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北上余音
有人說,人間最苦。
最初我是不信的。
二十幾年的求學生涯,雖然很漫長,但是也這么經歷過來了,而且還積累了不少的信心,只因曾經刻苦,只因僥幸優秀。
學而優則仕,這是古代;學而優則優,這應該是現代。在校是好學生,在社會是棟梁之才,這是我給自己的規劃,其實也是很多人的藍圖,其實也是很多窮苦孩子的夢想。
夢想,是多么讓人神往的詞,它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行的路,也照亮了每一顆渴望的心,在艱苦的歲月,在無人問津的日子。
這世界有太多的不如意,有的家門不幸,有的出身貧寒,有的遠走他鄉,有的身體有缺陷。
很長一段時間,我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例如做人最根本的是善良,最難得的是真誠,最值得稱道的是樸素。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在夢想的路上,濟世安民曾是莘莘學子最樸素的抱負。
但,這些年,他改了,或者說他怕了,因為他忘了社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世界。
你沒聽見,KTV最熱衷的歌是“愛江山更愛美人”的單曲??你沒體會“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的鄙視??你沒經歷過“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居鬧市無人問”的可笑??
在夢想的路上,一點一點地感受來自社會的諷刺和剝奪,我在質疑,我在抗爭,我在閃躲,我也在堅持。
一個人最難得是品質,如果因為一時的痛而拋棄了原來的品質,那么要么這個人原本的原則不夠堅定,要么這個世界的現實真的太過殘忍。
但,放眼成人的世界,有幾個人能夠保持本色呢??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在物欲橫流的現實面前,回家的時候我偶爾會打開古籍,或者聽聽優美的旋律,還心靈一片凈土。
有時候,頭腦中常常會有兩個思想在碰撞:學校學的是對的,社會是大染缸;社會的經驗才是有用的,學校的知識是機械的。
在四處碰壁的現實面前,身累,心苦。
曾經的輝煌,現在的落寞,原來所謂的平平淡淡有時候竟然是一種奢侈的境界,奢侈到獨處也不行。
單位的壓迫,家人的質問,朋友的遠離,同事的排擠,路人的不屑。。凡此種種。
學有所成,報效祖國,報答家鄉,這原本是清晰的路線,可是現在連自己都顧及不來,有什么資格去對外面說三道四呢,人微言輕的人連開口的權利都沒有。
更為可恨的是,迷迷糊糊,自己已經過了談婚論嫁的年齡。
功,名,利,祿,權,這最基本的幾樣一樣都沒有。在城市,我處于最底層,在老家,我處于最邊緣,在成長的路上,我處于最落寞。對于一個心氣頗高的人來說,你說這苦不苦??
很苦,苦到自娛自樂,苦到沒有傾訴的對象。
為什么要迎合社會呢??為什么不拿起自己的武器捍衛自己的權利呢??
珍惜所長,發揮極致。偶然想起總理的一句告誡,也許,沒有退路了。聽心而動,自我救贖,至少我會開心點,會保持我的本真,縱然暫時不能與殘酷的現實相提并論,針鋒相對。
嘿呦嘿嘿嘿呦嘿,管哪山高水也深。。
嘿呦嘿嘿嘿呦嘿,也不能阻擋我奔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