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專利侵權損害賠償額之確定:中德日比較研究
最新章節: 后 記
本書以專利損害賠償計算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對德國與日本的相關立法、司法實踐及學術觀點進行介紹與梳理,并與中國進行分析比較。旨在探索逸失利益、侵權獲利、合理許可費這三種計算方式在德日較為成功地解決專利賠償額計算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提出完善我國專利損害賠償計算制度的建議。三種計算方式在德日已完全足以應對賠償額確定問題,但在我國這方面的實踐并不理想。我國特有的法定賠償方式,在實踐中占據了主流,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應得到改變。本書主張摒棄以往純粹的工具論態度,將專利損害賠償計算方式上升為富有生命力的制度體系。一方面,強化制度的理論性,將各計算方式的法律性質明確界定為“法律推定”,以此為基礎來構建各計算方式的適用條件。經由舉證責任的轉換,損害事實難以證明的障礙即得以克服,計算過程得以簡化。另一方面,確保制度彈性。從市場競爭角度來認識專利損害的實質與類型,確保賠償的充分性與適當性。圍繞當事人競爭關系與專利實施情況兩方面來認定損害范圍,以保障計算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