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寧肯訪談錄(寧肯文集)
最新章節: 后記
《寧肯訪談錄》是“寧肯文集”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以訪談和演講性文字呈現,切入寧肯的創作路徑和他的精神帝國,足以豐富讀者對寧肯這位當代文學“刺客”的認識。寧肯不僅是一位文學的求索者,更在思想性上表現出他蓬勃而旺盛的敘述愿望。他對政治、文學和人性的探求,和他對西藏精神世界的追索,表現出他十分嚴肅的思考和獨特的精神維度。《寧肯訪談錄》是“寧肯文集”之一,含“訪談錄”和“附錄創作談”。有與詩人袁毅的對話《讓生命與文學互動》,與評論家王春林的對話《長篇小說的魅力》,與評論家徐勇的對話《歷史的轉折與文學審美》,與《中國青年報》記者劉縣書的對話《尋問〈蒙面之城〉的構造與發生》,與《北京晚報》記者孫小寧的對話《一個現實題材的非現實可能》,與《中華讀書報》記者舒晉瑜的對話《被音樂“引爆”的寫作》,與《新京報》吳亞順的對話《文學應從人性角度看待權力》,與文學博士青年批評家徐兆正的對話《愛這個沒有奇跡的世界》,與九○后作家李唐的對話《用權力題材表現人性幽曲》等二十六篇,展現了寧肯作品背后的生活背景、心路歷程、學養資源、創作體會等,既是作者面對社會公眾的坦誠交流,亦是讀者們和評家們知人論世的寶貴資料。這些似是作品的剩余和衍生,其實是作品更大的縱深。寧肯,北京人。小說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天·藏》《蒙面之城》《三個三重奏》《沉默之門》《環形山》。1959年生于北京,原名寧民慶,祖籍河北省河間縣寧莊。1983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學院二分院中文系。1982年在上海《萌芽》發表詩歌處女作《積雪之夢》。1984年至1986年旅居西藏,《天湖》《藏歌》《沉默的彼岸》等一系列散文使其成為中國“新散文”運動代表之一。著有散文集《說吧,西藏》《北京:城與年》《我的二十世紀》《思想的煙斗》。另有中短篇小說集《詞與物》《維格拉姆》,非虛構作品《中關村筆記》。現為中國作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十月》雜志常務副主編。兩次摘得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獎,獲首屆施耐庵文學獎,第四屆《人民文學》長篇小說雙年獎,北京市文學藝術獎,2001年第二屆《當代》文學拉力賽總冠軍,首屆孫犁散文獎雙年獎,第一屆香港“紅樓夢獎”推薦獎,首屆美國紐曼文學獎提名。入選2014年《亞洲周刊》十大小說,2017中國好書,有作品翻譯成英語、法語、意大利語、捷克語。
因版權原因待上架

上架時間:2020-01-07 18:30:26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