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營養補充食譜(1)

蛋白質寶寶生命最初的源泉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組織、器官的主要物質,也是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就這一意義來說,蛋白質以及核酸是生命存在的基礎和主要形式。人體所含蛋白質總量約占體重的16%,接近人體干重的一半。蛋白質不僅參與人體內各種組織、器官和體液的構成,而且是保障生命運行的各類重要生命活性物質的核心成分,如各式各樣的酶、激素、免疫物質及運載微量營養素的載體等。蛋白質能在代謝過程中釋放出能量,是三種產能營養素中的一種,每克蛋白質釋放千焦(4千卡)能量,人體每天所需能量有—14%來自蛋白質。

嬰幼兒隨其日?;顒恿俊⑸L趨勢及所處環境的不同,對蛋白質的需求量也不同。年齡越小,生長發育越快,所需的蛋白質量也越多。

寶寶每日蛋白質需求量

1歲以內母乳喂養兒,2.5克/千克。

1歲以內其他方式喂養兒1—2歲幼兒,3—4克/千克。

2—3歲幼兒,35克40克。

魚肉泥

材料:魚肉50克。

調料:鹽。

做法:

1、將魚肉洗凈,放入沸水中焯燙,剝去魚皮,挑凈魚刺;將魚肉搗碎,用干凈的紗布包起來,擠去水分備用。

2、將魚肉放入碗中,再加入適量沸水、鹽,上籠用大火蒸10分鐘,至魚肉軟爛即可。

蛋皮魚卷

材料:雞蛋2個、魚肉泥60克。

調料:植物油、蔥末、姜汁、鹽。

做法:

1、魚肉泥用蔥末、姜汁及少許鹽調味,蒸熟;雞蛋攪散。

2、小火將平底鍋燒熱,涂層油,倒入蛋液攤成蛋餅,將熟之際把熟魚泥攤上,卷起成蛋卷,出鍋后切小段,裝盤即可。

豆腐魚蒸蛋

材料:凈魚肉、豆腐各50克,雞蛋1個。

調料:姜末、料酒。

做法:

1、魚肉剁碎,加料酒和姜末攪拌,腌5分鐘;豆腐洗凈,搗碎。

2、雞蛋打到碗里,攪拌均勻,然后加水攪勻,再加入魚肉和豆腐碎拌勻。

3、鍋內加水煮沸后,把盛滿蛋液的容器放入鍋內,蒸10分鐘左右即可。

白玉鱸魚片

材料:鱸魚1、條,雞蛋1、個(取蛋清),山藥、荷蘭豆各50克。

調料:植物油、料酒、鹽、水淀粉、蔥姜汁。

做法:

1、鱸魚洗凈,去骨、刺和皮,切薄片,用鹽、雞蛋清、水淀粉拌勻上漿;荷蘭豆洗凈,切段;山藥去皮,洗凈切片。

2、油鍋燒熱,下魚片炒熟;余油燒熱,將山藥片、荷蘭豆炒熟。

3、鍋內留余油燒熱,放入蔥姜汁,加料酒煮沸后,下魚片、山藥片、荷蘭豆,中火翻炒2分鐘,用水淀粉勾芡,加鹽調味即可。

蝦味雞

材料:雞脯肉100克、鮮蝦仁50克。

調料:植物油、鹽、料酒、胡椒粉、淀粉。

做法:

1、蝦仁洗凈,剁碎,加部分鹽、料酒、胡椒粉拌勻,制成蝦糊;雞脯肉加剩余鹽和料酒腌一下。

2、將雞脯肉裹上一層淀粉,將蝦糊涂在雞脯肉上,放入熱五成熱的油鍋中用小火炸至金黃后,取出瀝干油即可。

海鮮匯

材料:鮮蝦仁40克、魚肉30克、雞蛋1個、紫菜5克、嫩豆腐20克。

調料:料酒、植物油、鹽、姜末。

做法:

1、蝦仁去除沙線,洗凈,切?。浑u蛋打散,攪拌均勻;魚肉洗凈,去刺,剁成肉泥,與雞蛋拌勻成魚肉糊;紫菜剪成條;豆腐洗凈,切小塊。

2、油鍋內倒油燒熱后,下入姜末熗鍋,再下入魚肉糊和豆腐塊,加料酒略炒后加水,煮沸后放入鮮蝦丁,略煮后下入紫菜條,加鹽調味即可。

脂類寶寶身體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

脂類是人體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體脂平均占人體體重的14%—19%。脂肪與膽固醇、磷脂統稱為脂類。食物中的脂肪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三大產熱營養素之一,每克脂肪在體內氧化可產生37.66千焦(9千卡)能量,比同重量的另兩種產熱營養素(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能量高出1倍多。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成人所需的20%—30%,而寶寶年齡愈小,所占比重愈大,嬰幼兒可達35%。

必需脂肪酸對兒童智能發育有重要作用,以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為例,它大量存在于人腦細胞中,其含量是大腦脂肪酸的25%—33%、細胞膜脂肪的50%;它與膽堿、磷脂等構成大腦皮質神經細胞膜,是腦細胞儲存和處理信息的重要物質結構,對腦細胞的分裂、神經傳導等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DHA及AA不足的嬰兒組智能發展指數比充足的嬰兒組平均低7分,可見DHA在提高人類生命質量,尤其是在提高嬰幼兒的智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需脂肪酸可調節淋巴細胞及其他免疫細胞的脂肪酸組成,從而影響淋巴細胞增殖、淋巴細胞生成細胞因子和天然殺傷細胞的活性。

DHA對促進視力發育、減少弱視的發生率有著重要作用。

胎兒和嬰兒體內AA、DHA的營養狀態取決于孕婦和乳母的營養狀態。嬰兒缺乏必需脂肪酸時,皮膚會出現嚴重濕疹性病變。兒童缺乏必需脂肪酸,細胞膜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的脆性及通透性增加,細胞內外水分失衡。

兒童的膳食脂肪攝入量與年齡、體重密切相關,通常以攝入脂肪所含能量占總能量的比重計算,幼兒為30%—35%。

小肉松卷

材料:面粉50克、肉松20克。

調料:牛奶、發酵粉。

做法:

1、將面粉和發酵粉混合,加入牛奶揉勻成面團。

2、將面團分成5等份,壓扁,卷上肉松,做成花卷形狀,放入蒸鍋,大火將水煮沸后轉中火蒸15—20分鐘至熟即可。

清蒸豆腐丸子

材料:豆腐50克、雞蛋1個(取蛋黃)。

調料:蔥末、鹽。

做法:

1、把豆腐壓成豆腐泥;生蛋黃放入碗中,攪勻。

2、將蛋黃液混入豆腐泥中,加蔥末、鹽拌勻,揉成豆腐丸子,上鍋蒸熟即可。

玉米菜心

材料:玉米粒30克、油菜心20克。

調料:香油、鹽。

做法:

1、玉米粒、油菜心分別洗凈,入沸水中煮熟后撈出裝盤。

2、在玉米粒和油菜心中拌入香油和鹽即可。

奶油燜蝦仁

材料:鮮蝦仁200克、奶油50克。

調料:植物油、料酒、鹽、胡椒粉、蔥白絲、姜絲。

做法:

1、將蝦仁去除沙線,洗凈,瀝水。

2、鍋內倒油燒熱后,加入蝦仁快炒2分鐘,加入料酒、胡椒粉、鹽,待蝦變色后立即取出。

3、將奶油倒入鍋中,小火煮約5分鐘,再加入蝦仁、蔥白絲、姜絲,煮沸即可。

玉米火腿油菜

材料:鮮玉米棒1根、油菜200克、火腿適量。

調料:鹽、香油。

做法:

1、鮮玉米棒去外皮、玉米須,剝取玉米粒,洗凈。

2、鍋內加適量清水煮沸,將玉米粒放入沸水中煮熟,撈出,瀝干水備用。

3、火腿切??;油菜洗凈,切段,用沸水焯一下,瀝干。

4、將玉米粒、油菜段、火腿丁放在一個大碗內,加適量鹽、香油拌勻即可。

糖類寶寶的能量供給站

糖類是人體最重要、最經濟、來源最廣泛的能量營養素,與蛋白質和脂肪共同構成人體的能量來源。按照中國人的膳食習慣,成人所需總能量的60%—80%來自糖類,兒童則在50%以上。

糖類,亦稱碳水化合物,可為人體提供能量。如大米、面粉中的糖類經消化降解為單糖后隨即被人體吸收,在代謝過程中釋放出人體所需的能量。每克葡萄糖可產生16.74千焦(4千卡)能量。

糖類在體內與蛋白質結合構成糖蛋白,參與多種生理功能活動。糖類與脂肪結合形成糖脂,是構成神經組織和細胞膜的成分之一。一些酶、抗體、激素中也含有糖,這些都是參與代謝、具有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質。糖類在維護腦、肝、心臟等器官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大腦消耗相當于人體總基礎代謝20%—25%的能量,而葡萄糖則是快速直接提供能量的首要能源。糖類可加強肝臟解毒功能,也是維護心臟及血管功能的主要能量來源。

糖類的攝入量與主副食結構、膳食習慣等因素有關,日供給量通常以其所產生的能量占當日總能量的百分數值來表示。

對兒童來說,三種能量營養素所提供的能量應維持一定的比例,即蛋白質、脂肪、糖類所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別為:12%—15%、25%—30%及50%—63%,三者簡化比則為:1∶2.5∶4、—5。膳食中糖類能量大于總能量的80%或低于40%都是不利于健康的。

糖類日供給量占總能量的比例

1歲以下嬰兒,50%。

1—2歲兒童,56%—63%。

2歲以上兒童,55%—65%。

葡萄汁

材料:葡萄150克、蘋果半個。

做法:

1、將葡萄洗凈,去皮、籽;蘋果洗凈,去皮、籽,切塊。

2、將葡萄肉、蘋果塊分別放入榨汁機中榨汁,然后混合煮沸。

3、果汁按1∶1的比例對溫開水后即可給寶寶食用。

南瓜玉米羹

材料:南瓜50克、玉米面200克。

調料:白糖、鹽、植物油、清湯。

做法:

1、將南瓜去皮、籽,洗凈,切成小塊備用。

2、鍋置火上,放適量油燒熱,加南瓜塊略炒后,再加入清湯,燉10分鐘左右至熟。

3、將玉米面用水調好,倒入鍋內,與南瓜湯混合,邊攪拌邊用小火煮3分鐘至羹黏稠,加鹽和白糖調味即可。

牛奶香蕉糊

材料:香蕉40克、牛奶50毫升、玉米面10克。

調料:白糖。

做法:

1、香蕉去皮,用勺搗碎。

2、牛奶倒入鍋中,加入玉米面和白糖,邊煮邊攪勻,煮好后倒入香蕉泥調勻即可。

桂花栗子羹

材料:栗子肉100克、青梅適量。

調料:藕粉、玫瑰花瓣、糖桂花。

做法:

1、青梅、栗子肉分別洗凈,切成薄片;玫瑰花瓣洗凈,撕成碎片;藕粉放入碗內,加入熱水,調勻備用。

2、鍋中放水煮沸,加栗子片,轉小火煮至栗子肉熟。

3、將藕粉汁邊攪邊均勻地倒入煮栗子的鍋內,待其呈透明的羹狀時,盛入碗內,撒上青梅片、糖桂花和玫瑰花瓣即可。

花生糖三角

材料:面粉200克,紅糖50克,花生仁20克,堿面、酵母粉各適量。

調料:桂花。

做法:

1、面粉加溫水、酵母粉和成面團,放在溫暖的環境中發酵至原來面團的2倍大。

2、發酵后的面團摻入堿面,揉勻后揪成小面劑備用。

3、花生仁洗凈,晾干,切碎;紅糖加上少量面粉拌勻,再加入花生碎、桂花拌勻,制成糖餡。

4、把面劑搟成圓皮,包入糖餡,然后用手往上收攏封口,捏成三角形,擺入蒸籠內蒸熟即可。

微量元素及礦物質需求不多,但功效很大

鈣的吸收率降低是造成兒童患佝僂病的重要原因。佝僂病主要表現為兒童生長發育遲緩、軟骨結構異常、骨鈣化不良從而多處骨骼變形等。中國傳統膳食中高鈣食物較少,因此按居民參考攝入量計算,膳食鈣攝入量普遍較低,差額一般在30%—50%。

在日常膳食中,乳類含鈣量較高,而且容易吸收,發酵酸乳則更易于吸收,是嬰幼兒膳食鈣的良好來源。寶寶在添加輔食后,可食用連皮帶骨的小蝦、小魚及一些堅果類食物,以增加鈣的攝入量。豆類、綠色葉菜類也是鈣的良好來源,含鈣較高的食物還有芝麻醬、薺菜、黑油菜、綠莧菜、小油菜、燕麥片等。

鐵由于鐵攝入量不足、利用不良或這兩種情況都有,從而缺鐵,最常發生的人群是孕婦、乳母及兒童。孕婦發生鐵缺乏不僅危害自身健康,降低分娩安全性,而且會導致胎兒儲鐵不足,出生后發生缺鐵性貧血,并表現為生長發育遲滯、對環境反應淡漠、學習障礙、易患疾病和病程遷延。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報告,缺鐵性貧血的兒童的智商較正常兒童平均低9個評分點。而且,嬰兒期智能落后,至5歲時都未能追上正常兒童。

人體對鐵的吸收與年齡、性別、機體是否存在鐵缺乏和鐵源有關,例如鐵缺乏者吸收率高,肝、瘦肉、血中的血紅素鐵的吸收率高,孕婦、兒童的吸收率較成年男性高。

動物性食物,如肝臟、血和瘦肉中所含的鐵質是與血紅素結合的鐵,含量較高,易于吸收。

豆類、綠葉蔬菜、紅糖、禽蛋類所含的鐵雖為非血紅素鐵,但含量也較高。乳類如牛乳中含鐵量低,人乳中的鐵含量雖低,但人體可因其吸收率高達70%而獲得較多的鐵。

鋅缺乏可引起嬰幼兒味覺異常,食欲減退,生長遲緩,矮小,認知行為改變,影響智力發展,性功能發育不良,成熟延遲,皮膚粗糙及色素增多等皮膚改變,免疫功能降低。由于味覺異常,嬰幼兒會有吃墻土、紙、粉筆和其他非食物的異食癖表現。鋅過量會干擾其他營養素的吸收和代謝,可有惡心、嘔吐等癥狀。

上架時間:2014-07-03 15:26:24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泰县| 玛纳斯县| 吉林市| 靖远县| 温宿县| 威海市| 华阴市| 贡觉县| 西丰县| 大余县| 商城县| 江达县| 元江| 贵港市| 吴川市| 宜宾市| 九江县| 张家港市| 瓦房店市| 北票市| 瑞丽市| 古蔺县| 垫江县| 石渠县| 咸宁市| 永安市| 荣昌县| 黎川县| 偏关县| 石台县| 老河口市| 柳河县| 上饶市| 威宁| 太谷县| 磴口县| 修水县| 东宁县| 四平市| 五台县| 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