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流落瓦舍
“王浩,你小子寫的都是什么東西啊?蓮兒姑娘拿著你寫的這些詞兒,找了半天的調,根本就唱不成曲,你小子是不是誠心來搗亂?”
北宋都城東京汴梁桑家瓦子的掌柜桑岳山,沖進后院的一間傭人寢室,左手拿著一張上面寫有蠅頭小楷的紙張,右手指著站在他身前的一名年輕書生,氣憤不已地大聲質問道。
面對桑家瓦子掌柜桑岳山的質問,這位名字叫做王浩的年輕書生,盡管衣著破舊,卻挺起干癟的胸脯,頗為得意地回答道:“桑掌柜,我不是事先都已經跟你說過了么,我寫的這些詞兒,不是什么人都能夠唱出來的。您可不可以信我一回,讓我拿著自己寫的這一首詞去前院勾欄里面唱,到時候肯定會反響熱烈!”
北宋初年,在東京汴梁城內,已經有幾十家瓦子開張營業,成為生活在東京汴梁城內居民們流連忘返地娛樂場所,生意那是相當紅火。
在瓦子里面,設有勾欄,娛樂表演項目有相撲、影戲、雜劇、唱賺、踢弄、背鄉謎、學鄉談等,可謂是花樣繁多,不一而足。
再加上,在唐朝流行作詩,自打唐末開始,詞這種體裁形式逐漸從文人雅客中間開始在市井民間流行開來,中一直到了北宋初年,詞就開始大行其道,尤其是通過在瓦子里面,把詞陪樂形成唱曲的方式進行推波助瀾。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京汴梁的幾十家瓦子里面,桑家瓦子可謂是一家獨大,光是一個勾欄搭建的棚子就足以容納千人之多,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達官貴人,都可以花些小錢入內觀賞。
而桑家瓦子掌柜桑岳山口中所說的“蓮兒姑娘”,大名叫做石香蓮,是桑家瓦子的臺柱子,年方二八的她,不僅人生得俊俏,身段也無比妖嬈,尤其是唱曲兒的嗓音清脆甜美,仰慕者眾多,王浩這個窮酸書生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石香蓮不僅只賣藝不賣身,還深居簡出,在桑家瓦子的一處二層茶樓內唱曲兒,每到表演的時候,用黑紗遮面,獨坐二樓的廊檐下,手抱琵琶,嘴唱詞曲,聽者俱都坐在一樓的茶桌上。
石香蓮每三日表演一場唱曲,每場石香蓮的唱曲表演時間只有半個時辰,而每個聽眾需要先行交納五兩銀子的入場券方可入內,僅限二十個名額,依然讓汴梁城內的書生公子們瘋狂追逐。
兩天之前,王浩不知為何在沒有事先交納五兩銀子的情況下,竟然混進了這座桑家瓦子的二層茶樓內,在石香蓮退場的時候才被發現。
作為一名窮酸書生,王浩身無分文,自然無法支付那五兩銀子,便當場揚言為石香蓮做一首詞相抵,桑岳山看到王浩文質彬彬談吐風雅,便就只好勉強答應。
為了防止王浩逃脫,桑岳山就命人把王浩關進桑家瓦子后院的一間傭人寢室之內,為王浩提供筆墨紙硯,誰知道這一拖就是兩天的時間。
直到今個兒上午過了辰時,王浩這才寫好了一首詞交差,倒不是說王浩故意而為之,而是當王浩被關進桑家瓦子后院你的那間傭人寢室后,只是睡了一晚上的功夫,等到他天亮醒來后,卻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此時的王浩,不再是那個心高氣傲的窮酸書生,而是一個從一年多年之后穿越重生附體到他身上的現代人,盡管跟他的名字一模一樣,卻喪失了“北宋書生王浩”的所有記憶。
作為一個在現代社會參加過《快樂男聲》和《明日之子》而在海選階段就被淘汰掉的選手,王浩在高中學習成績并不出類拔萃,在國內上了一個三流大學,平時酷愛唱歌,而且,自己也非常喜歡寫歌詞,有著一個歌手明星夢,一直等到大學畢業都沒有實現。
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對于此時的王浩來說,他連會背誦的都超不過十首,自然無法寫出一首詞出來,憋了十二個時辰之后,只好憑借著他超強的記憶力,拿來一首稍作修改字詞的現代歌曲應付差事。
幸虧王浩從小學就開始練習毛筆字,一直堅持到了大學畢業,也認識了不少繁體字,否則的話,王浩肯定會露餡,并引起外界對他身份的懷疑。
由于王浩寫的是一首稍作改動的現代歌詞,石香蓮從今個巳時看到午時,卻無法哼唱出這首歌,自然年是讓桑岳山對王浩感到惱火。
要知道,明個兒戌時一刻,石香蓮就要在桑家瓦子的二層茶樓內進行吟唱詞曲表演,從此時此刻算起,滿打滿算也就還剩下十三四個時辰,怎么能夠不讓作為桑家瓦子掌柜的桑岳山感到著急上火呢!
一聽到王浩說要自己親自出馬吟唱這首在他看來狗屁不通的詞,立馬就讓桑岳山氣不打一處來。
“王浩,你小子是不是瘋了?我沒有聽錯吧?你要自己來吟唱這首詞?這絕無可能!”桑岳山用反問的口吻,一口回絕道。
緊接著,桑岳山指著王浩的鼻子,有些氣急敗壞地說道:“王浩,你小子別以為讀了幾年書就了不起。你小子過了弱冠之年,不也就是個窮酸秀才么,也就家的哪一處破院子臨著大街值點兒錢。
“你此前欠下我五兩銀子,再加上這兩日在我這兒的食宿,共計五兩三錢。你寫的這一首破詞,老子不用了。等下,我就派人去你家,把你那做苦工的老爹找來,子債父還!”
聽到這里,王浩當即就在心里頭“咯噔”一聲,倒不是因為他在古代還有一個做苦工的老爹,而是有一處臨街的破宅院,這要是搞房地產開發的話,那他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拆二代”啊!
為了能夠在古代成就自己的歌星夢,王浩一咬牙一跺腳,當即信誓旦旦地說道:“桑掌柜,您老別生氣啊!你看這樣好不好啊?您只要讓我明個兒晚上代替香蓮姑娘吟唱這首詞曲,若是聽客反響不夠熱烈,我家哪一處臨街老宅就歸桑掌柜的,您看如何?”
前幾日,桑岳山就得知,在王浩所住的那一帶要擴寬街道,并在街道兩旁建造房屋,王浩家哪一處臨街老宅一年半載之后肯定會被拆掉,到時候,補助的拆遷銀錢至少也應該有五十兩。
若是把哪一處老宅院弄到手,在拆遷之前再搭建七八間簡易房屋,說不定拆遷補助的款項達到上百兩銀子也是有可能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商人,桑岳山在思忖了片刻的功夫之后,便就氣消了大半,擺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答應了下來。
正所謂空口無憑,當下,王浩和桑岳山二人就簽字畫押,以此作為契約。
不過,在桑岳山離開房間之前,王浩還提出了一個要求,他把事先在紙上畫好的一種中國古代沒有的樂器讓桑岳山過目了一下,讓桑岳山出錢請汴梁城最好的工匠師傅把這種樂器連夜制造出來。
看在王浩家那一處臨街老宅的份兒上,桑岳山一咬牙一跺腳,再次勉為其難地答應下來,滿足了王浩提出的這個在他看來有些過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