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三十歲月如一夢 拋卻詩書入仙門

天之大道,非正即邪。順天為正,逆天為邪。正者為仙,邪者為魔,有魔則有仙,有仙則有魔。正邪不兩立,同道無仙魔。

自盤古開天辟地化生萬物,不知多少生靈位列仙班,亦不知幾許妖孽墜入魔道,然古有《神仙傳》卻無《邪魔紀》可謂咄咄怪事。

蓋勝者為王敗則寇,只見捉妖記并無擒仙錄,大概失敗者總為妖魔,或封印或鎮壓沒機會書寫己之光輝歷史矣!

故而市面上多為各路神仙之豐功偉績,各種打怪耍寶之書可謂汗牛充棟。照理說世間出了如此之多金仙大神,該捉之妖該除之魔早應所剩無幾,然天下奇聞怪錄從來未絕,這世上妖魔總是無處不在,層出不窮,敢問魔從何來?

或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從仙來,邪由正化!圣人不死,大盜不止,神仙不滅,大魔不除,不煉丹哪有火藥?不修仙何以成魔?修仙有風險,入行須謹慎,蓋生而為魔者少,修仙不成走火入魔者多,凡事一旦過于癡迷難免不瘋不魔!

遑論廷年益壽易,長生不死難,仙者改天逆命異于魔者幾希,縱然行善積德亦遭天譴,渡劫不成灰飛煙滅,千百年修行化為烏有,甚者委身為魔,一念之差,萬劫不復,良可悲矣!

然世上生靈千條理由萬般愛,覺短短紅塵雖好,卻依舊仰慕虛無縹緲之神仙。一日得道,雞犬升天,餐風飲露,游于四海,何其逍遙!是貪念人世,還是執迷仙道,鬼才知道!

因而總有生靈不辭千辛萬苦,上刀山下火海也要修仙得道。可惜成功者少,失敗者多,成功者位列仙班,失敗者呢?墜入魔道?若墜入魔道那成魔者豈不太多!

升仙不易,成魔亦難,若無因緣際會兩者皆是癡心妄想!普羅大眾終是凡夫俗子,因果輪回生生不息萬世無休!故而升仙不成,退求其次不惜墜入魔道似亦強過輪回。

可嘆千萬年來蕓蕓眾生中從不乏渴望升仙者,亦不缺無懼成魔者!升仙更好,成魔亦佳,不升仙則為魔似乎是某些修道者之信條矣!君不見此條路上源源不斷永遠走來各色修煉者,正如謫仙所言: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閑言少述,言歸正傳。話說某日通往終南山升仙之山路上,踽踽獨行走來一書生,滿懷憧憬,步履匆匆,眼見仙山漸近,不禁心潮起伏,涌起躊躇之志,自覺身輕如燕,仿佛仙升不遠!

山高路陡不知這書生走了多久,回首處只見白云遮目,飛鳥出沒,宛如仙境。山風徐徐,衣袂翩翩,書生最終還是走累了,找塊山石坐下歇息,一邊擦汗一邊看身后浮云。

青山隱隱,松濤似怒,霧海濛濛,猿聲凄楚,茫茫然不知何處,由不得翻滾思緒,五味雜陳心中苦,惹雙眼點點淚目。

透過層層云霧,他似乎望見千里外之江南故居,青石街,烏瓦檐,小橋流水紅燈籠,故鄉之風景突然歷歷在目親切起來,兩下對比由不得感慨,長嘯一聲吟道:

霧海云山思故里,小橋流水似浮塵。

三十歲月如一夢,拋卻詩書入仙門。

原來這書生姓李名近,字得月,家住江南富庶縣魚米鄉八山鎮桑梓村,年近三十,父母早亡,孑身一人,守著幾畝薄田,三間茅屋。

寒窗苦讀功名路上掙扎了十余年,可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然命舛運蹇,屢試不中,屢敗屢試,去秋大比又是名落孫山,眼見歲月蹉跎一事無成,不覺心灰意冷,回家大病一場。

病好后終日悶悶不樂,胡思亂想郁郁寡歡,圣賢書也不讀了,每日不是學姜太公釣魚解悶,就是到鎮上沽酒買醉。

一日在鎮上千里香酒家喝的半醉,付完酒錢打算回家,出了門步履蹣跚,一搖三晃走在青石街上,涼風一吹,猛抬頭見前面一算卦鋪子。

鋪子門口插著算命幡,黑白幡上太極八卦圖下寫兩行大字:知天知地知福禍,不驗不靈不要錢。

李近暗道:“好大的口氣,幾日沒上街什么時候又來個江湖術士,閑著也閑著,不妨進去算算。”

酒喝多了進門沒注意差點拌倒,站穩腳跟抬頭一看,來的正是閑時,桌后太師椅上端坐一位道長,相貌堂堂,儀表不俗,寬袍大袖,氣定神閑,仙風道骨,有模有樣。

道長見進門之書生面有愁容滿臉酒氣,微微一笑道:“公子請坐,且慢莫急!請問公子高姓大名?”

李近搖搖晃晃坐下,乜斜醉眼道:“姓李名近,先生先算算我要算什么?”

道長捻須笑道:“公子看來是個明白人,貧道就不虛言了,公子適才進門差點跌倒,想來前途不順,窮字當頭,無路可走!貧道說的對也不對?”

李近一拍掌笑道:“正是!正是!先生高明!煩請賜教!”

道長沉思片刻,鋪好筆硯紙墨道:“請公子隨意寫一字,貧道再說不遲!”

李近提起筆,龍飛鳳舞在紙上寫個大大的門字,投筆道:“請先生賜教!”

道長看那字筆勢飛逸卻沒認出是什么字,笑道:“這是何字,有點象門。”

“正是門字,道長見笑。”李近訕訕答道。

道長再看看字笑道:“公子有魚躍龍門之才,卻無成龍之運,可惜!可惜!”

“那該如何?”李近皺眉問道。

“好辦!好辦!此門不開他門開,花徑不曾緣客掃,仙門今始為君開。公子與功名無緣,與神仙倒是有緣,看公子所書大有飛升之勢,前途不可限量!前途不可限量!”道長說的煞有介事。

“此話當真?道長莫不是誆我?”李近心中一喜,轉念間又頗表懷疑。

道長道:“實不相瞞,貧道乃終南山玉虛宮練氣士青松子是也,云游尋真,傳教弘道,偶至貴地,豈能妄言。

今日幸會公子實屬機緣巧合,貧道觀公子骨格清奇,氣韻不凡,如若入我道門,潛心修煉,他日必成大器,何必拘泥于世之區區功名!

須知功名利祿皆為浮云,百年之后無不煙消云散,更兼人心險惡,時常相互傾軋,縱然封侯拜相,終為黃梁一夢。不如修身養命,以盡天年,倘若羽化,豈不快哉!”

李近嘆氣道:“先生所言極是,只是老大不小,何況改弦更張向來不易,半途而廢也非良策。”

道長道:“有志不在年高,修仙路上無老少,今世不成還有來世,世世相續終可成功。窮則變,變則通,豈能一棵樹上吊死!”

李近又道:“家有妻兒,父母尚在,又無兄弟,如何舍棄?”

道長正色道:“公子可不扯謊!公子父母早亡,并無兄弟妻兒,現今孑然一身,了無牽掛,何不跳出樊籠,返璞歸真,豈不逍遙自在!”

道長一番話說的李近心動,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叩首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晚生愚頓,蒙道長指點,似拔云見日,茅塞頓開,懇請先生收為弟子,學道修仙,倘若有成,感恩涕零,沒齒不忘!”

道長笑道:“公子請起,公子肯修道貧道自當盡力,只是貧道云游四方,居無定所,恐誤了公子。貧道修書一封薦公子到終南山玉虛宮玄松子門下,早晚修行勝過隨貧道飄如浮萍。”

隨即取紙筆,寫好書信遞于李近道:“公子大可放心,憑此信上終南山尋貧道師兄玄松子即可。”

原來這青松子另有四位同門師兄弟,分別是玄松子、赤松子、黃松子、白松子,五人分別對應水木火土金五行。青松子排行老二,喜云游,行蹤不定,其余四子則在終南山玉虛宮長年修行。

李近喜之不盡,接過書信,千恩萬謝,又問道長卦錢多少,定要付了卦錢。

道長笑道:“貧道算卦一向不準不驗不要錢,待公子修道有成再付卦錢不遲,貧道與公子日后自有相見之時,后會可期!后會可期!”

李近又拉道長喝酒,道長并不推辭,二人到千里香酒家開懷暢飲,喝的李近盡興而歸。第二日酒醒,頭暈眼花,懷里書信尚在,想起昨日之事恍如隔世……

山石上李近思前想后正出神,一陣歌聲傳來打斷其思緒。

歌曰:山高林幽,松柏亭亭。柯斧柴刀,伐木丁丁。不斫良枝,唯取殘莖,尋老干枯藤,斬棘披荊。

豈追金烏,與鳥夙興。走街串巷,薪去身輕,覓美酒佳釀,對月酩酊。青箬笠、綠蓑衣,無拘無束樂陶陶,也無風雨也無晴!

李近循聲望去,一樵哥頭戴箬笠,身穿布衣,挑一擔柴正往山下走。

李近上前揖禮道:“樵哥慢走,小生有禮,敢問樵哥三清玉虛宮怎么走?”

樵哥放下柴擔道:“好說、好說,只是不知公子要找哪座三清玉虛宮?前面岔路去有兩個玉虛宮,一個紅一個黑,不知公子去哪里?”

李近懵了,云里霧里不知樵哥所言,忙道:“小生要拜三清玉虛宮玄松子為師,不知該往哪去?又如何會有兩個玉虛宮?小生懵懂,還請賜教!”

樵哥道:“那該往黑的去,前面岔路口有兩條道,路口各有一塊大石,石上皆刻三清玉虛宮幾個字,一個紅字,一個黑字。

原本只有一個黑的,掌教的是玄松子,不知何故幾年前又出來一個紅的,掌教的是赤松子,道門的事我等凡夫俗子不懂,公子尋玄松子往黑的去便是。”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濉溪县| 通化市| 长春市| 堆龙德庆县| 巴楚县| 什邡市| 英德市| 济南市| 静海县| 遂昌县| 基隆市| 临颍县| 大埔县| 清河县| 阳江市| 盐源县| 兰考县| 淮滨县| 衡阳县| 古蔺县| 临沭县| 浪卡子县| 无锡市| 长沙市| 收藏| 扶余县| 昌黎县| 潞城市| 乌拉特中旗| 柯坪县| 洛南县| 财经| 乌鲁木齐市| 拜城县| 寿光市| 渝中区| 洪雅县| 都兰县| 安丘市| 岳普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