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

第1章 楊家將

我老說,說相聲的就是手藝人。說書、說相聲、剃頭、洗腳、街邊兒賣報紙、種菜,沒有什么區別。人吶,怎么也是一輩子,你待著也得吃飯,不得干點兒什么嗎?所以我們就是浪跡江湖,賣藝為生。

去年我們德云社歐美巡演,歐洲有三站:巴黎、巴塞羅那、米蘭。出來跟朋友一聊天兒,我說上歐洲巡演去,朋友說留神啊,歐洲有幾個地方比較亂,不多,就仁地兒:法國的巴黎,西班牙的巴塞羅那,意大利的米蘭,這三個城市你只要躲開,就沒事兒!我說我給你道喜了,主要就這仁城市!大伙兒都樂了。

巴黎,其實站在它街道上感覺還是挺好的,幾百年的老建筑、街邊的樹、街上的人,感覺挺好。但確實,去之前就聽人說,街上凈是偷東西、搶東西的,如何如何。這一回來呢,我們有幾個小徒弟上街遛彎去,對過兒來幾個十幾歲的小姑娘,拿一紙條遞給你看,無非就是尋求幫助、慈善募捐、求五元坐車回家這類東西。你只要一接那條兒,她那手就奔你身上掏東西。這幾個徒弟就碰見了。也挺尊重他們,連條兒都沒遞,連打馬虎眼兒都沒有,直接就上懷里伸手偷東西去。徒弟們一喊,偷東西這幾個姑娘,臉上的表情很詫異:你怎么這么不配合呢?怎么這么不懂事兒呢?然后很失望地罵罵咧咧就走了。

巴黎很熱鬧,據說他們當地就是這樣,小偷就算被抓到警察局去,他們那兒的法律也很“柔軟”,關不了幾個小時就放出來了,沒轍沒轍的。說是巴黎警察每年因為這個別扭得自殺好幾十位,哪兒說理去?

后來又到了巴塞羅那。我那個助理學過武術,在海邊那兒站著,過來倆男的,很友好地要跟他掰腕子,一掰腕子就要把表摘下來。一撲棱開,這倆人跑了。后來聽說,得虧我這助理沒打那倆劫匪,要是打了,警察得把你逮起來。咱也不知道那法律誰設計的。

他們說當地有個好玩兒的舊貨市場,逛逛去吧!什么都有,不少都是擰開誰家的門,把東西搬出來擱在車上,就可以當街賣了!當地法律是這樣的:你只要打開一所房子,在屋里待滿四十八小時,這房子就是你的了!我說這太好了,咱們趕緊去市政府,霸占它去!

哎呀,十里不同風,隔河不下雨,咱也不知人家怎么設計的,挺好!弄得沒事兒干,他們也不讓我出去,坐在屋里看看電視吧。掃了一遍臺,沒一個聽得懂的,西班牙語那太難懂了。

現在電影、電視劇啊其實也不好干,觀眾口味越來越高了,我呢也就聽戲還行,這些年沒少看。剛看了一出地方戲,《楊門女將》,挺好。尤其說到“百歲掛帥”,西夏來犯,楊宗保中箭身亡,余老太君以百歲高齡,帶著十二寡婦掛帥征西。最讓人唏噓的就是“靈堂請纓”,一家子寡婦,讓人感慨,這老楊家實在是太忠烈了!

話說回來,都說老楊家十二寡婦,究竟有這么些寡婦嗎?要說寡婦,我們先來看看她們的丈夫都是什么人。

余老太君的丈夫,老令公楊繼業,這個大伙兒都知道。但他本名叫楊業,戲曲上給人家添了一筆,改成了楊繼業。關于他的事跡呢,我們先從他的“黑歷史”說起。

楊業的老爹叫楊信,原先是一個土豪,趁著五代十國混亂的時候跟著起哄,混到了刺史,說起來,楊業也算是個官二代。到了公元979年,北漢打不過掛帥親征的宋太宗,打不過,怎么辦呢?那就認慫唄,還能怎么辦?這楊業一看:老大都投降了,我能怎么著?得了,楊業跟著北漢一起歸順了宋太宗。

宋太宗坐在龍椅上看著這幫降將,很高興啊:“來的都是人才啊,就上次給我吃癟的那位,是誰啊?”大伙兒趕緊都往后退一步,生怕被拖出去宰了。這楊業呢,本來心里就犯嘀咕,想著怎么才能低調點兒,一出神,好了,他被留下了。

這留下來后,宋太宗一指:對,就是你。楊業心說:玩兒完!哪知道,宋太宗把他留下來之后非但沒有殺了他,還把他任命為右領軍衛大將軍,讓他在邊關駐防,抵御遼國入侵。

他當時有個搭檔,在相聲里叫捧哏的,跟二人轉里叫衣服架。楊業的衣服架叫潘仁美。

一說潘仁美,愛聽評書的各位都跟有真事兒似的咬牙切齒,其實這也不對。怎么呢?人家本名不叫潘仁美,叫潘美。這個潘美也是一員勇將,他跟楊業倆人在邊關是同事關系,兩個人不僅沒有仇,而且合作的時候還特別有默契,你左我右,你前我后,弄得遼國的契丹人提起這倆人直嘬牙花子。

宋太宗心說,這兩個人都這么厲害了?高興啊,大手一揮:我要收復燕云十六州!公元986年,宋朝出兵北伐。皇帝的豪情壯志是非常美好的,我有無敵悍將!但他沒想到的是,無敵悍將也架不住有人扯后腿。

當時大軍分作三路,其中有兩路必須要提一下。一個是西路大軍,由潘美掛帥,楊業為副主帥,另有一個叫王侁的監軍;一個是東路大軍,由大將曹彬掛帥。西路大軍很嗨,有楊業、潘美在,從三月到四月,捷報連傳,先后攻下了燕云后九州的四州。

可勇將就怕有人扯后腿。怎么說呢?先說東路大軍,曹彬這邊被遼國南院大王耶律休哥在涿州斷了糧草,沒吃的,只能后退。關鍵是這貨跑就跑吧,跑得還倍兒快,四月初,已經從河北涿州退回到了河南。您瞅這速度,幾天的工夫,就跟遼國后面放了條狗在攆著他一樣。

他跑了,西路軍就慘了,孤立無援啊。按說這也沒關系,他跑了,咱也收到了撤退命令,大家伙兒一塊回去這不得了嗎?這時候,這個西路的監軍王侁,用現在的話講,“上頭”了:開玩笑,連下四州,咱們有優勢啊!打!

這時候,楊業和潘美拉著王侁就勸,可王侁舍不得:太露臉了,這機會難得,怎么能跑呢?這時候他出了一損招,怎么損呢?他知道楊業是個降將,之所以皇上不讓他掛帥就是因為這個。他就拿話激楊業,原話說的什么呢?“領數萬精兵而畏懦如此!”意思就是,你們北漢就是因為這個才亡國的!

殺人不用刀啊,楊業被他這一句話給逼上了絕路:要么你就是不想打,還想投靠遼人;要么,你就上啊!無奈,楊業率部出征,本意呢,是跟潘美商量好的,他前去誘敵,潘美在后邊設伏接應。但是遼人收復了東路,士氣正盛,楊業這一去,不僅重傷被擒,連帶兒子楊延玉也死了。

本來遼人是想招降楊業,但楊業不肯,想想自己這一生已經無奈做過一次降將了,一降再降,還有何面目活在世上,于是絕食死了。因為這一仗打得實在慘烈,后來人們就拿這一段來改編了一出戲。

楊老令公為國捐軀,確有其事,那十二寡婦征西,是不是后面編出來的?楊家到底有幾個寡婦呢?咱們數一數。

頭一個,余賽花,丈夫都死了,可不就是寡婦嗎?可楊業什么時候死的呢?具體的歲數是推算不到了,但根據他一生的事跡來估計的話,楊業死的時候應該是六十歲上下。據《關中金石記》以及《續資治通鑒》等聯合考察,余賽花原不姓“余”,而是骨折的折,讀如余。余家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武將世家,世代抗擊契丹和西夏,一家子名將輩出,赫赫戰功甚至不在楊家之下。

這位老太君出身將門,打小就喜歡騎馬射箭,而且文武雙全。史書上是怎么寫的呢?《晉乘搜略》記載,余太君“善騎,婢仆技勇,過于所部,用兵克敵,如蘄王夫人之親援槨鼓然”。就這么厲害!自己會打仗不算,家里的用人、丫鬟們,比當兵的還能打,用兵有如神助,比梁紅玉還厲害。

她為什么被稱作余太君呢?根據宋朝的官職設定,功臣的妻子、母親可以進行誥封,也就是誥命夫人。其中,刺史的母親被封為縣太君、妻子為縣君,這就要說到余太君的兒子了。

在劇里面楊繼業有七個兒子,《宋史·楊業傳》記載楊業也有七個兒子,但到了南宋的《東都事略》里,又只提到了楊延昭這一個兒子。反正不管怎么算,這個楊延昭,是真實存在的。

楊延昭本名不叫楊延昭,叫楊延朗。他爸爸死了之后,他給自己改了名字叫楊延昭,就是為父親的死昭雪的意思。

這楊延昭也是個武將,從小就跟著楊業征戰。小時候,楊延昭沉默寡言,卻有一個愛好:玩行軍游戲。楊業也曾說“此兒類我”。果不其然,在楊業死后,楊延昭就接過父親的重任,駐守邊關,抵御遼軍。

因為從小跟著父親征戰沙場,楊延昭也是個用兵的好手。皇帝為什么放心把他放在邊關上面?不光是因為他會打仗,最重要的是因為楊業的關系,楊延昭恨遼軍入骨。但凡遼軍上他這兒來,不管來多少人,逮住了就往死了揍,不會讓遼軍在自己這兒占到一點便宜。

遼國的蕭太后為此甚至親自督戰。楊延昭為防遼軍強行攻城,趁著寒冬臘月,往城墻上潑水成冰,打得遼軍大敗而歸,逼得遼國和談。經此一戰,楊延昭如同楊業一樣,威震邊關。皇帝知道了也夸他,說他有“乃父之風”。

他怎么死的呢?是在公元1014年,五十七歲時病死的,而他的官職更在刺史之上,所以,余太君的誥封是因為她丈夫和兒子的功勛。說到這兒,可能有朋友要問了,說余太君那么厲害,文武雙全,又會打仗,怎么自個兒沒被封什么官啊?這個啊,跟宋朝的制度有關系。在宋朝以前,女人還相對有點地位,但是宋朝很不一樣,女人的地位很卑下,但凡你是個女人,不管多厲害,社會上也不敬畏你。也是從宋朝開始,女人的地位開始往下走。

丈夫、兒子爭氣,余賽花當上了太君。這里我要說明一下了,這個楊延昭,并不是楊家的長子。他是六子,但卻是兄弟中最出色的那個。真正的楊大郎,是楊延玉。

歷史上對這個楊大郎的筆墨并不多。按說,他也是個官三代,有的是本錢去招貓逗狗、遛街調戲良家婦女,可他沒有:我爹是將軍,我也要做將軍。于是這個楊大郎從小跟隨父親打仗,每戰皆勇,為父親沖鋒陷陣,也就是在和楊業一起誘敵的時候,在陳家谷口一戰殉國。死的時候身中數箭,寧死不屈,遼國的蕭太后知道以后,命人厚葬。

所以,跟隨楊老令公一起戰死的只有楊大郎楊延玉。次子楊延浦,老六楊延昭,其他四個是楊延訓、楊延瑰、楊延貴、楊延彬,共六個人。除了楊延昭以外,其他五個人的事跡并沒有明確的史料記載,都是一筆帶過。寫的什么呢?“蒙父蔭,蔭補為武官下階殿直。”什么叫殿直?不是在金鑾殿上值班,是一種官職。北宋時期武官有五十三階,殿直是第四十九階。說白了,就是因為父親楊業的關系,給他們封了最末等的武官,沒有職權,就是個虛銜。

當然啦,故事終歸就是故事,楊業父子也的確死得慘烈,才能換取剩下幾兄弟的一世太平,全都得以壽終正寢。

說到這兒咱們總結一下,楊家剩下的六個兒子都壽終正寢,那楊門女將這一說自然也就是一場戲說。那么穆桂英大破天門陣呢?自然也是戲說。不過呢,楊家的族譜中確實有這么一位女將,厲害!但不是楊宗保的媳婦,而是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的堂兄楊琪的媳婦,姓慕容。慕容世家在當時是鮮卑大族,也是世代簪纓,家傳武藝。所以,“穆桂英”也應該是從這兒演化來的。

至于百歲掛帥和十二寡婦征西,就更是戲說了。您想啊,在宋朝,女人的誥封都要靠丈夫、兒子,還能允許女將掛帥嗎?根本就不可能,更別說讓一家子寡婦去打仗了。

那楊家將的故事,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首先,這個事情發生在北宋初。到了北宋中期,楊家的事跡就家喻戶曉了。歐陽修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楊業父子“父子皆為名將,其智勇號稱無敵”。

到了南宋,老百姓對于南宋政府屈辱求和的做派痛恨啊,就更加敬仰和懷念楊家將當年的勇猛忠烈。民間藝人呢,就以楊家將的忠烈事跡為基礎,加以淬煉,然后加入更多的想象,創造出了楊家將的故事。雖說有戲說的成分,但是楊家一門為國為民、鞠躬盡瘁,值得敬仰。

品牌:博集天卷
上架時間:2021-06-02 15:17:12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博集天卷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湟源县| 玉林市| 广昌县| 南部县| 泰兴市| 西乡县| 平原县| 武陟县| 晋宁县| 皮山县| 三门峡市| 黔江区| 西峡县| 绍兴县| 行唐县| 德钦县| 舞阳县| 虹口区| 阿图什市| 盈江县| 江西省| 大厂| 台前县| 同德县| 上饶县| 和政县| 京山县| 积石山| 枣阳市| 宽城| 鄱阳县| 邵阳县| 邯郸县| 濮阳县| 南川市| 龙海市| 竹山县| 普宁市| 麦盖提县| 伊吾县|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