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初臨
清晨的微光透過斑駁的窗戶,照在了睡在床上的女娃身上,看女娃面有菜色、枯黃的頭發(fā),活脫脫一副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
李揚清揉了揉自己的臉頰,睜開迷蒙的雙眼,打量了下周圍,發(fā)現(xiàn)屋里沒有其他人,家里人應(yīng)該都已經(jīng)出去干話了,來到這個世界已經(jīng)十年了,不由得一陣出神。
按說重新投胎做人應(yīng)該是記不得上一輩子的事的,難道是地府里面的孟婆鬼差們疏于職守,自己沒有喝孟婆湯便投胎了,所以才帶著上輩子的記憶,出生在這個古代偏遠的小村子里。
李揚清這輩子還是叫這名,這還得益于有些學問的這輩子的父親,不然會隨大流的跟著村里其他小女娃叫什么花什么草的名字。
回憶起自己的上輩子,李揚清記得自己死在了二十七歲的時候,原是一名讀書讀的快要頭禿的醫(yī)學生,讀了整整八年終于讀完了博士,差上三年就要奔三了,已經(jīng)入職了一家醫(yī)院進行實習,以后妥妥的會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邁入一個新的人生階段,前途一片光明。
死的那天是個雷雨天,已經(jīng)連續(xù)加班了幾個晚上,終于迎來了一個在家休息的日子,吃完午飯便趿拉著拖鞋準備再睡上一覺,嘴里邊走邊念叨著:“世界上沒有什么疲憊是一次睡眠不能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次。”
這不李揚清嚴格按照著自己篡改的名言往舒適的被窩躺去,暴雨天氣已經(jīng)持續(xù)了幾天了,李揚清最喜歡下雨天睡覺了,下雨天含氧量降低導(dǎo)致交感神經(jīng)活躍度降低,聽著單一節(jié)奏的天然白噪聲——雨聲,待在光線不足昏暗的房間里,躺在床上特別容易入睡,聽說下雨天跟睡覺更配哦!
就這樣一腳睡到了天黑了,還是一陣響雷驚醒了自己,睜開眼睛屋里一片漆黑,伸手按了下床頭的開關(guān),“該死的,又出故障斷電了,等房租到期了一定搬個好點的房子。”
李揚清因為剛畢業(yè)還比較缺錢,想找了房價相對便宜的房子租住,便被中介忽悠了簽了這房子三年約,現(xiàn)在后悔也沒辦法還要在這里住上半年才到期,果然便宜沒好貨,可能是房子太老舊了,屋里的線路都有些年久失修了,經(jīng)常容易斷電。
這不雷雨天氣一來就出故障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李揚清打開手機的電筒,抹黑起身準備去檢查電路,得益于這故障房,活生生鍛煉出了自己的第二技能,都能當半個電工了,心里雖然抱怨著,也只能借助手機的光源,熟練的避開障礙物,走到的布滿電線的墻邊,開始檢查起來。
要說人倒霉,喝水都塞牙縫,李揚清一直都是一個膽小怕黑的人,這不“轟隆隆”的一陣響雷傳來,李揚清正摸索著一條電線,響雷嚇得手一抖,也不知道咋的就扯斷了一條本來就用膠布接著頭的電線,只感覺手一麻人便倒在了地上,一覺醒來就到了這個世界。
作為一個剛剛出生的小嬰兒,腦子一直都是模模糊糊不怎么清醒,一天醒著的時間很少,大多數(shù)就是根據(jù)生理本能在睡覺,她也不知道是再世為人還是在夢里。
就這樣從嗷嗷待哺的小奶娃到長大到十歲,對于一個有著成年人靈魂,被拘在這樣一個衣食住行樣樣要大人打點的小娃子身體里,可想是多么的煎熬,每天都是盼星星盼月亮的期待能長到能跑能跳的年紀。
猶記得一歲的時候每天都是躺在床上靠數(shù)著屋頂?shù)拿┎葸^活,再大一點能走路的時候,李揚清就仗著自己年紀小、懵懂無知悄悄地向周圍的人的打探這個世界的情況。
這個世界跟自己過去二十多年所接受的教育認知里面的任何一個朝代歷史都不同,用一個時髦的話說這就是一個架空的世界,這里還是一個奴隸制社會,人口買賣是合法的。
她曾經(jīng)看到過村里李二揦子用一袋子糧食換回來一個叫梅子的女人,梅子是跟家里人逃難至李家村的,到了這里已經(jīng)沒吃沒喝了,一個個也只有一口氣撐著了,只能被家里人給賣了,換點家里老小的活命糧食。
梅子家里人走了后,梅子的命也就掌握在李二揦子手上了,每天照顧著李二揦子一家三口人,衣裳破破爛爛的,冬天里的手腳就沒好過,全都是凍傷的裂口,就為了換一口飯吃。
有時在村里見著梅子,在她那張枯瘦的面上看見一雙麻木無神的眼睛,生活的折磨和重擔早已壓彎了她的脊梁,常常是縮手縮腳彎著腰見人就低著頭躲著走。
作為在一個地方住著的同村人,李揚清心里很可憐梅子的遭遇,偶爾偷偷的給梅子送一兩塊窩窩頭,每當那時梅子的眼睛里總能看到一點神采,大概是希望。
有時候李揚清也會暗自慶幸松一口氣,至少自己是個有父有母有兄弟姐妹的人,有一個不富足但是能遮風擋雨的家,能吃到一口填肚子的食物,其他的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至少沒有成為一個沒有人身自由的奴隸,這對于一個有著現(xiàn)代靈魂的人來說,這是身為人的底線,如果是過著這樣的日子寧可再刪號重來。
世農(nóng)工商是這個世界的階級劃分,當然還有凌駕在所有人之上的王權(quán),諸侯王與天子并列,這具身體所處的國家叫錦國,國家所在的地界叫廣天大陸,這塊地界上有五個大國家(錦、戎、代、衡、殷),三個小國(琉、岳、江),當然不排除還沒發(fā)現(xiàn)的其他地界上的國家,畢竟這個世界還沒有先驅(qū)者、探險家周游世界。
錦國算是一個各方面均衡發(fā)展的國家,因為一條貫穿國土的墨江,方便各地百姓交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商貿(mào)往來頻繁,造就了錦國經(jīng)濟實力的發(fā)展,天生的地理優(yōu)勢使得錦國的糧食收成很好,僅次于農(nóng)業(yè)發(fā)達的殷國。
錦國右邊是因靠海漁業(yè)發(fā)達的小國江國,國土有部分跟錦、殷、戎接壤,倒是比直接夾在代、衡、錦三國間的小國岳國運氣好,只少大部分土地是直接靠近澎海的,岳國因為三個大國的互相制衡,倒也沒有哪個國家一舉吞并了這個小國,作為一個戰(zhàn)爭緩沖國倒也好好的茍活在大國間,北方的代國因為鐵礦眾多的土地,靠著售賣制造鐵器、武器給其他國家,就連兇狠好戰(zhàn)、騎兵厲害,從草原上走出來的戎國也不敢輕易與之開戰(zhàn),錦國左邊的衡國是一個國土面積最大,但沙漠占據(jù)大部分國土的國家,琉國作為一個身在澎海中海島國,倒是跟陸地上的國家交往不多。
因為大部分國家的資源優(yōu)勢并不像錦國這樣均衡,風調(diào)雨順的時候還好,各國百姓商貿(mào)往來交流正常,但是只要遇到年景不好或者天災(zāi)的時候,常常通過搶奪來獲取保證本國百姓活下去的資源,戰(zhàn)爭也就不可避免的發(fā)生。
特別是幾個大國都有一顆想吞并別國的野心,誰不想老百姓過上吃飽穿暖的日子。
錦國由東南西北四王分而治之,四王共同認吳姓王族為正統(tǒng),東王統(tǒng)治錦國東面的的東臨郡,南王統(tǒng)治南方的南福郡,西王雄踞西邊西疆郡,北王封地江林郡靠近天子都城天濟城,李揚清一家所在的李家村屬于南王治下的南福郡內(nèi)。
據(jù)說上一代的天子去世后,現(xiàn)在是由年幼的天子繼位,天子勢弱,手握重權(quán)的四王不保有不臣之心,只是目前維持著表面的平衡互相制衡,四王現(xiàn)在是在等待一個契機,保不準哪天就王權(quán)更迭,改朝換代了。
錦國外有強敵內(nèi)有王權(quán)不穩(wěn)之嫌,對于這一代的老百姓來說,可不是個好時候,能平平安安活到老,有口飽飯吃的日子就是萬幸啦!至于換誰當天子和王侯大家并不關(guān)心。
李揚清所在的村子叫李家村,村里人口大概兩百來人,算是一個中型村落,有本地土生土長的人大概一百五十多,都是同宗同祖的李姓氏,其他都是外姓人。
大家平時都很和氣,偶有小摩擦在族老和村長的主持下,問題都能很好的解決。
李家村的家庭基本都是吃不飽穿不好的窮人,只有村長和李屠夫家的日子好過些。
一個是村里的權(quán)威代表,村長家里的兒子又在鎮(zhèn)上開了個小鋪子,一個是家里的兒子多,勞動力就多種地是能手,再加上李屠夫在做肉食生意,日子是村里唯二過的好的人家。
李揚清的父親李庭遠,雖是一個年五十歲的農(nóng)村老頭,但是李父是村里面唯一的讀書人,身體清瘦,精神爍爍,有著一股讀書人的儒雅之氣。
李父的學問還是靠年輕的時候救下的一名老伯教的,據(jù)說是某世家的教書先生在主家覆滅時乘亂逃離至李家村,被年輕時候的李父所救,并在他病重之時照顧他至離世。
老爺子感念李父恩情,在世的幾年間教會了李父讀書識字,留下了寶貴的幾卷竹簡。
在這個普通人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知識一直掌握在世家大族之中,平民很少有人有識字讀書的機會,在老百姓的眼中知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百姓面對貴族們的時候,那種階級無法跨越、等級差異大導(dǎo)致融入骨子里的自卑感、尊崇感油然而生。
李父能得到老爺子的教導(dǎo)實屬是氣運之人,李父的父母早逝,名字也是由這位先生所取,才有了不同于村里人的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