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白頭鎮
“怎么回事,怎么這么黑暗,難道這就是地獄嗎?”
“算了,好累啊,我要睡會兒。。。”
十月后,白頭鎮張家家主新添一子,如長子那般,家主張寧請上任家主也就是張寧父親張公則取名。張公則抱起嬰兒,驚訝的想著:被我這個“陌生人”抱著還沒有哭,并且緊緊盯著我,怎么感覺像是被嘲諷一樣?應該是錯覺吧,畢竟是才出生的孩子,唉,老了,想當年......
一刻鐘后,張公則才反應過來他兒子還在等他,便故作高深的說道:“這孩子著實不凡,未來不可限量,叫他子駿吧,行了,你爹我乏了,你退下吧。”張寧沒覺得有什么不對,應了一聲便出去了。
張公則好像感覺到一份怨念,撇了張寧一眼:好你個小子,我取名多么費神,還敢埋怨我?
關上房門,張寧才反應過來,好像他的長子取名時,他父親也是這么說的?
張寧懷中的張子駿自然是萬千穿越大軍中的一員,前世的一場車禍把他送到了這個世界。花了不短的時間才反應過來這是一場魂穿事故,居然直接穿到了剛受孕的母胎中。
在母胎中的這段時間,因為渠道不足,張子駿也沒有多了解這個世界,只知道自己出生的地方叫白頭鎮,靠近衛秦邊界,因為常常能聽說衛秦交戰的消息。
至于他祖父張公則,張子駿也常有聽說。年少中了秀才,卻因為一些原因罷官回家繼承家業了。雖然張家放在衛國可能不算什么,但在白頭鎮那也是首富級別的家族了。
張子駿第一次聽說這個后,氣憤了好一會兒,張公則當初繼續當官多好,再怎么說也是秀才,當的官肯定高于前世九品芝麻官那種級別的吧?到時候,再加上張家的財力,一定比現在的張家風光許多,等他出生后也能更加享受了。
所以張公則剛剛的感覺沒有出錯,他的小孫子確實是在嘲諷他,哼哼,這點眼光都沒有,耽誤了小爺的前程。
可憐的張公則,在白頭鎮這個地方威望高的離譜,卻被一嬰孩嘲諷還不自知。
張子駿思考了會兒人生便睡著了,畢竟雖然是成年人的思維,但肉體卻是剛出生的嬰孩的,睡覺這種事情完全是本能,控制不住的。
一月后,正在吸允母奶的張子駿算好時間便瞬間哭鬧起來。他母親駱玲萍早已見怪不怪的抱起他前往張寧的書房,張子駿也停了下來。
事情說來也簡單,張子駿早在胎中便知道他有個哥哥,同父同母的!叫張子俊。沒錯,就是和張子駿同音不同字,所以一月前張公則感受到的那份怨念實際是來自張子駿的,倒是冤枉了張寧。
張子俊比張子駿早出生七年,已經在學堂學習了一年時間,為了早點多了解這個世界,張子駿每次都要旁聽他父親張寧對他兄長的考校。
起初駱玲萍看到張子駿苦惱以為他是餓了,連忙去喂,可惜張二公子完全沒理她依舊是哭。后來整整折騰了好大一會兒,把正在考校的張寧,張子俊父子二人引來才停下。張寧抱了一會兒便遞給駱玲萍,誰知還沒到,張二公子又哭了起來。
駱玲萍還以為這孩子不喜歡自己,懊惱了好一會兒,暗想這孩子是自己的,自己親生的。要打也還早,還要等他長大點,不急不急。
可憐的張二公子只是單純的好學啊。
張寧畢竟身為家主,每天有空閑時間考校大兒子就不錯了,哪有什么多余的時間陪還小的二公子。索性就直接抱著張二公子考校起來,說來也怪,這期間,張二公子居然沒哭沒鬧的。
張大公子也沒了單獨面臨父親的那種壓力,輕松了許多,問答之間比平時還快了不少。
由此張大公子對這萌萌的弟弟好感爆棚。
這種情況持續了一個月。起初,張寧還以為張二公子歡喜他,高興得連吃三大碗飯。可除了考校時間外,他這二公子完全不鳥他,逗他也不知道笑一個。
張寧這才明白,這孩子不簡單。同時也常咂摸:子俊這孩子五六歲就開始打了,這孩子這么奇怪,三歲應該就可以了吧?哎,還得等等。
可憐的張二公子,他還不知道,未來可能有傳說中的混合雙打在等著他。
駱玲萍抱著張二公子到了書房,張寧和張大公子也沒說什么。
張寧接過張二公子,神色復雜的看了一眼“懵懂無知”的張二公子。隨后開始提問張大公子:“先說說我們祖先吧。”
張大公子好奇的看了眼他弟弟,畢竟他弟弟這件事對于大人來說都是很奇怪的。他也隱隱約約察覺到自己的弟弟有點不同于常人。但也馬上繼續回答他父親的問題,畢竟遲了是要挨手板子的。
今天開頭講的依舊是白頭鎮的由來,這是有關于自己祖上的事情,所有張氏一族孩童進入學堂后兩年每天都要有人詢問,防止忘本。同樣也是為了以后方便認祖歸宗。
張二公子對這件事都能倒背如流了。
大約兩百年前,白頭鎮還是一個小村落。
村落也沒有什么名字,畢竟都是鄉野之人,沒想取什么名字的。而且村落也才幾十戶人家,當時楓葉鎮上普查人口也是直接歸屬于楓葉鎮的。
后來,這個小村落中有個女子救了一位將軍。絲毫不出張二公子預料,他們相愛了。畢竟看他父親,爺爺的顏值,都到了及格線之上的。說明那女子顏值過關的,再加上救命之恩,這事情就順理成章的成了。
將軍在村落生活了三年,那將軍據說權勢不小,也為了玩浪漫便把這座村落命名為白頭。寓意是白頭到老。后來朝廷派人將白頭村改成白頭鎮,還專門安排人當了鎮長。
此后,那將軍又生活了一年便不告而別了。可惜的是兩位先祖沒有白頭到老。
張氏一族不知道那將軍的姓名,因為當時打聽了許久,也沒聽說有張姓的將軍。后來實在打聽不到便以為那將軍只是當時一個小將,衣服與普通士兵不同而已。
至于讓朝廷專門讓人來擔當鎮長,也只是認為他們這個祖上和朝中大臣的孩子是朋友而已。
這件事也成為了張家的心病,畢竟人,是要認祖歸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