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國歌:歐洲民族國家在音樂中的形成
最新章節: 12.俄國、波蘭、芬蘭……
1870年之前,歐洲音樂表達的仍是普遍的美學觀,各民族共有的音樂體系依然存在。從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到一戰前夕,普遍音樂觀受到尖銳批評,歐洲音樂的民族精髓無一例外地與地方的某位天才聯系在一起。幾乎所有歐洲音樂家,都在某種程度上屈從于民族的身份、歷史、地理、文化因素,試圖以真正的民族藝術家自居。為踐行民族主義,音樂被工具化,被賦予政治和社會含義,成為一種動之以情的動員形式。公眾對音樂的崇拜一度引起本民族音樂和外國音樂的競爭,作曲家或被奉若神明,或為迎合而改名換姓,或因受了太多外國影響而在音樂史中銷聲匿跡。本書以史學方法研究音樂,通過音樂洞察歷史,述說歐洲音樂的“民族化”,以及音樂在民族構建過程中有別于其他藝術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