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廟悟
已經(jīng)走了很久了。腳下的臺階向上無盡蔓延著,似乎永遠看不到盡頭。這條路通往山頂,主人時常會沿著這條路走,直到帶回一身芬芳的草木與古樸的檀香味。
我是一只普通的橘貓,本應(yīng)在外流浪,卻幸運的稱霸了一個家。主人這段時間出了遠門,于是我成了一種放養(yǎng)狀態(tài)。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看看她平時常去的地方,消遣消遣時光。“她走了。”我漫無目的的想著,向上走去。
在轉(zhuǎn)了個彎后,視野陡然明亮。天是灰白的,雖然不是很亮,但足夠清晰。空中有云擠成一團,混著將要下雨的土腥味兒,滿溢在這蔥綠的山頂。
我向前走著。這里沒有喧嚷的人群,如水的車馬,矗立的高樓,卻也不是悄然般的寂靜:風(fēng)吹過林梢發(fā)出簌簌的聲音,有零星的人們登上了山頂,向一座寺廟走去。人們臉上有虔誠的崇拜,也有無邊的寂靜。他們祭拜著廟中的神靈,將心聲傳遞。那一盞一盞的火光,倒也將這灰白色天空映亮了。
我往廟里走去,一棵參天的大樹立在院中,有一個小童正打著哈欠,掃著地上的落葉。光從葳蕤的樹縫中穿下來,灑在他臉上,陰影分明。不知怎么的,腦海中突然浮現(xiàn)了主人趴在書桌上,被一張又一張的文字所困惑,“生何歡,死何懼?”她照著字念道,又忽的嗤笑一聲,抱住了正在舔毛的我:“什么是死亡啊!”她喃喃道。我有些無聊,伏在了她的臂彎。陰影打在了她臉上,一切都只剩下了夏夜的蟬鳴。
“什么是死亡啊。”我低頭數(shù)著地上的石子,突然撞上了一條腿。我驚詫地抬起頭,發(fā)現(xiàn)他也正低頭看我。那是一位僧人,說起來也奇特,他并不像書中描繪的那樣厚重寬善,一塵不染,而是一副安靜清澈的模樣。他光著腦袋,褐色袈娑扣在肩上,頸上佛珠垂到了胸前,琮琤地響著。他有些驚訝,不過很快向我作了個揖:“阿彌陀佛,貓施主您有何貴干?”他端詳我片刻,彎腰將我抱了起來,“貓施主,我?guī)マD(zhuǎn)轉(zhuǎn)吧!”山道上的青石板被踏的叮咚作響,凹凼里的水似乎把他的袍腳沾濕了。他安靜地向我介紹著這里,他好像知道關(guān)于這里的所有,這里的每一棵樹,每一縷清風(fēng),每一份云彩。他融入了這里,成為了這里,他是一個真正的修行者。
我望著他修長的脖頸,那個問題忽的又冒了出來:“什么是死亡?”他仿佛聽懂了一般,有些驚異,不過很快又輕聲笑道:“貓施主,您真想知道的話,就讓貧僧帶你去看看好了。不過貓施主請您記住,無論生死的答案是什么,您都不能輕視它。”我點點頭,由他抱著。
他拐進了一條小路,那路不常有人走,泥濘的坑凹中蓄著雨水,路邊是一叢叢灌木,向天支棱著,像一堵黑綠色的墻,隔絕了這里。約莫走了二十來步,拐彎,前面陡然出現(xiàn)一棟紅房。斑駁紅墻,朱紅漆門,檐上有幾座精致的石雕神獸,隔著歲月望向我。雖然他們鍍著的金有些脫落了,但依舊可以看出它剛建成時的風(fēng)采。
他走到門前拉住門環(huán),門環(huán)也有些朽了,咯吱咯吱地響著。門兩旁站著兩只石獅,一只兇光顯露,齜著獠牙;另一只眉眼彎著,似乎正愉悅地笑著。我從僧人懷里跳下來,走進屋內(nèi)。里面并不是想象中的云霧繚繞,仙人騰飛的景象,而是一排排的經(jīng)書,從門口向里延伸著,看不見盡頭。
許久沒有人來過這里了,架子上積著一層薄薄的灰,封存經(jīng)書的盒子的角邊卷了起來,可當(dāng)僧人拿出其中一本時,它們卻完好無損。他小心翼翼地吹了吹已經(jīng)脆了的封面,打開后仔細(xì)找了半晌,將其遞到我面前。“這是祖師爺留下的,”他平靜的臉上閃過一絲憂傷,“他曾在生死攸關(guān)處走過一趟,留下了這本記錄。”那是一本頁面有些脫色的紅皮本,首頁引用了佛經(jīng)“色識雖轉(zhuǎn)滅,而業(yè)不失壞,令于諸有中,色識復(fù)相續(xù)”,后面的幾頁記錄著地府的一些事。我將其看完后,遲疑的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死亡是……”“是涅槃。”他平靜的回道,“佛主也說過,眾生才有‘生死‘,也只有‘眾生’才會困于‘生死’的輪回之中,無法解脫。”他望著我,眼眸深不見底,“又生死無盡,以海為喻,故稱為生死海。”
我將紅皮本再翻了一遍,翩飛的紙頁又讓我想起了主人書桌上一張又一張的紙,想起她垂下的眼眸,惆悵的側(cè)顏,她是否已經(jīng)知道生死的真諦了呢?我嘆息一聲,將紅皮本推到僧人前,向他作了一個揖。
再次回到院中的樹下,那位掃地的童子早已不見蹤影,旁邊的廟中傳來一陣又一陣古樸的鐘聲,回蕩在山林間。晨風(fēng)拂過廟堂,帶來芬芳的草木與檀香,讓無窮的生命力在山間暈染開來。臨行前,僧人叫住了正欲下山的我,他脖上的佛珠不知何時取下了,正攥在手中,輕輕磕著:“貓施主,死亡的本身的確是輪回,但佛教所謂的終并不是生死,而是涅槃啊!死亡會何時發(fā)生,沒有人會知道。因此,知道它將來臨,卻也不必憂慮何時發(fā)生。只要是活著的一天,就珍惜生命,盡責(zé)奉獻。”他小聲說著,那蓬勃的生命力,也在他臉上蕩漾開來。我?guī)еσ庀e了他,轉(zhuǎn)身,下山。
廟內(nèi)僧人,廟外眾生。恰談生死,幸得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