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阿慶
四年級的時候,認識了同班同學阿慶,后來成為朋友。
我們下課在一起玩游戲,一包辣條分著吃,買那種長長的吸管,一杯5角錢的飲料兩個吸管插進一個杯子里一起喝,關系非常好,但這種關系,在小學生之間很常見。
某次自習,我感覺無聊,就心血來潮給他寫了封信,還給另一個玩的好的也寫了一封,下課的時候,遞給他們。沒想到放學的時候,他給我回了一封,我還記得他把信遞給我讓我讀,然后把臉默過一邊不好意思的樣子。因為是第一封,我現在還記得那封信的第一句話,“LR,我們已經認識很久了,但是從來沒有寫過信……”
后來每次放學后,我和阿慶都集合在走廊里,仿佛是必須要交的作業一樣,互相把寫的信交給對方,默默讀完后,當成什么事沒發生一樣,一起出校門,打完招呼后順著不同方向回家。
至于信中的內容,一開始只是寫寫我們的友情,還有玩的游戲,學校班級里發生的小事、自己的想法等等。后面就開始展望未來,我寫道:“我們要一起上小學、一起上初中、一起上高中、一起上大學”,他回信,贊同我的想法。
這件事之后,我對友情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即使是在一起玩過很多次游戲,聊過很多次天,只要沒談過心,了解他的煩惱,走近他的私生活,也只不過是普通的同學。同學到朋友,是需要慢慢積累的,也是需要一個升華的,如果沒有我心血來潮的那封信,可能我們也只是玩的好的同學而已……
故事很長但并不美好,我們上了五年級信就慢慢不寫了。不過,他還是在我的輔導書上亂畫,打分,留下他的印記,那本紅色語文輔導書我保留到直到高中,但數次搬家,最后還是丟了。
六年級,小學附近拆遷,良山小學分校不辦了,學生要轉到距離分校五六站公交距離的總校。因為附近有好幾個小學,我擔心他去別的學校,幸運的是我多慮了,那一年我們還在一塊。
小學畢業的時候我們并沒有準確的約定好上哪個學校,但是那附近只有兩所中學,我們還是在一塊,我在七(四)班,他在七(七)班,小學時候玩的好的五六人小團隊,到了初中只剩我和他,不過,他對我來說,是最特殊的那個,我們好像真的可以像約定的那樣一起上初中了,那高中,大學,也會實現吧。
初一的軍訓只有三天,我們盡管不在一個班級,但是軍訓休息的時候和放學的時候都在一塊,第一天中午放學,我感覺中暑了沒力氣走,他像個大人一樣訓我:“這幾步路算什么,站軍姿那么累,有的人都倒下了,我們不也沒事?”
后來開學了,我們還是時不時的碰面說話,但是轉折點來了,我們并不在一個班級,總要認識新同學。
我小學放學喜歡打電玩,主要玩拳皇97、恐龍二代和三國戰紀這三個游戲,但由于時間比較少并不沉迷。
到了初一,中午放學不用回家,每天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在游戲廳里,當然,和幾個同班同學一起。下課、放學也經常討論游戲里的內容,“今天你選諸葛亮,我選馬超,把冰劍讓給我……”
有一次中午放學,他在外面等我,因為下午有門課書沒帶問我借,我當時正在和幾個新同學討論游戲到關鍵時刻,明明帶了卻告訴他沒帶,只想快點追上去繼續說游戲。我下午上課的時候才感覺到自己的錯誤,想著以后遇到他跟他道歉。我怕他誤會我認識了新同學就不在乎他,我想告訴他我不是那種人,我只是單純的貪玩一時腦子犯渾,整個班的新同學綁在一塊,也比不上他十分之一。
后來在走廊上遇到他,我向他打招呼,他沉著臉,不理我就走了,我以為他一定是生氣了。我臉皮薄,會認錯也只會跟不生我氣的人道歉。一旦別人對我擺臉色不理我,我就不知道從何說起。
后來這件事就慢慢被我擱淺,中間隔了兩個班,那么多同學,也遇不到他。在新同學的帶領下,我從游戲廳新了解了PS店,后面又到網吧,對游戲越來越沉迷,學習成績一落千丈,開學考試第七名,第一次期中第五名,后面初二的時候最多降到41名。本來喜歡我的班主任楊老師對我是恨鐵不成鋼,很多時候開始刻意針對我,爸媽知道我玩游戲后也是對我打罵,當時我也到了叛逆期,覺得在學校還是在家都是折磨,在哪里都是打都是罵。
和我一起玩的那幾個同學,本來就是二十多名三十多名,我落到他們后面,有個人還明目張膽的嘲笑我。初一還算是學習上競爭對手的女班長,收課堂作業的時候看到我對著一道簡單的數學題發呆一個字都寫不出來,憋不住笑出聲。如果生活是部小說,我是從童年趣事類進入到了灰色青春類。
后來也抑郁了,想過自殺但當然不敢,走在路上看見行人、車子、一顆樹、一根草,都覺得礙眼。
我做夢也沒想到,小學學科最差,每次只能考七八十分的語文,竟然會成為我語數外唯一能及格的。
初三,我遠離了游戲,成績自然好轉,但再好也只是在第十一、二名左右徘徊,落下太多了追也追不上。我能努力,但做不到特別努力。
同樣是初三,在一次下樓梯的時候遇見九(五)班一個可愛的女生,對視的時候她臉紅了,讓我記住了她,后來每次大課間做廣播體操,我總是忍不住多看她幾眼。
當再次在走廊上面對面相遇時,臉紅的變成了我,她盯著我從九(七)班走到九(五)班再走到九(四)班,眼睛一眨不眨不從我身上離開,我完全慌了,不敢看她,往左看往右看往下看,感覺全身的細胞都炸裂了,可能是我這輩子最緊張的時候了,這個女生叫阿寧。
幾個月遇見過阿寧不少次,有偶遇,也有刻意,甚至某次在走廊上遇見的時候她笑著用手推了下我(當時放學很擠,她是體育課回來反方向回教室),但我們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話。
很快畢業了,友情和愛情都是無疾而終。
最后一天在學校,我看到了阿慶,也看到了阿寧。
遇到阿慶是在教學樓三樓那里,完全沒準備好就碰面了,既然能見面,可能也是命運吧。這個時候才想起來我對他最后的印象還是初一時候我犯下的錯誤和他難看的臉色。我以為他會無視我或者繼續繃著臉,沒想到他看著我,微笑的點點頭,從我身旁擦肩而過。熟悉又陌生的笑,我大腦一片空白,也木訥的點頭,只是不知道當時臉上是什么表情。
遇到阿寧,是要離開學校的時候經過五班,看到她的背影,帶著白色帽子,背對著門和同學聊天,我還是沒有勇氣走進去,當時想著她為什么不一個人,為什么總要和那幾個女生在一塊,其實都是借口而已。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錯誤,我初中三年都沒有道歉。
我心里把阿慶當作最好的朋友,卻在最孤獨最無助的時候,卻想不起來這個只隔兩個班級三面墻的最好朋友,每天傍晚放學路上拖著沉重的腳步一步一步,心思說給金寨路上的路燈聽。
我們本該在這些時間里互相扶持,一起走過我們的青春,分享各自的喜怒哀樂,沒想到結局是這樣。
一起上高中,一起上大學……這個約定,下輩子吧,如果我們還能在小學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