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謹以本書獻給哈德利和約翰·哈德利·尼康諾[1]
“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
——格特魯德·斯泰因的一次談話[2]
“一代過去,一代又來,
地卻永遠長存。
日頭出來,日頭落下,
急歸所出之地。
風往南刮,又向北轉,
不住地旋轉,而且返回轉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卻不滿;
江河從何處流,仍歸還何處。”
——《傳道書》[3]
注釋:
[1]哈德利是海明威的第一任妻子,全名伊麗莎白·哈德利·理查森(Elizabeth Hadley Richardson,1891—1979),尼康諾(John Hadley Nlicanor Hemingway,1923—2000)是兩人所生的長子。本書初版于1926年6月,1927年1月兩人正式離婚。
[2]斯泰因(Gertrude Stein,1874-1946)是美國著名女作家,1903年移居巴黎,提倡先鋒派藝術,運用重復及片斷化、簡單化的手法寫作,主要作品有小說《三個女人的一生》、《艾麗斯·B.托克拉斯自傳》等。一戰后,海明威、F.S.菲茨杰拉德和多斯·帕索斯這代年輕美國作家來到巴黎的時候,斯泰因已經是這里的老住戶了,也儼然成為他們的老大姐和精神導師。“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直譯應該是“失落的一代”或“迷失的一代”)這個著名論斷的由來,具體的說法或有不同,不過都公認是在1921年左右,斯泰因在跟海明威的一次談話中首次提出的。海明威本人在回憶錄《流動的盛宴》中的記述最為詳盡,茲撮述如下,以了此公案。海明威的說法是:斯泰因把她的T型福特車送到巴黎的一家修車廠修理點火開關,結果年輕的汽修工要么是修得讓她很不滿意,要么就是時間拖得太久,她于是向廠主抱怨。廠主向她解釋說如今廠里的年輕工人普遍缺乏技術,因為在應該接受職業培訓的年齡都服役上了戰場,因此說他們這代工人“都是失落的一代”(廠主用的是個法語詞“perdue”,即英語中的“lost”)。事后不久,斯泰因因不滿于海明威這代年輕人縱酒鬧事的做派,就把這個斷語加在了他們頭上:“你們就是這樣,都是這個德性,”斯泰因說,“你們上過戰場的這幫年青人,你們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大感意外,他此前從沒想到過這一點。“真的?”他問。“沒錯。”斯泰因堅持道,“你們對任何東西都沒有尊重之心,你們濫飲無度,一直到醉死……”海明威抗議說他到斯泰因的沙龍來做客時從來都不喝酒,可斯泰因一貫一言九鼎,最終還是她說了算。“別跟我爭了,海明威……這沒有任何好處。你們全都是迷惘的一代,那個修車廠老板說得一點都沒錯。”
[3]引自《圣經·舊約·傳道書》1:4-7。本書的書名“The Sun also Rises”即取自“The sun also ariseth”(“日頭出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