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解禁”
大周國位居中原西陲,乃姬姓高陽氏所建立,乃是大虞王朝之后人。
八百多年前隴西姬姓一族,與天下群雄爭鋒最終一統天下建立大虞朝。三百年后大虞王朝因君王虞哀王姬源軟弱,被丞相子初殺死奪其位。
子初登位后姬姓一脈被大肆屠戮,得少許逃回隴西隱姓埋名。
此后因子初謀反無名且殘暴害民,次年天下皆反。最終姜姓呂氏族主呂越帶領夏族奪得天下建立夏朝,此后又過四百年。
夏朝國君昏庸再加上國內土地兼并嚴重,且朝廷腐敗,各地起義不斷內憂外患之下最終崩潰。
高陽氏在隱忍數百年后揭竿而起,逐鹿群雄建立了周國。
周國位居中原西錘,除此之外周邊多國林立。
東邊的吳國、越國。
南部的楚國。
西邊的犬戎。
西南的巴國、蜀國。
北部的燕國、韓國。
在這幾方勢力中大周的實力算不上最強。
北邊韓國軍事實力最強。
東邊吳國最為富有。
南方楚國疆土最遼闊人口最多。
這三國可謂是當世最強之國,過后才是周國。
犬戎的整體實力其實也是在周國之上的。
但因其內亂已經分裂成五個部落實力大大打折扣,因此對周國威脅不大。
燕國雖然也在北方但其屬地狹小,且貧窮已經淪為韓國屬國。
越國窮山惡水瘴氣毒蟲遍地,實力弱偏弱。
西南的巴國、蜀國。
有沃野千里,但是兩國無心進之取。
憑借著地勢之利,偏安一隅。
周天子,姬姓,高陽釗,字正裕。
二十歲登基,至今已有二十三年。
這些年他兢兢業業,治國理政無一絲懈怠。
在他的治理下,不僅使得周國在這強國林立的時代掙得一席之地。
這些年周國的國力還頗有提升,乃是一位中興之主。
高陽釗共有七位皇子。
大皇子(即是太子)高陽鉞、字明仁。
二皇子高陽淵、字明義。
三皇子高陽韜、字明禮。
四皇子高陽略、字明智。
五皇子高陽啟、字明信。
六皇子高陽琳,字明溫。
七皇子高陽欽、字明良。
大周慣例,皇子與公主排序是分開的,因此既有大皇子又有大公主。
事實上如果按照皇子公主統一排序則是,大公主、太子、二皇子、二公主、三皇子、四皇子、三公主、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
大周安慶二十三年,皇宮的藏書閣內。
一個太監正在宣讀著大周天子圣旨:陛下圣諭,五皇子高陽啟禁足藏書閣之期已滿,著令其遷回文信殿居住,欽~此。
殿內跪聽圣旨的那少年恭敬的回答道:兒臣領旨。
這位便是大周國的第五皇子,姬姓高陽氏、名啟、字明信,大周人皇高陽釗的第五子。
話說這位五皇子從小便機智過人,但是生性跳脫且睚眥必報。
那這位五皇子為何會被禁足藏書閣呢?
這件事還得從兩年前的一場事故說起。
兩年前五皇子高陽啟十一歲,一日,高陽啟的母妃也就是宜妃生辰。
恰巧當日亦是宮中莊貴妃生辰。
但當日大周人皇卻去了宜妃的端秀宮下榻,從而冷落了莊貴妃。
莊貴妃聞此時頓時心生嫉妒,第二日便到宜妃宮中冷嘲熱諷。
還佯裝不小心的摔壞了人皇送給宜妃的生辰禮物。
但宜妃生來便是逆來順受的脾氣,即使心中不快,卻也默默的忍下了這口氣。
五皇子高陽啟得知此事后大怒,便來到莊貴妃的浣花宮。
說是來與莊貴妃的兒子,六皇子高陽琳玩耍。
因為高陽啟平日與高陽琳的關系也極好。
因此高陽啟來找他玩耍,也并不算奇怪。
但是在玩耍過程中高陽啟“無意”中打翻了蠟燭。
引起一場大火,把莊貴妃的浣花宮燒得慘不忍睹。
好在救火及時,也無人員傷亡。
周天子得知此事大怒,令五皇子藏書閣禁足思過兩年以儆效尤。
按理說,宗室子弟無論是皇子還是皇族分支的子弟。
犯了錯都屬于宗人府的管理范疇。
就算是禁足也應該是在宗人府再怎么也不會是在藏書閣。
若是換做其他人必然會是被關押宗人府關禁閉。
但這位五皇子從小都是跟在宗人府宗令,高陽胤字正琪身后跑的人。
而這位二皇叔對姬啟也是異常的喜愛。
可以這么說若是讓高陽啟去宗人府,對這位五皇子而言根本不算懲罰。
還有一個原因便是,禁足的時間太長。
在宮中藏書閣禁足宜妃和周人皇可以時不時前去見見這位兒子。
若是關進宗人府,周皇和宜妃就兩年見不著這個兒子了。
今日便是這位五皇子接觸禁足藏書閣之日。
宣讀完圣旨這位太監并沒有立刻就走。
而是提醒了姬啟一句:五皇子殿下解禁后需先往養心殿向陛下請安后。
才可去端秀宮向宜妃娘娘請安,之后殿下方可回文信殿。
聞言高陽啟聞言回答道:那是自然,多謝魚公公提點。
說著便向這位太監微微欠身算是表示感謝。
這位太監可不是宮中的普通太監。
那可是大周天子身邊的總管太監名喚作魚服,總管大內事物,常年陪伴他父皇。
魚服見此行禮并且說道:五皇子殿下這可折煞老奴了。
一邊說著告退,一邊心中暗想,這位五皇子殿下何時變得如此謙遜有禮了?
難道真是性子變了?
當那位魚公公還在疑惑時,這位五皇子高陽啟早就出了藏書閣,往周人皇所在的養心殿走去。
途中遇到的,宮女、侍衛看見是五皇子后紛紛行禮并且臉上不禁露出畏懼之色。
高陽啟心中笑心中道:本皇子又不是洪水猛獸,至于這么怕嗎?
高陽啟當然知道是因為他燒了浣花宮所以這些宮女侍衛才這么畏懼他。
正如他所想的一樣自從他燒了浣花宮被禁足藏書閣后,他的兇名就在宮中傳開了。
人人都知道他是個睚眥必報的主,因此宮中人人都對他敬而遠之。
迎著這些宮女侍衛畏懼的眼光,姬啟終于走到了養心殿,由當值太監引領而入。
一進殿高陽啟便,看見一個身著皇袍,頭戴金冠。
劍眉星目,眉宇間,還隱隱散發著皇者之氣的中年男人。
正坐在榻案旁,處理一些奏章。
這位就是他的父皇,大周天子,高陽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