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1章 天下劍首斷一臂——力攬狂瀾敗八派
- 第20章 玉字輩分少與老——血流成河只有逃
- 第19章 劍宗高手何其多——獨孤虹妘歸故里
- 第18章 天下英豪出我輩——掌中乾坤觀廝殺
- 第17章 入魔劍道逞雄威——獨孤飛魚對劍宗
- 第16章 劍氣之爭起端倪——陽謀“詭計”收劍派
第1章 ——華山論劍出英豪,公子微服入鳴峰
第一章鳴劍峰上群雄聚——天下劍首開帷幕
立春之前人們都會有一句倒春寒之說,年關將近華山之上滿天飛雪,鳴劍峰作為華山九峰六閣三頂之一的主峰,天閣,絕頂,三塊集于一處的形圣之地,早已熱鬧非凡。
“督公!可以開始了。”一名身著緹色飛魚服,頭戴鑲玉紗烏帽,腰係鸞帶掛繡春的錦衣衛,恭敬的說道。而端坐于主位側耳聆聽之人,正是那身著四爪緹蟒袍,頭戴玉頂烏紗帽,腰係貔貅白玉帶,膚色雪白氣傲人,雙眼盛氣凌人狀的西廠提督——劉謹。
督公聽到錦衣衛的匯報后雙眼微睜輕輕點頭示意知道了。錦衣衛抱拳行禮之后識趣的退在一旁。
除主座劉謹以外,左右兩座分別是東廠提督張永和錦衣衛指揮使杜汶。
看到劉謹這副盛氣凌人,傲視群雄的面孔,那身著紫色飛魚服的張永內心很不是滋味,想想自己東廠自成祖永樂年間伊始歷經八朝而不衰,底蘊不可不謂之深厚,人脈不可不謂之廣大。
就拿東廠首位提督鄭和來說,開疆拓土七下西洋,威名遠播四海之外,其風頭無兩早已蓋過了天字級別的錦衣衛了,更別說這僅僅只有幾十年成立時間的西廠了,唉!時也,命也。
如果說張永是感嘆今非昔比的東廠時,那杜汶可就是嘆息嘆息復哀愁了,想想錦衣衛自開國太祖洪武皇帝伊始,到如今正德皇帝,可謂歷經十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可還是躲不過天子近臣的“枕邊風”。
即便錦衣衛當下依舊如那讖語所言:“夜間飛魚無常鬼,孩童止啼閻王索。”是上至朝堂大員下至江湖名宿聞風喪膽的機構。
可還是權勢分離,自己堂堂南北鎮撫司指揮使正三品的天官,前太祖皇帝賜封的“八百飛魚郎”頭號人物的職銜卻還要看他們這些太監的臉色,呸!真是八尺好漢砍三截,是男人也不是男人。
好在畢竟是歷經十朝而不倒的錦衣衛雖說有東西兩廠相壓,所謂的洪武賜服“八百飛魚郎”也早已名不副實,甚至連三百都難湊的上了,但錦衣衛畢竟是錦衣衛,天字級朝廷機構從未改變。
中三境界的三百飛魚郎也足以單挑當今武林各大門派,更何況今日錦衣衛還來了身著橙黃飛魚賜服,武學造詣達到上三境的前輩三名!
就在指揮使杜汶旁邊就座,而杜汶的飛魚服顏色是次一等的紫色飛魚服與東廠提督張永一樣的賜服,要知道當今陛下是身著正黃龍袍,橙黃與正黃相近可謂天潢貴胄,由此便可知三位前輩在皇室的地位了。
再有飛魚服雖然是陛下賜服,錦衣衛的飛魚服雖然從朝廷編制上的“八百飛魚郎”變成了實際上的三百不等的飛魚錦衣衛,但還有帶甲無賜服的錦衣衛數千名,其裝備精良可為勁旅!
咚!咚!咚!
只聽那鳴劍峰天閣絕頂之處傳來三聲鐘響!其音雄厚且低沉仿佛歷經滄桑之洗禮,自那貞觀十一年伊始,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下達詔書到大明正德二年,歷經八百七十年第八十七次華山論劍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