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阿福和阿旺

小花搖著尾巴汪汪的叫喚著,眼睛濕漉漉的透著月光的光澤。阿福用腳踩了踩小花的肚子,他手里的書嘩得一下掉到地上。屋里彌漫著濃濃的點香氣味,那些夾雜著化學原料的香燃起后,隱隱約約總有股刺鼻難聞的氣味。“快來給老祖宗磕頭,多求求祖宗保佑阿福能夠考上研究生,以后能夠有份好工作。”阿媽一邊把熱騰騰的菜碟端上燃著蠟燭的和香火的供桌,一邊揮手招呼阿福過來給祖宗磕頭。阿福利索的磕了三個頭又要坐回到小竹椅里。他一個踉蹌沒坐穩滾到了地上,阿福一骨碌的坐了起來,往手上吐了些口水抹到了擦破皮的地方。

阿媽咯咯咯的笑了起來,快活的就像屋頂上各谷各谷叫喚一整天的鴿子。阿媽看著都已經長成了膀大腰圓的阿福,他還是像小時候那么笨笨的蜷縮在那個舊的會吱啊吱啊響的小小的竹椅里,那椅子像足了一件仿冒的歷史文物,它終究架不住時間的唆使竟也就這樣被刻意熏上了又濃又深的煙酒色,油光锃亮的背后還實實得刻著“自力更生勝求人”,七個醒目的大字。阿福昂著頭瞇著眼晃著身子沖著天花板嘴里嘀里咕嚕的念念有詞,那一卷課本死死得攥在手里。阿媽心里實時得轉過一個念頭,這個歷任老師們眼里的得意門生,小小的腦袋里塞滿了無數知識的阿福現在都已經大學畢業了,但是他一出社會想找上一份體面又工資高的活就是這么的難!會不會是阿福書讀多了腦子讀成書呆子了吧?!阿福考試能力絕對的一流,要他出社會謀生養活自己的本事咋就一點都沒有。

此刻阿媽不由得想起了跟阿福同歲的村東頭的阿旺,那個夜游神投胎的活寶打小就時常招呼上阿福跟著他一起上樹掏鳥蛋,下河摸魚,不管是大人們眼里多么不起眼不正經的事兒,到了阿旺手里樣樣都是能快速上手的絕活。天不怕地不怕的阿旺只要碰到一樣就徹底沒招,那就是讀書學知識考試要個好成績。那些年悲歌萬里愁云慘淡的一茬一茬的考試堆里可真真是難倒了英雄漢阿旺。就說中考最后沖刺復習那會兒,當時阿旺那股子意識形態真真是絕了,那整宿整宿得保持著打坐不倒單的狀態,愣是硬生生得鬼虎鬼虎得到用上了當年孟姜女哭倒長城的勁兒。他那個堪比金剛鐵頭功護體的大腦袋就是硬挺了好幾個月都沒沾過一下枕頭。

說的真真的也真真是絕了,就他當年這玩命的架勢,在最后迎考的日子里愣是沒起到啥實際效果,阿旺那堪比滿江紅的成績單,到最后都沒能等到那仿佛癡癡的盼了千年的好的考運。村東頭阿旺媽眼看著兒子不是塊讀書的料,也就沒再下了死手逼著阿旺讀書了。她當時眼看著阿旺再那么玩命下去,這熊孩子的命可就搭里頭了。他阿媽終究是心疼自己家的兒子啊,想想當年生這毛頭阿旺的時候碰到難產,足足一天一夜差點沒疼死在他們鎮里醫院的接生臺上。這老話說了養兒防老,養兒防老,可不能就這么地眼瞅著自家的熊孩子把命丟這兒了。直到中考結束,可憐的阿旺最終也沒等著那都快要了他小命的稍稍能好那么一點點的考運,他就是那么硬生生的沒趕上升學考試里虎口脫險逃出升天的那一絲榮光。

俗話說的好,鐵打的阿旺,流水的老師。自打他念小學起,就沒哪一個老師肯拿正眼瞧瞧這數年如一日穩穩盤居“后進榜”頭名狀元的阿旺。這么多年飽受冷眼的阿旺每每直面老師們的冷漠,竟也能神奇順利挨過,竟也能半點也沒動搖過他心里快活的小小世界。追根溯源,他能夠擁有這么強大的內心世界,都是阿旺的阿爺多年精心培育的功效吧!阿旺自小就跟著他阿爺鼓弄《易經》六十四卦玩兒,他從來都是對老天爺保佑特別有正信正念,他篤信一陰一陽之謂道。小時候他就常常在阿福那兒吹噓他自己一出娘胎就是“老子的信徒”,妥妥的“陰陽家”。中學畢業后,阿旺在三年的技校生涯里那也是混的風生水起,當時他的一頭酒紅色的蓬松長卷發,雪雪白的襯衣,雪雪白的球鞋,他那近乎印度小白臉的黝黑膚色,都是當年阿旺在技校混的時候,風靡全校的經典標簽,靚麗的風景線。那時技校的學生圈子里阿旺的綽號,人人如雷貫耳,江湖人送外號“霹靂菩薩毛血旺”。

技校的三年時間里,阿旺到是真沒有放任自流,他的腦袋里刻著的都是他阿爺的話“人在生前和死后那是絕對的平等,而只要你一出娘胎,哇哇大哭那一刻開始,就沒有了所謂的平等了。人生難得,中土難生。阿旺,你既然這一輩子敢來投胎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就要好好習慣咱這兒重視的倫理關系,懂得在短暫的人生里享受那倫理關系里合理的不平等。牢記天地君親師,為人處世一刻也不能亂了章法。咱這兒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咱這兒的小孩兒一出門,街坊領居瞧見了,只問是誰家的孩子,大伙感興趣的是小孩兒的爸爸是誰,沒誰關注這小孩兒叫什么名字。都說那小孩兒那么小,他叫什么名字有什么重要的,關鍵是他爸爸是誰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阿旺啊,你要牢記自己一個人出門在外,心里要時刻惦記著家里,你在外頭說話做事之前都要好好想想清楚,那樣說那樣做是不是會給家里丟臉,是不是會讓自己爸媽在街坊領居面前抬不起頭做人啊!”

阿爺悉心培育多年的根正苗紅的阿旺,課余時間全心投入,扎扎實實的專研《易經》《道德經》。從小阿旺他阿爺就在他耳根子邊嘟囔:“《易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中華民族在數千年的歲月里能夠每隔七百年就起來一次,就在于《易經》本質里“和合”的思想,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西方老外的腦子里,只有二分法,他們腦子是死板板的是僵硬的,那些只知道不是“對”是“錯”的老外的文明,都只是些一錘子的買賣。歷史也不止一次的證明了,不管西方世界的哪一種文明在遇到了一次的興旺后,隨后迎來必然的衰敗,之后他們的文明就再沒那股后勁兒,也就再也不能夠起來了。咱的《易經》起源于“河圖洛書”,講究的就是那股子“氣”的運轉。咱把自己個兒的那股子“氣”運好了,好運自然來。”

那些年在別的小孩子還癡迷著奧特曼,美少女戰士,變形金剛,灌籃高手。。。的卡通人物不能自拔的時候,阿旺總喜歡纏著他阿爺給他講講那些來自《易經》,來自中華民族自己老祖宗的智慧。比起那些外來的卡通人物的名字,阿旺更熟悉的是《易經》,《道德經》,《論語》,《三國演義》,伏羲,老子,孔子。

阿爺時常告誡阿旺,《易經》是科學的源頭,跟西方人講的數學里的排列組合,象限組合都是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如果只把《易經》當成算命的工具,搞成僅僅是迷信的卜卦的東西,那只能是糟蹋了老祖宗傳下來的智慧。阿旺對此牢記在心,奉若圣旨,一刻都不敢輕慢。

阿旺在技校那會兒,有個特要好的室友小胖。小胖跟阿旺不同,小胖的阿爺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他的印象里沒有太多關于阿爺的記憶。小胖的父母是知青,常年在外地工作,當年爭取到了一個返滬的名額后,就趕緊把小胖落戶到了外婆家。小胖的外婆不怎么識字就連她自己的名字都寫的彎彎扭扭的不利索。她這輩子僅認得的一些字還是當年參加村里共產黨組織的掃盲班里學來的。外婆所有的聰明才智在日常的算賬方面,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而平時一貫在外婆面前總是刻意標榜自己很有知識很有文化的小胖,竟然沒有任何數學方面的天賦,哪怕偶爾替外婆跑腿去趟菜市場買些瓜果蔬菜都能時常算錯賬。“怎么辦,怎么辦”小胖的老外婆每次看到小胖算錯賬都要像發報機一樣反反復復啰里啰嗦鼓鼓囊囊好一陣。

小胖在宿舍里頭一回看到阿旺擺弄那些陰爻陽爻,用龜殼和銅錢來占卜,他就看入了迷。阿旺從此在小胖的心里就跟開了外掛一樣,自帶高大上的光環,神明威武。從那以后,小胖也自覺的開始了充當阿旺小跟班的生存模式。寢室里打熱水,食堂里打飯占座,教室里替阿旺給他中意的美眉傳個紙條送個情書,那都是家常便飯的活兒。打掃床鋪,洗衣,寫作業,搞衛生,小胖啥活都搶著阿旺手里的活干。日子久了弄得阿旺也挺不好意思的,眼瞅著小胖子這么賣力的替他干活,阿旺心里總在尋思著這小胖子到底有啥要讓他幫忙的。每每問到小胖這方面的話題,小胖都是裝傻充楞的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一二三來,這樣的次數多了,阿旺也就沒再問了。

離開了技校后,阿旺在他叔的駕校里拿了個駕本,托人走關系兜兜轉轉給湊合著弄到了一個中外合資性質的公司里,在那兒的車隊里混口飯吃,平時專門接送他們公司的老外員工上下班,還負責車輛的保養清潔工作,工資到手也是能有小幾千的。阿旺那批算是勞務合同工也就湊合著只有這待遇了。他們車隊的隊長可是公司正式編制的,那一年到頭真金白銀的叮當響可不得有個十五萬兜底。阿旺媽得意的逢人就到處顯擺,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家的兒子有份叫得響的好差事,最是適合哪家的好姑娘今后嫁給她家的阿旺跟著享一輩子的清福最好的命。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徐州市| 濮阳市| 启东市| 时尚| 望城县| 栾城县| 车致| 三江| 南乐县| 晋江市| 天祝| 绥滨县| 神农架林区| 凤阳县| 西华县| 霍山县| 射阳县| 富裕县| 漾濞| 佛山市| 霍州市| 天气| 嘉黎县| 乡宁县| 绿春县| 巨鹿县| 弥渡县| 镇巴县| 麟游县| 墨玉县| 伊吾县| 民权县| 赣榆县| 博乐市| 南昌市| 灌南县| 洛隆县| 绥滨县| 北票市| 二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