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南戲散出考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引言
1993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海外珍藏善本叢書”之一《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這部書,是由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李福清先生和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李平先生合作編輯的。李福清先生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便致力于尋訪散見于中國本土以外的漢籍孤本、善本、石印本和手抄本的俗文學書籍,自俄羅斯的莫斯科和彼得堡起始,造訪過許多國家的圖書館和私人書庫,取得了不少意外的收獲。他在歐洲尋找到三種晚明戲劇選集以后,就告訴了李平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吳曉鈴研究員。這三種戲劇選集就是李福清先生在丹麥哥本哈根的皇家圖書館發現的《樂府玉樹英》(藏書號kina173)和《樂府萬象新》(藏書號kina121),以及1989年3月在奧地利維也納的國家圖書館意外發現的《大明天下春》(藏書號189)。這三種戲劇選集在新竹清華大學王秋桂先生主持的《善本戲曲叢刊》(1984~1987年,臺北學生書局出版)中沒有收入,被認為是一次戲曲文獻的重大發現。
古代戲曲的散出,蘊含著大量的民間戲劇的信息,包括那個時代的市民娛樂的審美意趣、社會問題的人生態度、戲曲藝術的發展軌跡,以及民間語言的流行和變化,自明正德、嘉靖以來,已有許多流行的戲曲散出的編輯選刊,因此搜集和出版這些戲曲選刊,對于文化史學、戲劇史學、語言史學、社會史學的研究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文獻工作。20世紀40年代傅蕓子先生已提出重視戲曲散出的搜集和出版工作,而后有上海中國書店《秋夜月》(包括《徽池雅調》和《堯天樂》)的編輯出版,50年代王古魯先生輯錄的《明代徽調戲曲散出輯佚》(包括《詞林一枝》《八能奏錦》《玉谷新簧》《摘錦奇音》《大明春》)由中華書局排印出版,80年代胡文煥先生輯錄的《群音類選》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后來又有1984~1987年的王秋桂先生編輯的《善本戲曲叢刊》104冊,曲譜不計,其中79冊搜集了32種戲曲選刊(有與以上相同的選刊)。戲曲散出選刊的搜集、編輯、出版,為研究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我們對明、清戲曲的演出本具有了新的認識。但是,我們對已被發現的戲曲散出的研究工作還很不夠,還需要進一步深入。
《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是明萬歷年間的三種戲曲選刊,選有明萬歷及萬歷以前的雜劇、南戲、傳奇的散出。因為南戲失傳相對比較多,它們是當時的“活的記錄”,相當豐富和生動,很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因此,本編僅是將三種選刊中的南戲散出作為研究對象,針對各出的具體情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進行一些必要的考證、考釋。閱讀本編時,為便于閱讀,最好借助《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作比照。其中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李曉 丁酉年春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