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譯者序

在現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史上,奧地利精神病學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無疑占有重要的位置。他既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和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泛性論”的心理學家,對后世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870年2月7日,阿德勒出生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郊區。盡管家境富裕,從小生活舒適安逸,但由于體弱多病,并且自認為長相丑陋,因此阿德勒認為自己的童年是很不幸福的。五歲時的一場大病,加上一個弟弟的死亡,使得他從小就萌生了要當一名醫生的愿望。中學畢業后,阿德勒進入維也納醫學院,系統地學習了心理學和哲學方面的知識,并且接受了良好的醫學培訓。在后來的實習與行醫期間,阿德勒讀到了弗洛伊德《夢的解析》,便寫了一篇捍衛弗洛伊德觀點的論文,產生了一定的社會反響。于是,弗洛伊德在1902年邀請他加入維也納的“精神分析小組”,并讓他擔任這一組織的主席。但不久之后,阿德勒與弗洛伊德之間的分歧日漸顯露出來,因此到1911年,阿德勒辭去了“精神分析小組”主席一職,隨后又退出該小組,另起爐灶,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協會”。

盡管阿德勒是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破繭而出,并且開創出了自己的學說,但探討“個體心理學”與“精神分析學”這兩種理論之間的差異,卻屬于非常專業的心理學范疇,顯然并不是普通讀者追求的方向。但在目前競爭壓力巨大、社會發展變化迅速、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背景下,普通讀者了解“個體心理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將它們應用于日常生活當中,并且據此而調整好自身的狀態,讓每個人的努力始終都保持在有益于人生(也包括有益于社會)的層面上,無疑會讓自身的生活過得更加輕松,也會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已形成一種“生活方式”,并且會據此而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不過,由于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相同,每個人的人生目標也不相同,所以,研究心理過程應當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這一點,也正是阿德勒將其心理學稱為“個體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統一,強調人們的行為各有其目的,認為未來比過去重要得多。他認為,我們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造者,會用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我們的人生目標。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長大之后,都必然會面對所謂的人生三大問題,即社會問題、職業問題、愛情和婚姻問題。盡管許多專家、學者對他的這種分類都存有異議,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這一理論重視社會因素和個人經驗,卻正是其他心理學流派所欠缺的一個方面。比如,阿德勒認為,人天生是一種社會動物,人的行為會受社會驅力所推動,因而他更重視“社會興趣”,相信社會可助長人格的發展。再如,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滿足性本能的方式取決于他的“生活方式”,而并非與此相反(即并非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取決于他滿足性本能的方式)。我們認為,這些方面都有別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也更接近于現實情況。

此外,在教育領域,阿德勒強調教師不應該放棄任何一個兒童,或者將兒童身上出現的問題歸咎于遺傳;在心理治療領域,阿德勒主張醫生應當與患者面對面,友好而坦誠地進行交流;在愛情和婚姻領域,阿德勒提倡人們積極改善婚姻生活的質量,而不是建議人們去結束一段姻緣。這些主張,非但符合阿德勒所處時代的社會主流思想,也很契合如今我們提倡的“社會和諧”“以人為本”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從而證明了這一心理學流派具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這一點,也正是我們推出阿德勒這幾本心理學著作并系統地介紹“個體心理學”的原因所在。

自然,阿德勒及其“個體心理學”對西方心理學發展的貢獻,遠不止我們所提到的這些。他提出的許多概念和方法,都已逐漸滲透到心理學主流體系中。比如,“自卑感”和自卑情結的概念已經被整個心理學體系所吸納,而他提倡的社區治療、家庭治療和合作治療等心理療法,也已經被全社會普遍接受。

我們相信,結合自身現實與社會現實系統地了解這些方面,對如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會有所裨益。因此,我們精心選取了阿德勒的一部分作品翻譯出來,以便普通讀者也能夠一覽這位與弗洛伊德齊名的大師的作品。本書就是阿德勒論述“自卑感”與“優越感”這兩種基本概念的經典之作。作者在書中指出:每個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對優越感的追求則是所有人的共性。然而,要想超越自卑,關鍵就在于正確對待職業、社會和性,就在于正確理解人生的意義。那些自幼就有生理缺陷、被嬌慣或者受到了忽視的兒童,在以后的生活中會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因此家長和老師應當培養他們對別人、對社會的興趣,使他們真正認識到“奉獻”和“付出”才是人生的真諦。因此,阿德勒在本書中實際上是修正了弗洛伊德那種“泛性論”的精神分析觀,并且開辟了精神分析與治療的新道路,從而使得本書不但含有極深的哲理,也擁有巨大的學術價值和現實價值,值得每一位讀者去細細品味。當然,由于譯者并非心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士,因此在翻譯過程中出現謬誤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定居美國四年之后,1937年5月28日,阿德勒在講學途中因心臟病發作,病逝于英國蘇格蘭的亞伯丁?!都~約先驅論壇》為他發了一則訃告,如此評價道:“阿德勒,自卑情結之父,拒絕成為精神分析的某個零件。他既有點像科學家弗洛伊德,又和預言家榮格相似。他就是他,一個傳播福音的人?!痹谖覀兛磥恚⒌吕臻_創的“個體心理學”,他提出并踐行的諸多理論與療法,就是他傳播給整個人類的福音。

品牌:同人閣文化
譯者:歐陽瑾 羅小容
上架時間:2021-10-27 22:47:01
出版社: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同人閣文化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峡江县| 双柏县| 连州市| 抚远县| 汶川县| 巨鹿县| 绩溪县| 石渠县| 特克斯县| 马山县| 汶上县| 简阳市| 泰宁县| 锦州市| 宾阳县| 灵山县| 盐源县| 抚远县| 随州市| 田林县| 昆山市| 吉林市| 安徽省| 呼伦贝尔市| 全州县| 普陀区| 英吉沙县| 大名县| 海林市| 女性| 深州市| 久治县| 民勤县| 墨脱县| 郴州市| 库尔勒市| 界首市| 图片| 河南省| 博乐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