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 本章小結 更新時間:2020-08-13 13:46:07
- 10.4 高可用案例講解
- 10.3 高可用具體應用
- 10.2 高可用涉及內容
- 10.1 高可用概述及難點
- 第10章 分布式架構高可用
- 9.11 本章小結
- 9.10 MySQL集群
- 9.9.2 優化過程
- 9.9.1 優化思路
- 9.9 MySQL性能優化
- 9.8.5 索引效率
- 9.8.4 CPU飆高
- 9.8.3 主從復制延遲
- 9.8.2 連接數過多
- 9.8.1 死鎖
- 9.8 MySQL難點
- 9.7.3 備份內容
- 9.7.2 備份類型
- 9.7.1 備份概述
- 9.7 MySQL備份
- 9.6.4 創建索引
- 9.6.3 索引分類
- 9.6.2 數據結構
- 9.6.1 索引概述
- 9.6 MySQL索引
- 9.5.3 表
- 9.5.2 庫
- 9.5.1 SQL介紹
- 9.5 MySQL之SQL操作
- 9.4.3 MyISAM
- 9.4.2 InnoDB
- 9.4.1 概述
- 9.4 MySQL存儲引擎
- 9.3.4 事務日志
- 9.3.3 死鎖
- 9.3.2 隔離級別
- 9.3.1 事務特性
- 9.3 MySQL事務
- 9.2 MySQL編譯啟動
- 9.1 MySQL運行原理
- 第9章 分布式架構MySQL
- 8.7 本章小結
- 8.6 分布式事務案例講解
- 8.5.3 消息一致性
- 8.5.2 TCC事務補償
- 8.5.1 最大努力通知
- 8.5 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
- 8.4.3 CAP定理選擇
- 8.4.2 消息重復發送
- 8.4.1 網絡因素
- 8.4 分布式事務難點
- 8.3 分布式事務應用場景
- 8.2.2 BASE理論
- 8.2.1 CAP定理
- 8.2 分布式事務概論
- 8.1.5 小結
- 8.1.4 分布式事務
- 8.1.3 兩階段提交
- 8.1.2 全局事務
- 8.1.1 本地事務
- 8.1 分布式事務介紹
- 第8章 分布式架構事務
- 7.7 本章小結
- 7.6 高并發經典案例
- 7.5.2 優化方案
- 7.5.1 優化思路
- 7.5 高并發優化
- 7.4.10 RocketMQ調優
- 7.4.9 RocketMQ集群
- 7.4.8 RocketMQ高并發處理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 7.4.7 RocketMQ消息隊列
- 7.4.6 RocketMQ刷盤和復制策略
- 7.4.5 RocketMQ消息存儲結構
- 7.4.4 RocketMQ路由中心
- 7.4.3 RocketMQ應用場景
- 7.4.2 RocketMQ安裝編譯
- 7.4.1 RocketMQ介紹
- 7.4 高并發之消息隊列
- 7.3.11 Redis調優
- 7.3.10 Redis高可用
- 7.3.9 Redis高并發處理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 7.3.8 Redis任務隊列
- 7.3.7 Redis分布式鎖
- 7.3.6 Redis事務
- 7.3.5 Redis持久化
- 7.3.4 Redis數據結構
- 7.3.3 Redis安裝編譯
- 7.3.2 Redis原理
- 7.3.1 Redis介紹
- 7.3 高并發之緩存
- 7.2.3 高并發期間如何節約帶寬
- 7.2.2 當出現臟數據后如何處理
- 7.2.1 高并發期間如何避免產生臟數據
- 7.2 高并發難點
- 7.1 高并發使用場景
- 第7章 分布式架構高并發
- 6.10 本章小結
- 6.9.2 性能優化
- 6.9.1 性能測試
- 6.9 Tomcat性能調優
- 6.8.5 垃圾回收
- 6.8.4 JVM執行引擎
- 6.8.3 JVM的內存分配
- 6.8.2 類的裝載、連接和初始化
- 6.8.1 Class文件結構
- 6.8 JVM
- 6.7.2 集群配置
- 6.7.1 集群組件實現
- 6.7 Tomcat集群
- 6.6.3 SSL傳輸安全
- 6.6.2 安全策略
- 6.6.1 配置調整
- 6.6 Tomcat安全
- 6.5.2 Bootstrap啟動
- 6.5.1 Bootstrap類初始化
- 6.5 Tomcat加載過程
- 6.4.5 webapps目錄
- 6.4.4 logs目錄
- 6.4.3 lib目錄
- 6.4.2 conf目錄
- 6.4.1 bin目錄
- 6.4 Tomcat目錄結構
- 6.3 Tomcat源碼編譯安裝
- 6.2 Tomcat生命周期
- 6.1 Tomcat原理
- 第6章 分布式架構Tomcat
- 5.10 本章小結
- 5.9 Varnish高可用
- 5.8.2 Varnish優化講解
- 5.8.1 Varnish優化思路
- 5.8 Varnish優化
- 5.7 Varnish健康檢查
- 5.6.3 lookup
- 5.6.2 pipe
- 5.6.1 pass
- 5.6 Varnish處理策略
- 5.5.2 Varnish緩存管理
- 5.5.1 Varnish緩存狀態
- 5.5 Varnish緩存
- 5.4.2 Varnish核心指令之director
- 5.4.1 Varnish核心指令之backend
- 5.4 Varnish核心指令
- 5.3 Varnish配置
- 5.2 Varnish源碼編譯安裝
- 5.1 Varnish工作原理
- 第5章 分布式架構Varnish
- 4.10 本章小結
- 4.9 Nginx高可用
- 4.8.2 核心配置優化
- 4.8.1 優化思路
- 4.8 Nginx優化
- 4.7 Nginx屏蔽
- 4.6 Nginx限流
- 4.5 Nginx緩存
- 4.4.4 負載均衡策略
- 4.4.3 動靜分離
- 4.4.2 反向代理
- 4.4.1 正向代理
- 4.4 Nginx代理&負載均衡
- 4.3 Nginx配置
- 4.2 Nginx源碼編譯安裝
- 4.1 Nginx工作原理
- 第4章 分布式架構Nginx
- 3.4 本章小結
- 3.3 網絡傳輸優化
- 3.2.2 傳輸過程
- 3.2.1 協議概述
- 3.2 網絡傳輸調用過程
- 3.1 網絡傳輸協議
- 第3章 分布式架構網絡傳輸
- 2.6 本章小結
- 2.5 案例講解
- 2.4 前后端交互優化
- 2.3 前后端交互難點
- 2.2.2 交互常見狀態碼
- 2.2.1 工作流程
- 2.2 前后端交互方式
- 2.1.3 整體交互
- 2.1.2 前后端分離交互模式
- 2.1.1 傳統交互模式
- 2.1 前后端交互發展過程
- 第2章 分布式架構前后端交互
- 1.6 本章小結
- 1.5 分布式架構解決痛點
- 1.4.3 數據一致性
- 1.4.2 服務可用性
- 1.4.1 網絡因素
- 1.4 分布式架構設計難點
- 1.3 分布式架構應用場景
- 1.2.2 設計目標
- 1.2.1 設計理念
- 1.2 分布式架構設計理念和目標
- 1.1 分布式架構發展過程
- 第1章 分布式架構介紹
- 前言
- 版權頁
- 封面
- 封面
- 版權頁
- 前言
- 第1章 分布式架構介紹
- 1.1 分布式架構發展過程
- 1.2 分布式架構設計理念和目標
- 1.2.1 設計理念
- 1.2.2 設計目標
- 1.3 分布式架構應用場景
- 1.4 分布式架構設計難點
- 1.4.1 網絡因素
- 1.4.2 服務可用性
- 1.4.3 數據一致性
- 1.5 分布式架構解決痛點
- 1.6 本章小結
- 第2章 分布式架構前后端交互
- 2.1 前后端交互發展過程
- 2.1.1 傳統交互模式
- 2.1.2 前后端分離交互模式
- 2.1.3 整體交互
- 2.2 前后端交互方式
- 2.2.1 工作流程
- 2.2.2 交互常見狀態碼
- 2.3 前后端交互難點
- 2.4 前后端交互優化
- 2.5 案例講解
- 2.6 本章小結
- 第3章 分布式架構網絡傳輸
- 3.1 網絡傳輸協議
- 3.2 網絡傳輸調用過程
- 3.2.1 協議概述
- 3.2.2 傳輸過程
- 3.3 網絡傳輸優化
- 3.4 本章小結
- 第4章 分布式架構Nginx
- 4.1 Nginx工作原理
- 4.2 Nginx源碼編譯安裝
- 4.3 Nginx配置
- 4.4 Nginx代理&負載均衡
- 4.4.1 正向代理
- 4.4.2 反向代理
- 4.4.3 動靜分離
- 4.4.4 負載均衡策略
- 4.5 Nginx緩存
- 4.6 Nginx限流
- 4.7 Nginx屏蔽
- 4.8 Nginx優化
- 4.8.1 優化思路
- 4.8.2 核心配置優化
- 4.9 Nginx高可用
- 4.10 本章小結
- 第5章 分布式架構Varnish
- 5.1 Varnish工作原理
- 5.2 Varnish源碼編譯安裝
- 5.3 Varnish配置
- 5.4 Varnish核心指令
- 5.4.1 Varnish核心指令之backend
- 5.4.2 Varnish核心指令之director
- 5.5 Varnish緩存
- 5.5.1 Varnish緩存狀態
- 5.5.2 Varnish緩存管理
- 5.6 Varnish處理策略
- 5.6.1 pass
- 5.6.2 pipe
- 5.6.3 lookup
- 5.7 Varnish健康檢查
- 5.8 Varnish優化
- 5.8.1 Varnish優化思路
- 5.8.2 Varnish優化講解
- 5.9 Varnish高可用
- 5.10 本章小結
- 第6章 分布式架構Tomcat
- 6.1 Tomcat原理
- 6.2 Tomcat生命周期
- 6.3 Tomcat源碼編譯安裝
- 6.4 Tomcat目錄結構
- 6.4.1 bin目錄
- 6.4.2 conf目錄
- 6.4.3 lib目錄
- 6.4.4 logs目錄
- 6.4.5 webapps目錄
- 6.5 Tomcat加載過程
- 6.5.1 Bootstrap類初始化
- 6.5.2 Bootstrap啟動
- 6.6 Tomcat安全
- 6.6.1 配置調整
- 6.6.2 安全策略
- 6.6.3 SSL傳輸安全
- 6.7 Tomcat集群
- 6.7.1 集群組件實現
- 6.7.2 集群配置
- 6.8 JVM
- 6.8.1 Class文件結構
- 6.8.2 類的裝載、連接和初始化
- 6.8.3 JVM的內存分配
- 6.8.4 JVM執行引擎
- 6.8.5 垃圾回收
- 6.9 Tomcat性能調優
- 6.9.1 性能測試
- 6.9.2 性能優化
- 6.10 本章小結
- 第7章 分布式架構高并發
- 7.1 高并發使用場景
- 7.2 高并發難點
- 7.2.1 高并發期間如何避免產生臟數據
- 7.2.2 當出現臟數據后如何處理
- 7.2.3 高并發期間如何節約帶寬
- 7.3 高并發之緩存
- 7.3.1 Redis介紹
- 7.3.2 Redis原理
- 7.3.3 Redis安裝編譯
- 7.3.4 Redis數據結構
- 7.3.5 Redis持久化
- 7.3.6 Redis事務
- 7.3.7 Redis分布式鎖
- 7.3.8 Redis任務隊列
- 7.3.9 Redis高并發處理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 7.3.10 Redis高可用
- 7.3.11 Redis調優
- 7.4 高并發之消息隊列
- 7.4.1 RocketMQ介紹
- 7.4.2 RocketMQ安裝編譯
- 7.4.3 RocketMQ應用場景
- 7.4.4 RocketMQ路由中心
- 7.4.5 RocketMQ消息存儲結構
- 7.4.6 RocketMQ刷盤和復制策略
- 7.4.7 RocketMQ消息隊列
- 7.4.8 RocketMQ高并發處理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
- 7.4.9 RocketMQ集群
- 7.4.10 RocketMQ調優
- 7.5 高并發優化
- 7.5.1 優化思路
- 7.5.2 優化方案
- 7.6 高并發經典案例
- 7.7 本章小結
- 第8章 分布式架構事務
- 8.1 分布式事務介紹
- 8.1.1 本地事務
- 8.1.2 全局事務
- 8.1.3 兩階段提交
- 8.1.4 分布式事務
- 8.1.5 小結
- 8.2 分布式事務概論
- 8.2.1 CAP定理
- 8.2.2 BASE理論
- 8.3 分布式事務應用場景
- 8.4 分布式事務難點
- 8.4.1 網絡因素
- 8.4.2 消息重復發送
- 8.4.3 CAP定理選擇
- 8.5 分布式事務解決方案
- 8.5.1 最大努力通知
- 8.5.2 TCC事務補償
- 8.5.3 消息一致性
- 8.6 分布式事務案例講解
- 8.7 本章小結
- 第9章 分布式架構MySQL
- 9.1 MySQL運行原理
- 9.2 MySQL編譯啟動
- 9.3 MySQL事務
- 9.3.1 事務特性
- 9.3.2 隔離級別
- 9.3.3 死鎖
- 9.3.4 事務日志
- 9.4 MySQL存儲引擎
- 9.4.1 概述
- 9.4.2 InnoDB
- 9.4.3 MyISAM
- 9.5 MySQL之SQL操作
- 9.5.1 SQL介紹
- 9.5.2 庫
- 9.5.3 表
- 9.6 MySQL索引
- 9.6.1 索引概述
- 9.6.2 數據結構
- 9.6.3 索引分類
- 9.6.4 創建索引
- 9.7 MySQL備份
- 9.7.1 備份概述
- 9.7.2 備份類型
- 9.7.3 備份內容
- 9.8 MySQL難點
- 9.8.1 死鎖
- 9.8.2 連接數過多
- 9.8.3 主從復制延遲
- 9.8.4 CPU飆高
- 9.8.5 索引效率
- 9.9 MySQL性能優化
- 9.9.1 優化思路
- 9.9.2 優化過程
- 9.10 MySQL集群
- 9.11 本章小結
- 第10章 分布式架構高可用
- 10.1 高可用概述及難點
- 10.2 高可用涉及內容
- 10.3 高可用具體應用
- 10.4 高可用案例講解
- 10.5 本章小結 更新時間:2020-08-13 13: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