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前言
太空移民真正的敵人并不是空曠寒冷的太空與遙不可及的距離,而是無重力的環境。
對于在一個穩定重力環境下生存并繁衍生息的物種來說,無重力的環境才是人類進行太空移民的最大障礙。
首先是我們平時最容易忽略的稱之為“上”、“下”的東西,這個稱之為“上”、“下”的東西使我們產生了方位感,并依此建立了參照系,有了參照系我們就可以對周圍的物體有個準確的定位,這個定位幫助我們確立了在這個有形世界的具體位置,并對周圍的物體作出進一步的響應。
萬事萬物都要遵循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規律,這得要感謝我們生活在一個具有1個標準重力的星球上,每天都腳踩在結實的地面上,頭頂永遠是深邃的蒼穹和永恒的星空。這種自上而下的重力亙古至今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因而使我們完全忽略了其存在的重要及意義。
而在無重力壞境下,物體的形態就將變得不可名狀,除了那些堅固的固定的物體,其它的物體都會隨著壞境的變化而改變,這樣決定它們形狀及位置的東西將不是起決定性因素的重力,而是物體分子間的張力和外部力量,但分子之間的張力卻因為物體性質的不同而不同,而外部力量會因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而世界變化的速率將遠遠超出人類可接受的范圍。
這將產生一個貌似簡單的問題:在1個標準重力壞境下我們周圍的物體是靜態的,而人是動態的,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將以萬變應不變,使人處于一個由動態主導靜態的穩定的世界。而在一個無重力的環境下,世界將由靜態演變為動態,這將產生由兩個動態主導的混亂的世界,世界的穩定性由此打破,秩序亦將不復存在。
另一個就是物種的進化。
這是一個涉及到所有物種的進化問題,可以追溯到35億年前的太古地球,同時涉及到為什么生命沒有在無重力環境下進化,而必須要在有重力環境下才能向更高一級的形態進化的問題。這就是前面提到的秩序,因為所有的生命都必須在一個有秩序的世界才能繁衍生息。
在不同環境下生活的物種其形態會因環境的不同而千變萬化,我們還沒接觸過任何可以在無重力環境下進化的生命。
一個人如果生活在無重力的環境,首先人體的前庭功能會逐漸退化,導致對自身的定位出現障礙,這將引發嚴重的心里定位問題;接著改變的將是人體的新陳代謝,下肢的肌體將不可避免的退化萎縮,血液將大量向上部聚集,心肺功能持續退化,行動會更多的依賴于手臂和外部動力。
這種影響將產生持續的可怕的結果:人體的鈣質會在無重力環境下大量的流失,導致骨密度嚴重下降,因而使人體的骨架變得脆弱易折;如果長時間使人處于這樣環境下,人類的基因將不可逆轉的產生變異,十幾代人就足以使人類這個物種永遠滅絕。
這樣的太空旅行將演變為對自身的挑戰并最終失去現實的意義。
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模擬重力,而小規模小范圍的人造重力就比較簡單:就是讓一個人處于旋轉的圓筒的內壁,圓筒因旋轉而會在內筒壁上產生與圓筒的轉速及直徑成正比的離心力,這種離心力與一個人在有重力環境下獲得的效果是等效的。
毋庸置疑,人造重力是進行太空移民的唯一途徑,但小規模的人造重力還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形成有利于人類生存的氣候環境,只有到一個文明能夠達到可以將人造重力大規模使用的時候,太空移民才變得具有現實的意義,人類才可以真正的面向太空,走向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