫我挑水。”

說完挑上水往回走。

兩人連忙跟上。

“老李,你一天要挑幾趟?”

“最少一天都要跑三趟,用水多的時候還不止。一趟要二十分鐘或半個小時。天晴快點,落雨慢點,不過落雨有個好處,可以接點雨水。今天這雨沒下好久,沒接多少…”

聽他這么說不由得想起他院子那些大大小小的盆子。

李興全挑著水桶都比他們走得快,走得穩當。

等他們走回他家的時候,看時間不止半個小時。

李興全把水倒進水缸里,放下水桶和扁擔。

扁擔已經磨得很光滑了。

見他們把目光投注在扁擔上,李興全說道:

“嘿嘿,這是我的老伙計了,跟我好多年了。一年四季全靠它來挑水。”

“領導,來,坐坐坐,剛才你說你是哪里來的領導呢?”

“我姓劉,你喊我老劉就是,我是水利局的扶貧干部,這次下來就是要徹底解決大家的吃水問題。老李,你這樣的水再也不能吃了。”

“那怎么搞?未必然還跟我牽根水管子來?像城里頭那樣?”

“嘿嘿,老李呀,就是要給你們牽水管子呀。”

“從哪里牽?從鄉上嗎?那不要是要好長的管子喲?開玩笑哦?”

劉志剛耐心地講解:“……對相對集中的村鎮居民,我們安裝自來水管網,解決了他們飲水困難……對無法安裝管網的村民院落,就采用小型集中供水方式解決飲水問題。有些村落村民居住分散,我們就采用獨戶打井……

你這種情況,適合單獨打一口井,抽水上來用。”

“給我單獨打一口井?”

李興全有些不相信地問道。

“你說真的?”

“當然是真的?”

“那不是要好多錢喲,我……”

“老李,你放心,不用你操心,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幫你解決,你就等著喝自來水吧。”

李興全:……

他有些不太相信自己耳朵。

給自己單獨打一口井?

打井,自己以前也不是沒想過,可這里的地形不適合,一些打井師傅聽說是高坡村就搖頭說:“那里怎么打井呢,石頭硬得很呢?你還不如挖個蓄水池算了。”

好不容易請了一個師傅,挖了一個幾米的坑連石谷子都不帶一點水汽氣,連打井的師傅都說這底下沒水,再挖也是白費功夫只好放棄了。

現在那個坑還在,成了下雨天接雨水的蓄水坑,好歹能接點雨水澆下菜地喂下雞鴨。

現在又要打井,這行嗎?

看出李興全的猶豫。

劉志剛說道:“放心,老李,你們家的用水問題由我負責了。我們有專業的人員勘察地形;也有專業的施工隊打井;還有專業的人員進行安裝;更有專業的人員檢測水質……你就等著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吧。”

李興全有些茫然地聽著機械地點點頭。

見他半信半疑,劉志剛這知道多說無益,還是盡快落實才是硬道理。

在這次水利部門走訪排查中,李興全家因飲水困難被列入問題清單。

劉志剛和小張住在李興全家里。

幾天后就開始了地形勘察,尋找適合打井的地點。

李興全還是依舊每天去挑水,可是看著在自己房前屋后忙碌的水利脫貧攻堅督戰隊的人,他這心里涌起一股異樣的情緒。

這股情緒感染著他,讓他的肩膀不再沉重,腳步也變得輕快起來。

經過幾天的勘測,劉志剛和小張在李興全家院壩外邊的菜地里找到了打井的位置。

小張在那里插下了一根標桿。

劉志剛:“老李,你過來看看,就是這里了。”

李興全:“這里?這么高,能打出水來嗎?要打好深喲?”

劉志剛:“是不太容易,估摸著得有十幾二十米吧……”

李興全:“啊?!這么深呀?”

小張笑:“老李,又不要你挖,你擔心啥?”

李興全:“可是,你們也要費好大勁呀,這…,我……”

李興全有些無措地搓著布滿老繭的手。

看著眼前這個老實巴交的漢子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心情。

小張也不勝唏噓。

劉志剛說道:“明天就通知施工隊入場,盡快打出水來,把你們家這塊硬骨頭先啃下來,村里其他人家就好辦了。”

李興全眼里有淚光閃動,他連忙轉過頭去,借故看坡下的村落,來掩飾自己的失態。

接下來又是一段忙碌的日子,施工隊進場。

李興全家也變得熱鬧起來。

每天一早機器就開始哄哄地響。

聽到聲音,坡下的村民就如同聽到號令,到李興全家來集合了。

大家都想幫著施工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施工隊挖出來的泥土石塊運走,大家都想李興全家能夠早點完工,他們也迫不及待想早點看到出自來水。

兩米,五米,十米……,到十五米的時候,還沒有看到有水珠珠冒出來……

有些村民不淡定了。

議論紛紛。

“李興全,這行不行呀?”

“我就說這么高的坡上打井,真的是費勁巴力喲。”

“費勁巴力能夠打出水來還好,要是打不出水來,這不都白費功夫了嗎?”

“哎呦,哥子,我看有點玄喲。”

李興全看看在那邊忙得汗流浹背的劉志剛和小張他們,說道:“我相信劉隊長,勘測地形是有科學依據的。劉隊長說能夠打出水來就一定能。”

支書過來喊道:“對,要相信脫貧攻堅戰服務隊,你們也莫說喪氣話,都過去幫忙去…”

經過一段時間的奮戰,施工人員打出了一口25米深的水井,裝上抽水泵,連上水管,將井水從地下深處抽引至李興全家的水缸里。

……

今天就是正式抽水的日子。

今天李興全家就要有自來水了。

所以他家才像要辦喜事一樣熱鬧,圍滿了人。

李興全對著手機鏡頭,也是對著村民們說:“我一個農民,也能用上自來水了,你們說是不是喜事?”

“是喜事。是喜事。”村民們紛紛符合著。

這不僅僅是李興全一家的喜事,也是整個高坡村的喜事。

一個施工人員跑過來說道:“一切都準備好了,老李,可以抽水了。這閘刀還是你親自來合上吧…”

李興全:“唉,要得,要得…”

顧不上再和眾人多說,李興全連忙跑進廚房里問劉志剛:“劉隊長,可以抽水了?”

劉志剛笑著說:“對,我們剛才把管道都接好了,龍頭也安了分支。這邊可以直接用來洗衣服喂雞鴨澆菜地等等…

老李,你看這里,這里還安裝了一臺凈水器,經過凈化的水就可直接飲用了。”

李興全高興得有些不知說啥好:“哎呦,還安啥子凈水器嗎?比城里人還洋盤哦,我就說井里頭的水抽起來直接用就是了嘛。”

劉志剛:“那還不行哦,水我們經過了檢驗的,沒有達到直接飲用的標準,按了凈水器就完全解決了。”

“那真是太謝謝你們了,想得如此周到。”

“哈哈,老李,你來體驗一下,看這個自來水比你挑水要輕松多少。”

“那肯定是輕松得很,安逸得板啰。”

人逢喜事精神爽,李興全現在說話也變得風趣幽默多了。

李興全把長滿老繭的手掌使勁在衣服上擦了擦,可他的手心還是在冒汗,這是因為太激動的緣故。

這要放在以前可是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情呀。

劉志剛看著眼前這個樸實的農家漢子,內心也是很不平靜。

一些村民也擠了進來,狹窄的廚房頓時擁擠起來。

劉志剛能夠感受到他們的熱切,因為李興全家用上自來水了,接下來就是他們了。

大家都能用上安全衛生健康的飲水。

“老李,看你啰。”

李興全鄭重地點點頭。

顫巍巍地伸出手合上了電閘。

伴隨輕微的嗡嗡聲,然后在眾人凝神屏氣的注視下,一股清泉從管道里流出來,流進下面的水缸里,另外一邊,凈水器也在工作。

“來水了,來水了……”

有人喊道。

李興全激動地抓起灶臺上的一個碗從凈水器那邊的水龍頭接了一碗水,遞給劉志剛說道:“劉隊長,感謝你……這第一碗水,你先請。”

劉志剛:“不用謝,這是我們水利人應該做的。老李,這第一碗水,你先喝。嘗一嘗是什么味道。”

“好。”

李興全端起碗,一口喝干。

“李興全,啥子味道哇?”

“好不好喝哇?”

村民們七嘴八舌問道。

李興全顧不得抹掉下巴上晶瑩的水滴,大聲對劉志剛,也是對大家說道:“這水……甜呢……”

聽了這話,劉志剛的心里也甜滋滋的。

其他村民也一哄而上,爭著接水喝。

李興全從門背后拿出那根用得發亮的扁擔,說道:“現在有機器抽來水了,我的扁擔就用不上了,把它劈了當柴燒吧。”

在這之前,他每天都要去山坳里挑水,一來一回差不多半個小時。遇到風雨天花費的時間更多。

現在好了,再也不用去挑水吃了。

有村民打趣道:“老李,劈了干啥,留到做個紀念嘛。還可以教育兒子兒孫———以前吃水不忘你這個挑水人,現在吃水不忘水利局的挖井人。”

李興全:“說得對,我把它留到。這個也是個見證。”

李興全放下扁擔握著劉志剛的手動情地說道:“劉隊長,感謝你們哪…”

“這要感謝我們的國家,感謝我們的扶貧好政策…”

“是的,是的,感謝政府,感謝領導。讓我們用上了放心安全健康衛生的飲用水。”

“劉隊長,劉隊長,請你談一下感受如何?”

有記者擠進人群向劉志剛采訪。

劉志剛指著周圍的村民說:“你應該去問問群眾他們的感想,他們滿意了,就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到家了。他們如果還有不滿意的地方,我們繼續努力。”

“劉隊長,我們滿意。對水利局的工作我們滿意,對工作人員我們也要說聲辛苦了。”

聽到群眾的這聲滿意和辛苦。

脫貧服務隊員們心里比喝了蜜糖水還甜。

這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和認可,也是對他們的鼓勵。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更是脫貧攻堅的基礎。開展水利扶貧工作對于破解貧困村水利發展瓶頸、補齊水利基礎短板、助推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脫貧攻堅行動中,通過民生水利設施的修建、配套和完善,破解農村水利設施、安全飲用水等瓶頸問題,以水興業、以水富民、以水美村,讓農民群眾成為最直接的受益者……這是水利人的驕傲和自豪。

你們看……

在不久的將來,

一條條新修的村村通公路,一座座蓄滿水的魚池堰塘水庫,環繞著一座座郁郁蔥蔥的山林一座座飄香的果園,白鷺紛飛,彩蝶蹁躚……

這青山這綠水互相輝映在藍天下。

其間夾雜著一棟棟別墅樣的小樓。

這一切的一切組成一幅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遠處傳來了悠揚的歌聲:“……清凌凌的水來……藍瑩瑩的天……

(完)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洞口县| 杭锦后旗| 临海市| 那曲县| 郧西县| 阿拉善右旗| 旅游| 林西县| 乐业县| 大连市| 吉首市| 丘北县| 宜川县| 台湾省| 汽车| 荥经县| 伊宁县| 廊坊市| 射阳县| 长治县| 锡林浩特市| 东辽县| 云霄县| 惠安县| 玉田县| 苗栗县| 新田县| 芜湖市| 南皮县| 五华县| 山东省| 信丰县| 望谟县| 察哈| 乌海市| 彩票| 黔江区| 右玉县| 锦屏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