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星之處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1.繁星之下的夢想
夜晚的星空中總有千千萬萬顆閃閃發(fā)亮的繁星,在夜空中忽明忽暗,亮度不一;有些世人皆知,也有些如果不是專業(yè)人士卻根本叫不出名字。從某些方面看,天上的星星就像地上的蕓蕓眾生,有人名揚天下,有人隱世不聞,但他們都在發(fā)著點點亮光,讓夜空不是純粹的黑暗。
今夜的星空下,城市鋼筋水泥樓群中的燈光構成了地上的繁星,在其中的一顆‘星星’上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女孩兒正過著與他人無異的普普通通的7歲生日。李怡心是她的名字,她的爸爸是當?shù)匾凰W的三年級教師,而之后她也將成為她父親教學生涯其中三年的學生,不過這是以后的事了。她的媽媽在女兒馬上要就讀的小學門前經(jīng)營著一家小賣鋪,向這所小學里的小學生們賣賣文具和玩具。一家說不上富有,但生活還過得去,而且父母作為土生土長的城市居民注定以后不會為房子之類的事操心。
科學家,是一個幾乎每個孩子在童年時期都會有的且他們的家長都會當真的夢想,小小的李怡心也有,當然她的父母也理所當然也當了真。所不同的是李怡心的爸爸作為一個小學教師比一般的人更看重孩子的夢想,在今天白天時,他特地在學校放學后抽時間去了一趟書店,而不是像平時那樣直接回家,這在他的教學生涯里可并不常見。因為,他要為自己的女兒挑一件生日禮物。他想要女兒堅持這個夢想,而不是像其他孩子那樣任由其隨著時間被遺忘。所要他要選一樣女兒感興趣,又與她自己的夢想息息相關的禮物。
外星人,公眾和媒體相當感興趣的事務,是少有的真身未明,而熱度非凡的事務。每年在全球會發(fā)生大量的UFO目擊事件,超市小報、故事會、自媒體和政府官媒會為它們作大量報道,制作一大堆配上懸疑音樂故弄玄虛介紹它們的紀錄片,形式千奇百怪,唯一相同的是它們的收視率和熱度都相當不錯。很明顯,小怡心被電視中神秘莫測有著遠超人類科技的外星智能文明迷住了。這些在電視里,銀幕上時常出現(xiàn)的大腦袋大眼睛的小怪物,雖然身材干瘦,卻似乎掌握著魔法,總能將大人們的世界耍的團團轉,這對于一個小孩子有著非比尋常的吸引力。雖然那些用電腦特效雕琢的外星生命有善意的也有惡意的,不過在電視里它們其中似乎壞蛋更多,且有關它們的紀錄片的背景音樂總有一股濃烈的恐怖片風格,所以在孩子們甚至是大人們的腦海中陰謀、綁架和侵略與它們總有一種或明或暗的聯(lián)系,這也形成了以后好幾代人對于深藏于暗夜的它們的感情基調。小女孩兒對于這些奇奇怪怪的生命就是這樣既好奇有恐懼,既想找到這些潛藏于黑夜中的大眼幽靈,有害怕它們如鬼魅般出現(xiàn)在夜晚的夢境中。當然,這并不僅僅是小女孩兒一個人特有的心境,甚至不僅僅是兒童們特有的心境。
小女孩兒的父親踱著悠然的步伐慢慢地用手輕撫著路過的一排排書架,略微有些漫不經(jīng)心地挑選著自己要送給女兒的禮物,可能是因為自己被自己童年時的一些記憶引的分了神。在自己兒時,這個城市還是有低矮的小平房而非高聳入云的摩天大廈組成的,想到這兒,父親不由得朝向一邊嘆了口氣,該死,這些回憶并不是很遠,捅破天也不過二三十年,卻出人意料地泛著一種極具時代感的老照片特有的微黃色,盡管自己童年時代的照片是毫無疑問的彩色照。看來這二三十年的確發(fā)生了很多改變,不過至少以后的改變可能不會發(fā)生的這么快了。他的腦海里接著浮現(xiàn)出了小女孩兒的臉,想起她用臉頂著她自己用蠟筆畫的外星人在家中跑來跑去的身影,不自覺的咧嘴輕笑了幾聲,自己小時候也是這么頑皮而富有想象力。他的思緒被這些記憶牽引著回到了31年前,那時候的他跟現(xiàn)在的小女孩兒一般大,坐在讓他的雙腳都不能觸碰地面的高椅子上,臉頰帶著跟女人的化妝品一樣重要的小男孩兒標配的兩坨黑乎乎的污跡,瞪著水汪汪的一雙大眼睛緊緊盯著講臺上講的唾沫橫飛的老師。父親推了推眼鏡,搖了搖頭,忍住了沒笑出聲,有些慶幸長大后自己學會了洗臉。他還記得那時候老師問了全班一個問題,長大后想成為什么人,這應該是一年級教師的例行提問,所以他也做了一個孩子們的例行回答——科學家。這應該是這個國家的傳統(tǒng),班上的45個人有33個是這個回答,不過自己也不是很確定其他國家是否也是這樣,畢竟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學會的最有用的知識就是人與人,地區(qū)與地區(qū),區(qū)別遠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差別巨大,相反,他們其實一模一樣,人們只是在為了一些既無聊又無意義的概念來為他們創(chuàng)造區(qū)別。那可能,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樣吧。科學家在社會中有著一種泛著光芒的神圣感,不過科學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很多人自以為觸碰了她,其實只是在褻瀆她,真正讓她散發(fā)出光芒的是少數(shù)能讀懂她的人。自己后來并沒有成為一名科學家,根據(jù)記憶,似乎當時的同學也沒有一個走上了這條路。還好自己現(xiàn)在正處在一個同樣光榮的職業(yè)上,當然,哪個職業(yè)不光榮呢,他跟那些靠貶低其他職業(yè)來抬高科學家地位的人還是不一樣的。他雖然沒能成為一個科學家,但保不準他能培養(yǎng)出一個,不論最終是她還是其他人。
突然,他停下了腳步,他已經(jīng)沿著這排書架走到了它的盡頭,眼下面對的是一堵墻。他抬起左手看了看手表,隨后目光從手表移向了另一邊的窗外,此時,夕陽為窗外的景物、高樓、行人和車流染上了老照片特有的微黃,自己在這里待得有點久了。它的目光在書架上掃了兩行,注意到了一本色彩豐富的書,伸出左手將它取下,看了看書名和作為封面的大腦袋灰皮膚小人兒,就它了吧,看起來不錯,他如是想到。
點綴在漆黑夜空中的點點繁星散發(fā)著細小的慘白光芒,千萬顆星星遙想輝映,它們的魅力不遜色與與它們相對著的地上璀璨的城市燈光。在無數(shù)平凡而又特別的燈光里,有一顆燈光透著容易覺察的歡樂。小怡心如一汪清水的眼眸里倒映著面前的七支燭光,它們插在點綴著草莓和櫻桃的奶油蛋糕上,代表著這個小女孩兒從6歲變成了7歲。她脹圓了自己軟嫩如面前蛋糕上奶油的小臉,嘟起粉嫩的小嘴,用盡全身力氣將7根蠟燭一起吹滅。隨著最后一片嬌弱的燭火在女孩兒卷起的狂風中熄滅,父親緩緩地從自己的斜肩包中將他為自己生命中最看重的珍寶挑選的禮物拿出。他微笑著用雙手將這本書拿著遞給了小女孩兒,女孩兒的目光剛觸及封面上那個十分熟悉的小灰人,便迫不及待地張開雙臂將這個禮物摟入懷中。
這本書的書名是《世界未解之謎》,之后的某些年,小女孩兒會時不時嘲弄這個欺世盜名且極具地攤文學風格的標題。但很有可能,她的人生是因它改變。也或許,它根本對她沒有半點影響,誰又說得準呢?多年后封面丟失,書頁殘缺不堪的它可能也沒辦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