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千年之春秋風(fēng)雨2:晉楚爭霸(上)
最新章節(jié)
- 第27章 附錄
- 第26章 亂世紛爭——邲之戰(zhàn)結(jié)束后的動蕩
- 第25章 邲之戰(zhàn)——楚莊王的霸業(yè)巔峰
- 第24章 飲馬黃河——楚莊王的君子之風(fēng)
- 第23章 趙盾弒君——一場難以掩蓋的陰謀
- 第22章 晉楚爭霸再起——楚莊王問鼎中原
第1章 桐葉封唐——晉國的起源
《史記·晉世家》記載,周武王的夫人邑姜懷孕時,曾夢見天帝對她說,我將你的兒子命名為虞,并將唐國賜予他。此地歸屬于參星,會保佑他的子孫后代繁衍。
邑姜腹中的嬰兒出生后,他手中的掌紋上果然有一個“虞”字,所以這個嬰兒被命名為虞。又因為他在同輩兄弟中年齡最小,按照伯仲季叔的順序,他被人稱為叔虞。
后來,邑姜夢見的唐國發(fā)生叛亂,周公旦便出兵誅滅唐國。叔虞與他的哥哥周成王玩耍時,周成王將一片桐葉剪成玉圭(注:玉圭是古代帝王和諸侯朝聘、以及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制禮器,是一種權(quán)力的象征。)的形狀,對叔虞說,我以桐葉冊封你。
天子身邊的史官,肩負(fù)著君舉必書的使命(注:即記錄天子的一言一行,將其載入史冊。),史官將周成王的言行記錄在案,并要求周成王挑選良辰吉日,冊封叔虞周成王不以為然的說,這是我與叔虞嬉笑玩鬧的戲言。
史官義正言辭的回答,君無戲言,天子的言行舉止要符合禮樂,必須一言九鼎。
周成王便將弟弟叔虞封在唐國,后來叔虞又被為唐叔虞。唐叔虞死后,他的兒子姬燮繼位,改國號為晉,這便是晉國的起源。
在公元前811年,晉國的國君之位,傳到了晉穆侯手中。晉穆侯有兩個兒子,太子名為仇,次子名為成師。仇字在當(dāng)時有夫妻不和的意思,成師則非常吉利。晉國群臣擔(dān)心,成師的名字壓過了太子仇,日后晉國恐怕會有禍亂。
公元前785年,晉穆侯去世時,太子來不及即位,晉穆侯的弟弟殤叔便趁機奪位,自立為君,太子仇只能被迫逃亡。經(jīng)過四年的爭斗,太子仇率軍反攻殤叔獲勝,他終于登上了屬于自己的國君之位,史稱晉文侯。
晉文侯生活在西周向東周過渡的時代,平王東遷前后,周王室曾經(jīng)出現(xiàn)了二王并立的局面,晉文侯支持周平王,他率軍護(hù)送平王東遷,博得了周平王的好感。
東周之初,周攜王一直是周平王的心腹大患,晉文侯為了晉國的發(fā)展,他在公元前750年,率兵襲殺周攜王。周平王得知消息后,大喜過望,他特賜晉文侯征伐的權(quán)力。從此,晉國可以借天子之名,征伐周邊的諸侯國。
晉國命運的轉(zhuǎn)折點,出現(xiàn)在公元前746年,那一年,晉文侯去世,他的兒子姬伯即位,史稱晉昭侯。
不知晉昭侯出于什么目的,他竟然將晉國的重鎮(zhèn)曲沃城封給了叔叔成師,從此,成師也被稱為曲沃桓叔。
曲沃城的規(guī)模比國都翼城還大,曲沃桓叔手握曲沃城,很快發(fā)展出不弱于翼城的軍隊。在此后接近七十年的光陰里,晉國飽受血雨腥風(fēng)的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