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序章

序章

在這里簡單的自我介紹下,我叫潘剛。大家平時都管我叫潘道長,朋友喜歡稱我道娃、剛子。今年二十三歲,在大家眼中還算得上是有那么幾分姿色,毫不夸張的可以稱之小鮮肉一枚。

但是天生缺一門!至于缺什么?我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說,感覺太尷尬了,致使直到現在也沒有一個正式的女朋友。

大家也別胡亂猜想,我所缺的并非是身體上面,我敢說我是很威猛的!不過這威猛到如今都還沒實踐過一回,至于為何,后面我在給大家詳細解釋。

我的文憑并不高,初中都沒有畢業,原因有很多……不過能認得人民幣我覺得就行了,況且在我的那個年代走過來的很多大學生,現在都還在建筑工地打小工呢。

我不是說讀書不好,而是對于我個人家庭情況以及我自身的情況,選擇了退學。現在回想起來我還是挺后悔的,沒有學問的人在這個社會真的不好混。

畢竟還是古話說得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有些很重要的文字對于我這個職業的人而言太重要了!

我是一名陰陽師,這門手藝是爺爺傳下來的!

爺爺是我們當地出了名的陰陽師,爺爺的名聲在方圓百公里內都幾乎是家喻戶曉,以前的紅白喜事幾乎都是由他主持,白事為逝者點穴做道場,紅事為新婚家庭寫喜慶對聯主道賀言詞之類的。

但到了后來,辦理紅事的幾乎都不找他了,覺得太過俗氣。隨著時代在發展,現在的婚慶公司越來越多,在咱們農村里也開始流行了,哪里還會請一個吐不拉幾的陰陽師來主持喜慶之事,都覺得很晦氣。

而辦喪事也就是白事,大多數還是會找上門來的,爺爺也就靠著這門子手藝將我與妹妹養大。

我的父母由于一場車禍在我五歲時就雙雙離世了,就留下了我與爺爺還有妹妹三人相依為命,家里不是很富裕,可以說是一貧如洗,至于我為何沒有去繼續上學,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我把上學的這個機會留給了妹妹,妹妹叫潘婷,我們兄妹兩的名字都是父親當年取的,至于為何電視廣告里的那個潘婷洗發露是如何來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不希望妹妹沒有文化,作為哥哥來說,我是一個男人,可以依靠力氣來吃飯,但是妹妹卻不同,雖然她早晚會嫁出去,但在這之前我還是很期望她能夠有一番成就,至少說有文化的人不會吃虧吧。

退學后,無聊之余我就跟著爺爺學起了他的這門手藝。

其實從小我都習慣了看爺爺的那些古書,別人家的娃都有課外書甚至是童話故事大全看,但我沒有,我就只能抱著一些風水古經之類的書看,爺爺的那些書都是手抄本,是用毛筆一筆一字寫出來的。

這些古書中的字體幾乎都是繁體字,書的種類有很多,不過大多數的都是一些字句完全不符合邏輯的段落,在那些段落的下方還亂七八糟的畫著很多符。

漸漸的我竟然還看上了癮了,后來我才知道這些都是符與咒,簡單地來說這都是在給逝者舉行葬禮時用到的符咒,在八歲時我便能倒背如流了,不認識的字我會問爺爺,爺爺也會很耐心的教我。

直到退學后,爺爺開始認真地傳授了他的手藝給我,還記得那時候我才十四歲,但凡有人請,爺爺都會帶上我,不論是為人看風水還是辦理喪事。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一開始我根本不相信爺爺的那一套,在我看來爺爺所做的道場無非也就是動動嘴,神神叨叨念一通,做一些奇怪的動作,就這樣輕松地拿到報酬了,但是結果我才發現并非如此。

直到有一年的夏天,我跟著他去為人辦理喪事的時候我才發現,爺爺真的有本事。

爺爺根據逝者生辰以及家人生辰擇了上山吉日,而讓人想不通的是在這炎炎夏日,爺爺綜合了逝者以及家屬的生辰,必須在八天以后上山。

后來又去了山上,為逝者看地點穴,跟著爺爺滿山走,爺爺一路走一路為我講解……

我卻一直心里都在納悶,這么大熱的天,逝者竟然要在家中擺放這么多天,這尸體一旦腐朽起來,誰受的了啊?

果不其然,到了第六天的時候,那逝者的家屬來到了我家里找到了爺爺。

尸體腐爛了!尸氣熏天,臭的一家孝子都不敢進屋了,這可怎么辦?

后來爺爺帶上我一起去了他們家,因為逝者要在第八日才上山,我與爺爺不可能一直住在逝者家里,至此先回來了,而現在出現了這種情況,逝者家屬急得不的了。

當剛一臨近逝者家門口時,我差點沒有憋過氣去,那氣味簡直無法形容,感覺在這空氣中都有劇毒在傳播一般,臭得讓人頭腦發暈,我都不敢再向前邁步了。就連那逝者的家屬們都在屋外,不敢進屋太臭了。

而爺爺卻大步走了進去,就見得他站在棺材旁默念了一通,手中也有所動作……隨后他叫過了逝者家主,問他這村子中最為僻靜的地方在什么位置,后來家主帶著爺爺去了村子里平常很少有人前去的一個地方。

爺爺的手一直緊握著,當他踏出堂屋之后(逝者擺放堂屋,男左女右,這是古來規矩!)很奇怪的是,那股惡臭無比尸氣奇跡般的消失了?

而后來我才知道,爺爺所施展的這門法,叫作雪山避臭……

這是魯班法其中的一門玄學!

對于魯班法,其實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在民間廣為流傳。魯班法分大木經以及小木經,大木經主要是用于修房造物制造家具之類,而小木經則完全不一樣,這是一門十分邪門的經書。

學小木經者必須缺一門,正所謂我那個缺一門那就是后話了,在這里我就先不解釋了。

至于我現在是如何完全掌握這些神通的,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也是爺爺在去世時之前最為放心不下的。

我是一個好奇心十分重的人,尤其是當見到爺爺的手段后,我很感興趣,爺爺也毫無保留的將他所懂的這些手藝傳給了我,而且是口授。

能夠圓滿掌握小木經的這個起因,也要歸功于爺爺給我講溯的一個故事而開始。

爺爺曾在年少的時候,曾聽到一位老木匠所說,在那老木匠的祖上有一本古書供在神龕(大堂上方供奉神靈亦或安放神位的地方)之上,而那老木匠的祖上為了安全起見,覺得此書擺放在如此顯眼的地方太不合適了,他怕自己的后人偷看,到時候后悔都來不及。

此書正是小木經,而且絕對是正宗的,后來他就叫那老木匠(老木匠也就是這祖上的孫兒,那時候老木匠才七八歲)將此書以及神龕上那尊高不足兩尺的觀音菩薩雕像,一起用背簍背出了家,后來用一塊紅布將其兩者包裹了起來,埋葬在了一塊山巖之下。

而當那老木匠將東西埋葬之后,剛走出去不遠,就聽到天空中傳出一聲巨響!在這晴空萬里的天際里突然間烏云密布,狂風大作,一道雷霆徑直地劈在了那山巖之上,轟!的一聲!整片山巖全都坍陷了,將其那埋葬菩薩與經書的地方填了起來……

聽到這里時,好奇心最終觸發了我內心的沖動,因為那埋葬經書的地方與我家并不遠,我不管這件事是真還是假,我最終還是偷偷去了。

在這之前,爺爺可能也是當給我講故事,沒有在意,也不可能會想到我會如此的頑劣。

我背著爺爺去了那片山溝,那山溝里沒有人煙,雜草叢生,而那被雷劈下的山巖,相隔很多年后上面已經是青苔密布,如果不仔細看,根本看不出來那山巖當年坍塌是由一場莫名其妙的雷劈塌的。

之后,但凡是爺爺不在家,有時間我就會去那里挖掘,將那些坍塌了的山巖挖開,我就要看看這下面是否真的藏著木經書……

這事情確實是真的,這本書與其那尊菩薩都被我找到了,也費了我不少功夫,讓我感到奇怪的是這本書一點都沒有腐爛,按道理來說埋在這潮濕的泥土中,這書早就該破爛了,但它一點都沒有破敗,連書角都沒有一點腐朽的痕跡,甚至是包括那張包裹的紅布,還是那么鮮艷。

我悄悄地將兩物帶回了家,藏在了我的房中,不敢讓爺爺知道,估計他老人家知道了不罵死我才怪,況且我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找到,那時候我的心里不僅激動,而且也有一種無以言表的滿足感。

以前也聽爺爺說過,學習這些東西必須要師傅口傳,到了自己身上才會發揮作用,這是什么邏輯我就不明白了,但這本書卻不一樣!

當我翻開后,不由自主地就開始對那些文字產生了興趣,上面有咒語也有符,或許這是我從小的一種習慣,也或許是我天生就對這些玩意感興趣,一遍練還不顧手指劃動,將書中的每一個符都銘記在了心中。

現在回想起來我都還在納悶,小時候背誦課文的時候經常被留校,為何看木經書只看了一遍就能夠全部背下來呢?而且還能將那么復雜的符都記在心里。

三年前,爺爺去世了,我親自為他選擇了一塊地,就葬在我家山后。

在爺爺去世前,他知曉了我所做的一切,甚至更得知了我掌握的東西,他也只是一嘆,覺得自己當初就不應該說那些故事。

爺爺臨終時千叮萬囑:要以自己的本事行善,莫要挑逗他人,不到萬不得已最好別用這些東西……

這其中到底隱藏著怎樣的危害亦或福澤,我還不懂,但至少我現在看清了一些事物,看到了一些常人看不到的東西……

品牌:紅薯
上架時間:2020-11-11 18:38:08
本書數字版權由紅薯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井市| 曲阳县| 项城市| 武川县| 呼伦贝尔市| 濮阳县| 马鞍山市| 密云县| 上蔡县| 东乡| 广丰县| 乐山市| 紫阳县| 石渠县| 岗巴县| 安康市| 阿拉尔市| 安新县| 陕西省| 玛多县| 永靖县| 策勒县| 富顺县| 建德市| 马关县| 咸宁市| 司法| 宝兴县| 无锡市| 石屏县| 曲沃县| 汕头市| 元阳县| 泽州县| 保德县| 威海市| 电白县| 双城市| 常州市| 太仓市| 成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