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上海淪陷時期文學研究(1942-1945)
最新章節: 后記
本書通過對上海淪陷時期(1942-1945)相關文學期刊和報紙副刊以及一些特殊現象的考察,試圖重構這一時期日偽文藝統制下的復雜文學景觀,解讀異族奴役下中國現代文人的精神癥候以及他們“蚌病成珠”的意義。主要內容包括汪偽政要的散文寫作、《中華副刊》對魯迅形象的改寫、周作人對上海淪陷時期散文創作的影響、路易士的“純詩”理論與文學創作、張愛玲的戰爭記憶及其書寫、錢鍾書的蟄居心態及舊體詩詞創作、鄭振鐸的蟄居記憶及其書寫等。本書有別于其他的淪陷區文學史著作,寫法上,側重于分析作家創作心態與文學影響;文本選擇上,新舊文學兼容,且不限于此時此地,主要視寫作內容是否與上海淪陷時期有密切關聯。本書適用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和高校學生群體,有助于拓展其文學史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