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一列由北京到深圳的火車從北向南飛馳而去。
從蘇州火車站擠上火車的人群中,有兩個人格外醒目。一個穿著綠軍裝的青年男子,剛在火車的過道上站好,轉身對一個同樣穿著綠軍裝的青年女子說了句什么,立即拉著她的手,全然不顧周圍的人,就像對火車上的一切都輕車熟路般地往車廂里擠。他一邊擠一邊對著座位上的顧客說些什么,而且一個不漏地發(fā)問,像是便衣警察盤問似的。當他在車廂內(nèi)擠過一半多的座位時,他才回身向過道上的青年女子說:“楊柳,快過來。”那個叫楊柳的姑娘向他招手,“嗯”了一聲,帶著行李往車廂里擠了。
楊柳擠到他身邊說:“靜夫,到哪兒才成?”
“這次運氣好,這兩位坐著的大叔大娘,過兩個站就下車。”他向她露出有點得意的微笑,她卻像沒有看見一樣,他心里有點不快,但這點不快一閃就過去了,他知道她對他的辛勤勞動一定默記在心。這個中等個兒、臉色微褚赤的叫“靜夫”的青年姓李,他和她都是江南師范專科學校大三的學生,他讀物理系,她讀英語系。這是放寒假后回校,再過半年,他們就要畢業(yè)了,原則上是分配到學校當教師。
他們把行李放在腳邊,緊靠在一起站在大叔的座位旁邊,要不斷化解被人擠散的可能。因為一旦被擠散了,要再找個有個座位的機會就更為渺茫。李靜夫和楊柳就這樣站著等待大叔大娘下車,估計要站一個多小時。謝天謝地,總算待大叔大娘到站起身下車,他們連說了幾聲“謝謝”,就順勢坐下去。
楊柳屁股一沾上座位,就疲憊不堪地靠著車廂的窗邊倒頭便睡。
李靜夫迅速把行李放在架上,也靠著椅背閉目養(yǎng)神。
李靜夫和楊柳同是蘇州人,他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同班同學,1982年參加高考,竟然同時考上江南市江南師范專科學校,只是李靜夫被物理系錄取,楊柳被英語系錄取。因為在同一所大學讀書,所以他們每年寒暑假往返學校,都是鐵定的搭檔。當然,李靜夫要展現(xiàn)男子漢的風范,負責買票、擠火車開路、搶座位等。考上大學第一次外出,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坐火車就像打仗一樣艱辛。剛上火車他倆就被擠散了,當他倆確定都擠上了火車后,互相尋找,終于看見了對方,但要越過人墻走在一起還要費九牛二虎之力。當他倆終于擠在一起時,有一種說不出的愉快,李靜夫發(fā)覺楊柳滿臉緋紅,像春天里盛開的桃花,嬌艷嫵媚,讓他怦然心跳。而此時的他倆竟擁抱在一起,他已經(jīng)感到了她的心跳。他倆好像都意識到了這一點,想馬上分開,但周圍都是乘客,轉身就會和別人擠抱在一起,這是他倆更難接受的選擇,他倆只能感受這美好而極難為情的局面。他只聽得她“啊喲”了一聲,便全身柔軟地伏在他身上,這種境況讓他終生難忘。直到幾年后,他才知道她全身柔軟地伏在他身上是女人的一種什么狀況。因為從這一刻起,他已經(jīng)認定,這就是愛情,這就是他人生的另一半。然而,讓他懊悔的是,無論他怎么努力,這種感覺、這種狀態(tài)卻好像越來越?jīng)]有再現(xiàn)的可能。
初上大學時,當他倆到達江南市火車站走下火車時,楊柳穿的碎花格子連衣裙沾滿塵土污垢的斑跡;李靜夫穿的深灰色學生裝竟有米粒和面條等食物黏著,右手衣袖不知什么時候被劃了一個約二寸長口子。這是他媽為他上大學買的新衣裳。看著李靜夫的狼狽相,楊柳忍不住撲哧一聲笑了。好在初到學校,誰也不認識誰。有了這次經(jīng)驗,李靜夫建議各買一套軍裝供寒暑假坐火車用,一來衣服弄臟了好洗;二來穿上軍裝多少也可防小偷小摸的。他的這一建議得到她的熱烈響應。特別是防小偷小摸這一點上,她特別上心。他倆穿著軍裝經(jīng)過幾次往返,確實順暢了不少。有一年寒假返校,上火車后車廂里擠得水泄不通,李靜夫費盡心機,詢問了整個車廂有座位的顧客,都是到終點站的。他們只好在站累的時候坐在過道的地板上,最后,疲憊得誰也不知道誰先睡去。他倆就這樣被折磨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地到了江南市火車站。下了火車后李靜夫檢查了行李,一件不少,也許真的是靠了這身軍裝。
他看著她熟睡的樣子,就像在家里睡著一樣放松,他心頭一熱。正是因為有他的同行保護,她才有這放松的睡相。本來已經(jīng)襲來的睡意,被他心頭瞬間掠過的熱氣驅散。他用雙手揉了揉臉,與對面坐著的旅客打了個招呼,請他幫看著座位,他要去洗手間洗洗臉打打精神。這時火車到了一個中轉站,他待旅客上下就緒火車繼續(xù)開動后,才起身去洗手間。
他從洗手間回到車廂,就聽到一首充滿青春活力的歌《年輕的朋友來相會》:
年輕的朋友們
今天來相會
蕩起小船兒
暖風輕輕吹
花兒香,鳥兒鳴
春光惹人醉
歡歌笑語繞著彩云飛
啊,親愛的朋友們
美妙的春光屬于誰
屬于我,屬于你
屬于我們八十年代的新一輩
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是他時常吟唱的。他朝歌聲飄來處望去,正是他座位的旁邊處。他走回座位,見楊柳已經(jīng)醒來,看樣子是被這歌聲鬧醒的。她朝他看了一眼,正正衣服說:“我去下洗手間。”
這歌聲是從一臺錄音機中放出的,俗稱“三用機”,包括了收音、放音、錄音三種功能,形象生動。只見三用機的主人是一位中年男子,他手里拿著一盒磁帶說:“我姓錢名有。這里有原裝正版磁帶賣。大家都聽到歌曲了,多清純的歌聲,多便宜的磁帶,一盒僅賣12元,若買兩盒優(yōu)惠折算20元。”
他旁邊坐著的人說:“合算,我買一盒有剛才放的這首歌的磁帶。”
錢有從他腳下的一個袋子里拿出一盒磁帶給他。
一位旅客走到他身邊說:“有香港歌星的嗎?”
他看看左右前后,用手招呼這位旅客,并在耳朵旁輕聲說:“有。你要幾盒?”
“看看貨再說。”
錢有從行李袋中拿出一盒磁帶放到三用機內(nèi)按下播放按鈕,三用機中傳來一位香港歌星輕柔纏綿的歌聲。才放了一陣,他就把三用機關了說:“怎樣?要幾盒?”
“兩盒。”旅客拿出20元給他。
錢有伸出三個指頭。
“30啊。你不是說兩盒20元嗎?”
“那是內(nèi)地的,香港原裝進口的要30元。”
旅客翻看了一番,愛不釋手,最后說:“那買一盒多少錢?”
“18元。”
“那么貴哎。”雖然旅客這么說,但還是付了錢滿臉高興地回到他的座位上。
有一位干部模樣的人走到錢有身旁說:“你這是在搞投機倒把活動。”
周圍的人都一愣,他私自在列車上銷售商品,確實像是在從事不正當活動,一齊看著他。錢有不緊不慢地看了看這位干部模樣的人說:“你是什么人?多管閑事。”
“我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管管你這樣的壞分子。”
“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了,還投機倒把呢?還壞分子呢?你想嚇唬誰?我這是在搞活經(jīng)濟,搞活流通,自謀職業(yè)。”
旁邊那人兩邊勸說:“都有道理。這位大叔覺悟高,我們要向你學習;那位大哥自謀職業(yè)也不容易。大伙兒在這里悶著煩,聽聽音樂,解解悶,想買的買,不買的聽聽免費的音樂,有什么不好?”
“別多管閑事。”
“別噪了。”
“放放音樂。”
大伙兒七嘴八舌。
錢有趕緊按下三用機上的播放按鈕,那個干部模樣的人尷尬地走了。
旅客又沉浸在歌聲中。突然歌聲停了,大家又把目光投向錢有。他連忙擺弄著三用機,機內(nèi)的磁帶就是倒不出來,急得他滿頭大汗。他幾番擺弄,磁帶盒出來了,磁帶條卻還卡在機內(nèi)。旁邊的人都在為他出主意,先按這個那個的,就是不見效。他旁邊已經(jīng)買了磁帶的那個人以為磁帶質量有問題,從包里拿出已買的那盒磁帶說:“我看你的磁帶有問題,退貨。”
錢有說:“質量絕對沒問題。”
“那為什么會卡帶?”
“我這不是在檢查嗎?”
那些買了磁帶的人見狀也拿著磁帶走過去要求退貨。錢有連忙辯解說:“大伙兒請放心,磁帶都是原裝進口的,質量絕對沒有問題,只是三用機出現(xiàn)了一點小問題。待會兒容我把它修好。”
但是,他的辯說并不奏效,旅客們還是要求退貨。
李靜夫看在眼里。對他這個學物理的人來說,他不僅知道問題所在,而且知道如何解決。因為他課余時間就幫人修這修那的,修理什么三用機、電風扇、自行車等都是他的拿手絕活。他在考慮要不要過去幫錢有修理,一是在公共場合不方便露出身手,怕惹麻煩;二是若是錢有不同意,自己的面子放不下。楊柳不知是悶得慌想聽聽音樂,還是有意要他顯露一手,用手肘撞撞他。他看了她一眼,見是鼓勵的目光,便起身走了過去,對錢有說:“能不能讓我來試試?”
錢有見有人來為自己解圍,求之不得,像是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哪有拒絕的道理?再見他是個穿軍裝的年輕人,便投出信任的目光。
李靜夫不客氣地坐在錢有讓出的座位上,在三用機的幾個按鈕上按了幾下,卡住的磁帶就出來了。然后他伸出左尾指插進磁帶帶動孔,右手拿磁帶旋轉幾下,那被錢有拉出的磁帶條就老老實實、服服帖帖地收回到盒子內(nèi),隨后放入機內(nèi)按下播放鈕,歌聲又從三用機上傳出來。
大伙兒看著他變戲法般三下五除二地解決了問題,報以熱烈的掌聲。
李靜夫反而有點不好意思:“小事一樁,小事一樁。”
錢有臉上露出感激的笑容,對他說:“小老弟,想不到你有如此好的手藝,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嘞。”
“舉手之勞,不足掛齒。”
“我知道,勞動是要報酬的。你要多少錢,我給。”大伙兒對錢有一陣笑。
“你聽錯了。”李靜夫有點不高興,轉身要回座位。
錢有拉住他,從腳下的袋子里拿出一盒磁帶對他說:“一點小意思,感謝小老弟。要不,我就不知該如何感謝你了。”
李靜夫沒有想到會是這種場面,一邊回絕他一邊像是對他又像是對大伙兒說:“依我看,大伙兒要買的買,磁帶質量沒有問題;要聽音樂的就靜心的聽音樂吧。”
他回頭見楊柳正望著他微笑,心里一動,像小孩子得到大人的一塊糖的獎賞一樣回到她的身邊。
楊柳見他回到身邊,屁股往里挪動了一下,帶著不無感嘆的口氣說:“還是學物理的人好,走到哪里都用得著。”
“又笑話我了。學物理是苦力活,不像你學英語的,畢業(yè)分配都搶著要。”他坐下后說,“就要畢業(yè)了,一點著落都沒有。”
她沒有想到是這種效果,她本來是要鼓勵鼓勵他的,一時又沒有想到更好的話題,說了怕給他帶來傷感,便往車窗外望去。他見她不說話,想想自己說得也不妥,像有點向她訴苦的味道。他也確實有點累了,靠著座背便睡著了。
“到了。”她用手肘撞了他一下,“到江南市了。”
他揉了揉眼睛,看了車窗外說:“唉,總算到了。”
他倆擠下火車,楊柳眼尖,對著站臺上的幾個年輕人招手喊道:“白梅,白梅。”李靜夫朝她招手的方向看去,不僅看到了中文系的白梅,還看到了和白梅在一起的中文系的丁一帆。丁一帆是學校虎溪文學社的社長、社刊《過河卒》的主編,白梅是副社長、副主編,他和楊柳是文學社社員。巧了,竟然在站臺上遇到他倆,或許是楊柳叫他倆來接的?他看楊柳竟有一絲不滿的臉色掠過。正想說什么,丁一帆他們已走到他倆跟前。楊柳高興地與白梅拉著手說:“真想不到在這里相遇,不是來接我們的吧。”
丁一帆笑著說:“我們又不是神仙,你們又沒有告訴我們今天回校……”
白梅馬上打斷他的話,白了他一眼說:“我們這不是接到他們了嗎?這不是接到了嗎?”
楊柳瞪了丁一帆一眼說:“還是我的好姐妹白梅會說話。”
“抓賊啊,抓賊啊!”李靜夫正想說話,身后傳來喊捉賊的聲音。只見前面一個人拿著一個行李包拼命地往他們的方向奔跑,后面一個人焦急地追趕。就在前面拼命奔跑的那人跑到他們身旁的時候,李靜夫看似無意地迅速把右腳一伸,那人立即倒下成了個狗吃屎狀。他和丁一帆馬上把那賊按住,往那個后面追趕而來的人一看,竟然是錢有。錢有把那人手里的袋子搶過來,見袋子內(nèi)沒有什么丟失的東西,才看了李靜夫他們一眼,驚愕地說:“小老弟,怎么又是你喲?!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喲,貴人喲!”
“說什么救命恩人喲,貴人喲,今后小心點就是。”李靜夫若無其事地說。
“嗯,嗯。”錢有情急之中有點不知所措。
“你不是還未到站嗎?快上車,要不來不及了。”李靜夫對他道。
錢有這才回過神來,連忙從行李袋中拿出兩盒磁帶和一張名片硬是塞進李靜夫上衣口袋里。這次李靜夫推辭不過收下了。錢有高興地踢了那人兩腳,“你這個死賊,這次便宜你了。”然后飛快地奔向火車。
這場面讓白梅看得驚呆了,更讓她眼饞的是錢有送給李靜夫的那兩盒磁帶。她邊走近他邊伸手去他口袋里拿磁帶,明知故問:“送給你的是什么?”楊柳眼尖,未待他回答,便插在他們中間,一邊向她敘述了火車上發(fā)生的事,一邊從李靜夫的口袋里掏出那兩盒磁帶。這兩盒磁帶,一盒是鄧麗君的專輯,一盒是蘇小明的專輯。她看了興奮地跳起來說:“找都找不到的好帶子,沒收了。”她也沒看李靜夫就裝進自己的挎包里。白梅氣得白了她一眼,又不便說什么,畢竟他們的關系比自己鐵。而在丁一帆旁邊看著的那個人見他們?nèi)绱耸煜ぃ銌栒f:“這兩位是?”丁一帆見他們并不認識,便故作驚奇地介紹那個人:“楊柳,李靜夫,你們不認識吧。這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日報》記者部副主任茍先團記者。”然后轉向茍先團,向他介紹說他倆是文學社的社員。茍先團與李靜夫和楊柳禮貌地握握手說:“幸會,幸會。剛才李靜夫的行為完全可以寫篇短消息或者小通訊。”
“又一篇新聞稿。楊柳,嫉妒了吧。我倆是接到茍老師的信,提前幾天回校到江南日報社臨時實習的。”白梅得意地看著楊柳補充道,“一塊兒加入我們的行列吧。”
楊柳橫了白梅一眼,對她說:“我是嫉妒了。還說是好姐妹呢,有好事也背著我們。”說完便追著要打她。其實她看到白梅與丁一帆在一起,心里不是嫉妒而是吃醋。
丁一帆也希望楊柳、李靜夫加入進來,于是試探著對茍先團說:“茍主任,我們能湊巧碰到一起也是緣分,你就讓我們一塊兒繼續(xù)采訪吧。”
茍先團好像不大樂意帶太多的實習生,其實他是不能決定誰來實習的,誰能到報社實習要請示社領導同意后才成。丁一帆和白梅是他事先向社領導請示后,由于學校沒有介紹信,社領導酌情說是因為春運人手緊,才寫信讓他們來臨時實習的,但他又不能跟他們說這些內(nèi)部的規(guī)定和情況,便擺了個架子說:“對于這兩位同學的實習請求,看以后的機會吧。”
楊柳聽出茍先團在敷衍了事,便對他有了一些看法。其實她也不是想去報社實習,無非是在車站遇到丁一帆和白梅,想一起走走,并沒有要他署上他們名字的意思,他反而說出這一番話,就覺得他不夠厚道,而且給他一條桿子就往上爬,便將了他一軍:“我沒有去貴社實習的愿望,請不要去請求了。”
茍先團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連看也不看她一眼,有意對她說:“年輕人,不要一下子沒有滿足要求就自暴自棄。”這樣既保持居高臨下的架勢,又不動聲色地把她的話擋回去。
楊柳本想回擊他,又怕影響丁一帆與他的關系,想了一下便忍住了。丁一帆感到很尷尬,說楊柳不是,說茍先團也不是,倒鬧得他有點里外不是人。李靜夫見狀,好像是對茍先團又好像是對楊柳說:“我們實習的機會有的是。你們說是不是?我們坐了一天的火車,疲倦死了,還帶著行李,多有不便。我看,還是先回學校吧。”
茍先團既感到占了便宜,又感到這樣下去對誰都不好,便順著桿兒往下滑說:“我看今天采訪得也差不多了,你們就一塊兒回校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