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72章 默多克的啟示:生意人都是瘋子(2)
- 第71章 默多克的啟示:生意人都是瘋子(1)
- 第70章 薩姆·沃爾頓的啟示:沃爾頓只有一個(2)
- 第69章 薩姆·沃爾頓的啟示:沃爾頓只有一個(1)
- 第68章 雷·克羅克的啟示:你賺錢,我也賺錢
- 第67章 約瑪·奧利拉的啟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第1章 奮斗:從無到有,白手起家
老狐貍說
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說:知識資本最終將導致“世界財富的一次大轉移”,轉移到知識資源掌握者手中。但并非持有多少知識就能立即兌換多少財富,只有將致死資本化,只有把知識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才能獲取豐厚的財富。
所以,沒有錢不要緊,沒有關系不要緊,作為生意人,只要你懂得了這個新的時代創富的方式和方法,你就能雙腳走天下,兩手抓財富,運用你的膽量和智慧創造財富!這就是奮斗的精髓。
●赤手也要打天下
許多生意人在開始創業時并非“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是一種改變命運的勇氣在鼓勵著他們。盡管他們沒有資金,與那些富家子弟創業的起點不同,但他們也敢大手筆運作,也要在財富舞臺上顯示自己的才能,只因為創業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唐拉德·希爾頓是世界聞名的旅店大王。但是他當初開創事業時手里根本沒有什么資本。
1923年,希爾頓看中了達拉斯商業區大街轉角地段,認為建造旅館非常適合,于是便想購買下來。希爾頓請來建筑師進行測算,建造旅館最起碼需要100萬美元。
當時,希爾頓自己口袋中幾乎沒有什么資本,那些支持他的人也頂多能借給他20萬。而這塊地段屬于一個精明的房地產商人,他基本不會同意不花錢讓希爾頓拿走地皮,甚至少給一分都不行。所以,人們都認為希爾頓要拿到這塊地恐怕不現實。因為當時許多人也在爭這塊地,而且實力都比希爾頓雄厚。
但是,這些難不倒希爾頓,因為他意識到這是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一定要千方百計地抓住。于是,希爾頓不辭辛苦地開展了前期準備,他先向那位房地產商的法律顧問了解情況,然后找到那位房地產商,把自己建造旅館的宏偉計劃向他說了一番:聽說是建造旅館,房地產商覺得是個穩定而且宏大的工程,于是收下了希爾頓的定金。過了一段時間后,希爾頓找到房地產商鄭重地說:“我買地產是為了造一座大廈開旅館。前期建筑,我的錢得全用上,所以,我不想買你的地,只想租下來?!狈康禺a商一聽暴跳如雷,大聲斥責希爾頓。
希爾頓并沒有畏懼和退縮,等房地產商平靜下來,他非常誠懇地說:“其實你不必發火,這樣對你來說并沒有損失。這樣吧,咱們商量一下,是否把租期延長一些,定為90年。我分期付款,你保留土地所有權。若不能按期付款,你可以收回你的土地,而且也同時收回飯店?!狈康禺a商考慮了一會兒,又找到律師研究了一番,覺得按希爾頓說的辦法去做,自己也沒有吃虧。
于是,二人以每年3.1萬元的租金談妥。只租不購這個大膽的想法,巧妙地解決了困惑希爾頓的資金問題,也打敗了其他競爭對手。但是,蓋旅館不可能一分錢不花。這對于資金捉襟見肘的希爾頓來說又是一道難跨的坎。
幾天后,希爾頓又來找那位房地產商,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這次,我還要和你商量一個問題,為了盡快開工,我希望能擁有以地產作為抵押來貸款的權利,因為工程需要很大的資金。”此時,房地產商的利益已經和希爾頓的利益綁在一起,他只得同意。
就這樣,希爾頓沒花一分錢就擁有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土地使用權。之后,他拿著這份上地使用權證明先敲開了圣路易市商業銀行董事長的房門,銀行答應給他5萬元貸款之后,靠這份土地使用權證明,老友桑頓出資5萬元,承包商借給希爾頓15萬元,加上他自己籌措的10萬元,共計35萬元。
1924年5月,希爾頓生平第一次主持旅館的破土動工典禮。
可是,旅館蓋到一半,錢已經用得精光。
就在承包商也一籌莫展的時候,希爾頓又想出了一個大膽的主意。
一天,希爾頓一副火急火燎的模樣找到那位房地產商,著急而又無奈地描繪了工程管理中遇到的困難,請求他把這幢建筑物接收過去,使它得以完工。
房地產商起初不肯同意收這個爛攤子,但是他的律師告訴他這是個機會,值得一試、于是他們商量了一下,很不情愿地答應了希爾頓的請求。這樣,房地產商可以補足工程款,使旅館準時竣工。竣工后再由希爾頓租過來經營,希爾頓和他簽了10年租期的合同。
就這樣,希爾頓通過大膽地使用“租、押、貸”等不同手法籌集資金,歷經磨難,最終蓋成了他事業道路上的第一個旅館。即便是以后希爾頓成為舉世聞名的擁有億萬財產的富翁,他也不是全部靠自己的投入,在不同的時期,他都有不同的大膽舉動。對于一個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來說,這些不能不給人以啟迪。
任何事情都是萬事開頭難,赤手空拳要打天下更是難上加難,但正是在這樣的艱難中方顯英雄本色,顯示出創業者不畏懼、不退縮的氣魄和膽量。所以,在生意初期,沒有資金或者資金不足并不是制約創業的瓶頸、有做生意的膽量就會開動大腦,積極找到辦法,這也是生意人成功的資本。
●闖出一片新天地
太多生意人都信奉:敢拼才會贏。干事業就是要有闖勁。特別是在生意初期,要敢于不信邪,不怕打擊,在看似沒有路的地方闖出一條路來。
一天,一位下崗工人朱女士到山東臨沂出差,偶然路過一片山楂林,看到那里的山楂很便宜,只要幾分錢一斤。她想運回家鄉應該有錢賺,于是留下一些定金,就去其他地方辦事了。幾天后,大卡車拉著山楂停在了她的門前。她沒想到自己能買這么多山楂,一下子懵了。她剛成立的新公司正在起步階段,根本拿不出收購山楂的錢。這怎么辦?
最后,她瞞著家人取出存款支付了山楂錢??墒?,那么多山楂終究還是沒有去處。果然,沒過多久,滿院子的山楂開始逐漸冒出了熱氣,面臨發臭的危險。
她開始努力尋找山楂的銷路,最先,她一家家去拜訪那些做糖葫蘆的,可是人家都是小本生意,誰也要不了這么多。她想到這種糖葫蘆不衛生,如果帶包裝多好,再把里面的核兒去掉會更好。
總不能看著這些山楂爛掉吧。最后她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自己做糖葫蘆。于是,她背著丈夫開始秘密地研究起了糖葫蘆??雌饋砗唵蔚奶呛J做起來可不簡單。更何況連饅頭都蒸不好的她要干好這種手工活,而且還想與眾不同,單單沾糖這一項就把她難壞了。一個高壓的溫度計,熬糖的時候把溫度計吊在空中,到了160度,就夠火候了,馬上停火。她完全沉浸在糖葫蘆的制作中,漸漸地忽略了對家庭的照顧。而丈夫也發現了妻子的異常,一場爭吵終于在夫妻之間發生了。當丈夫聽說她要做糖葫蘆,氣憤異常,堅決表示反對。她的父親知道了也非常生氣,訓斥她不要去丟人。
家人強烈的反對,狠狠地打擊了這位女士的心,但是她并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她把所有的衣服打包拿到辦公室,白天忙著公司的事情,晚上就研究糖葫蘆。
幾乎用了半年的時間,這位女士終于研制出自己比較滿意的夾心糖葫蘆。她想讓家人品嘗一下她親自制作的成果,可是,他們卻不予理睬。
承受著打擊,她發誓一定要頂住,決不能放棄!
回去后,朱女士總結經驗,提高了自己的熬糖技術。在2000年的一天,她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帶著自己的糖葫蘆來到了街上。憑著以前當業務員時積累的經驗,她為自己研制出來的帶包裝的夾心糖葫蘆想了一個獨特的銷售方法。她把與糖葫蘆一模一樣的連體的氣球吹起來,五顏六色的氣球立刻吸引了許多人。繼而她宣傳自己有一種和氣球一樣的糖葫蘆,無籽夾心,買糖葫蘆可以贈氣球。糖葫蘆很快銷售一空。
第一天銷售就有這么好的成績,給了她很大的信心,相信自己這半年的努力沒有白費。之后,她又陸續在市場上銷售了一段時間,結果天天都供不應求。于是,她來到工商局正式為自己的糖葫蘆注冊了商標,她想真真正正地做一回糖葫蘆行業中的老大!
從此,她專心致志地做起了糖葫蘆。在丈夫的幫助下,糖葫蘆生意穩步發展起來。兩年后,她的糖葫蘆年銷量就達百萬支,銷售地點遍布多個省市。現在,她又開起了生態園,生意更是紅紅火火。許多做了多少年糖葫蘆的商販們怎么一也不明白:一個下崗女工怎么短時間內就把糖葫蘆做成了產業,賺取了上百萬的財富?
盡管每個人創業做生意的動機都不一樣,有的人是出于自信,有的人是不甘寂寞,有的人是渴望財富,甚至有的人只是為了爭一口氣。但無論是哪一種,其結果都是一樣。因為有了追求,他們才會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義無反顧、千方百計要克服困難,從而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稀飯開成連鎖店
有人說,我做生意是白手起家,辦個工廠肯定是小工廠,開個商店也肯定是小商店,而現在中國已有那么多的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有那么多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及已形成規模的民營企業,他們財雄勢大,我能競爭得過他們嗎?
大有大的好處,小有小的優勢,只要掌握競爭的技巧,同樣能夠以小之長攻大之短,能夠大有作為。
稀飯誰都會做,可是,一對沒有多少文化的下崗夫妻,在短短的五年時間里,竟然靠稀飯就擁有了百萬財富。這真是讓人難以想象的致富奇跡。
在我國西南的一個城市,李某與丈夫雙雙下崗后,本來靠起早貪黑地擺煙攤有了一些積蓄,但是一心準備在春節期間大賺一筆的她,被客戶欺騙,不僅幾年的辛苦所得化為烏有,而且還背上了20多萬元的債務。
面對如此打擊,傷心欲絕的李某整日以淚洗面,每天低三下四地應付那些討債的債主們也讓她筋疲力盡。
一天早上,他們路過一個早點攤,看見老板娘做的一大鍋稀飯眨眼工夫就賣完了。因為這個城市早晨的小吃都是包子稀飯,而熬稀飯比起蒸包子可是本小利大??!李某混沌的腦海突然一亮: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從賣稀飯開始呢?雖然與賣香煙比起來,利潤極其微薄,但就算賺幾分錢、一角錢,只要量上去了,不愁掙不到錢對,就賣稀飯!李某決定了。
那年春天,李某夫妻倆決定先在機場附近賣稀飯。因為那里客流多,而且價格也容易上去。接下來,他們跑腿找門面。等他們辦完各種手續,借來的錢也用光了之后,他們又硬著頭皮向親戚朋友借了1.5萬元錢,稀飯店總算開張了。
誰料到這看似簡單的稀飯也并不好賣,盡管兩人起早貪黑地干,但開張3個月,就虧本了3000多元:不但賺不到錢,反而又要增添新債:他們急得寢食難安。不明白這是為什么。
后來,李某想明白了,要在機場這種高檔的地方賣稀飯,只靠與其他地方別人一樣的品種恐怕不行。不變只有死路一條,因此必須改變一些特點,“素稀飯”不能滿足需要,只有推陳出新,改良稀飯品種,推出營養又可口的“葷稀飯”才行!但是,又不能做那些太膩的。本來人們就大魚大肉吃膩了,喝點稀飯是為了爽爽口。而且機場有來自不同地方的人,不能只是把本市的稀飯做法簡單照搬,還要符合不同地方人們的風味習慣。于是,李某開始在稀飯品種上動腦筋。她通過看電視、查資料,了解了全國稀飯的品種,于是推出了自己富有特色的“魚稀飯”系列、“臘肉稀飯”系列、“斑鳩稀飯”系列等。
新品稀飯正式營業那天,一大早,夫婦倆熬了五鍋不同類型的稀飯,免費給顧客品嘗。客人們吃完后個個贊不絕口,都覺得稀奇,因為他們從來沒見過稀飯也可以做出這么多花樣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沒過多久,小店的客人就比原來多了好幾倍,并且點名要品嘗那些特色稀飯。令李某意想不到的是,這種有特色的稀飯推出后,不但早餐人流量增大,而且中午和晚上還有人來。于是,李某靈機一動,又在當地電視臺做了一系列廣告,大膽提出“改變稀飯傳統喝法,把稀飯當成正餐,把稀飯當成營養餐”的新餐飲理念。這一招還真靈,許多老人和婦女紛紛趕來“李某稀飯大王”店想嘗嘗鮮。李某不失時機地把大餐的飲食特點結合進來,根據稀飯的特點配置各種各樣的菜品此后,前來品嘗稀飯的客人絡繹不絕,每天的客流量達到上百人次,營業額有時高達兩三千元。這樣,稀飯變成正餐,賣稀飯再也不是微利行業了。
幾年后,他們不但還清了原來的欠債,而且還有了一定的積蓄。
當農家風味的餐飲在全國各大城市剛開始流行的時候,他們就租下了一戶面積約兩畝的農家大院:不但投資十多萬元,將農家大院裝飾得富有鄉土氣息,而且還招聘了一批淳樸的農家小姑娘和小伙子。進到農家大院,就好像回到了家鄉樣,令人感到親切,減輕了城里人的心理壓力。
這種富有特色的小店,開張不久生意就很火爆。一到周末,大院前面的空地上便密密麻麻地停滿了車輛。人們來這里,不僅為了品嘗獨特的稀飯,更主要的是能夠領略到地道的農家風情??粗矍斑@生意興隆的喜人場面,李某的心里美滋滋的。但她也明白:要想留住顧客,必須將稀飯推陳出新,不能只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在人們注重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礎上,還要針對那些休閑的人們推出養生保健類的品種。
于是,他們請了許多老中醫出主意、想辦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揣摩實踐,夫婦倆終于成功研制出開胃健脾稀飯、清熱解毒稀飯、美容養顏稀飯等具有藥用價值的稀飯,把原來七八個品種的稀飯發展到20多個。他們還給這些稀飯起了十分富有詩意的名字,如“金玉滿堂粥”、“龍須銀耳粥”、“春花碧綠粥”、“荷葉蓮米粥”、“南瓜太極粥”等,光聽名字就讓人胃口大開。
為了保住稀飯這塊牌子,李某迅速到有關部門注冊了“李某稀飯大王”的商標。
由于味道正、價錢合理,“李某稀飯大王”的日營業額有時高達1.7萬元。大家不得不佩服起李某靈光的頭腦來。
如此看來,要想在同一行業中出類拔萃,就必須根據時代的變化、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競爭對手的情況而變化。別人有的要做好、做全,別人沒有的要做新。精心籌劃,巧妙運作,這樣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球,將小本生意做成大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