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3評論第1章 朕的私生活
“形美而味不足,千篇一律,毫無新意,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一道略帶斥責的嗓音從昭慶宮內傳出,這讓站在珠簾外守候多時的御膳房眾廚師額頭上不禁滴下冷汗。
“皇上可還要招御廚們訓話?”柔和而清亮的聲音從門內響起。
“不見了,讓他們都退了吧,朕今兒不吃了!”聲音的主人,也就是當朝天子軒轅珒臻帶著些許慍怒沉聲下令。
片刻工夫,珠簾被掀起,從里面魚貫著走出十幾個身材妸娜的宮女,個個手中都捧著精美的御用食盒。
走在最后面的,是當朝皇帝身邊的總管太監榮桂,此人年方二十四五,生得眉清目朗,五官陰柔,唯有一雙細長的眼,向外透著隱晦的精明。
凡是在宮里當差的人都知道,這個年輕的總管太監是永炎大帝身邊的心腹,打小就跟在皇帝身邊侍候著,極受圣上信任。
此刻眾御廚見他走出來,紛紛上前請安問好,為首的福海身為御膳房大總管,今天的臉色可不如以往紅潤健康。
他不停的用衣袖拭著汗,聲音發抖,點頭哈腰的向榮桂露出討好的笑。
“榮總管,萬歲爺他……”不敢問下去,擔心答案會讓自己直接丟掉小命。
榮桂倨傲的站在眾御廚的面前搖了搖頭,“萬歲爺仍舊不滿意,你們還要再想些辦法才是。”
一句話,直接將幾個御膳房的管事打入地獄。
要說能進宮當差,混到給當朝天子煮飯做菜的地步,十之八九也是人上之人,隨便一道菜,擺到貧民百姓面前,那也可以被稱之為山珍海味。
可大彥國的當今皇上卻與眾不同,不貪江山不喜美人,唯獨對美食情有獨鐘。
民間有許多傳聞,說當朝永炎帝乃饕餮轉世,愛吃成癡。
早些年御膳房有一個姓柳的老御廚,做菜的手法堪稱一絕,自然也把皇帝的胃侍候得舒舒服服。
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生老病死,柳老御廚在幾年前去世之后,胃被養刁了的皇上,飲食問題就能了皇宮里的頭等大事。
眼下,眾廚師齊心合力,絞盡腦汁做出來的一頓豐盛大餐,歡天喜地的端進昭慶宮不到一柱香的功夫,就被皇上一聲令下抬了出來。
萬歲爺不滿意,后果可是很嚴重的。
怠慢了主子的胃,是否意味著,他們這些在宮里當差的御廚,日子將會越來越難過?
大彥國土位于中原以北,占地廣闊,國富民強。
東有倉瀾,西有華玥,南有瑯夏三國。
其中唯一可以與大彥國力抗橫的,當屬國富兵強的倉瀾。
自古以來,君主在踏上帝王之路后,最頭疼的無外乎兩點,一是內憂,二是外患。
尤其是當一個國家過于富饒強盛的時候,周邊附屬國家就會眼紅,就會不留余地的開始掠奪、侵占,想方設法將其據為已有。
而此時而刻,朝庭內部就會因種種外患的產生而導致內憂接連不斷,最后引發戰爭,搞得民不聊生。
身為大彥王朝第四代君主的軒轅珒臻,自十五歲登基直到現在已經過去整整九年。
不知是上天對他的過度垂愛,還是他精于帝王之術深諳權謀之道。
總之大顏王朝自從落到他的手中之后,不但百姓生活安康富庶,就連周邊國土也安穩無憂,極少出現戰爭動蕩。
倉瀾、華玥以及瑯夏三國更是秉持著和平就是福的心態,極少會引發爭端。
文武百官在無事可做的情況下,自然會把主意打到他們的皇帝頭上。
坐在金鑾寶殿之上的年輕天子身著一襲繡滿金線的明黃龍袍,斜靠在金碧輝煌的龍椅內。
單手支著下頜,姿態庸懶且優雅,只是神態中參雜著幾分嘲弄的冷笑。
而造成當朝天子冷笑的原因,自然是恭恭敬敬站在堂下的那眾臣子們今日所引起的話題——立妃!
“俗語有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更何況自古以來皇家子弟又以多子多孫為福氣,這樣我大彥王朝才得以根基固守、世代昌盛……”
以下數語皆是圍繞祖宗禮法而展開。
而率先起頭的大臣不是別人,正是手握戶部大權的尚書,大彥王朝皇后蕭雪梅的父親,當今天子永炎帝的岳父蕭震海。
其它臣子在聽到蕭老頭話頭一帶,也開始紛紛上前奏本,大概意思就是皇上今年已經二十有四。
雖然后宮皇后妃子立了不下十數名,可直到現在,永炎帝也無一子半女承歡膝下。
所以眾人提議廣納妃嬪,希望皇上早日抱得龍子鳳女。
直到最后,話題才終于扯到了今日朝政的主要目的。
那就是尚書大人蕭震海在群臣的一致推捧下,希望皇上點頭答應把他的小女兒蕭雪兒納入后宮之列。
軒轅珒臻聽得呵欠連連,直到堂下的一群老八股們終于露出狐貍尾巴,他才意興瀾珊的掀了掀眼皮,唇邊蕩起一抹若隱若現的笑意。
“據朕所知,蕭老卿家的幼女今年剛滿十三歲,還未到笈升之年,這把年紀就送進后宮給朕染指,各位卿家就不怕這件事傳揚出去,朕的一世英名將會毀于一旦?”
“啟奏萬歲,小女雪兒雖年歲尚輕,可自幼熟讀詩書,精于女紅,外秀慧中,如能蒙皇上垂愛,這自然是她的福氣。”
“哦!”
軒轅珒臻佯裝了然,心底則泛出冷笑,只不過言詞間依舊充滿和氣。
“據朕所知,蕭卿身為戶部尚書,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公事才對,何以如此有閑情雅致來關心朕的私生活?”
不理會蕭震海的滿臉驚愕,他悠然道:“當然,朕身為天子帝王,肩上所背負的責任自然巨大,可是……”
轉瞬間,軒轅珒臻英挺俊美的臉上便染上幾分愁緒。
“每當這個時候,朕就忍不住想起四年前猝死在蘭妃肚子里的那個未出生的孩子……”
滿朝文武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堂上的大臣心中都清楚的知道這件事。
四年前,入宮不到半年的昌洲知府的長女水心蘭,在被皇上臨幸過一次之后,很快懷上皇家子嗣。
當時年僅二十歲的皇帝曾經十分期待過這個皇子的到來。
可當蘭妃的肚子大到五個月的時候,突然生了一場怪病,母子二人就這樣在一個平靜的夜里,悄然離開了人世。
這件事對軒轅珒臻的打擊很大,他不見得有多么喜愛蘭妃,但蘭妃肚子里的孩子卻是他踏上帝王之路后所擁有的第一滴血脈。
蘭妃及腹中胎兒的猝死,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評析,都無法避免的與陰謀兩個字扯上關系。
軒轅珒臻不是沒下過狠力去調查此事,可很多案子一查到底的結果,并非是一個皇帝真正想要的結果。
最后,這件事不了了之。
只不過從那以后,軒轅珒臻也再未給過任何一個妃子有孕的機會。
日復一日,皇后急了,妃子急了,堂上的大臣們也急了,唯有皇上本人依舊過著悠哉清閑的日子。
可顯然有人看不過眼,隔三差五的就想給他們的天子找些小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