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名家解讀古典名著·俠義公案小說(下)
最新章節(jié): 六 應該給《施公案》《彭公案》一個客觀公允的評價
《名家解讀古典名著:俠義公案小說(下)》從歷史上的包公講起,生動有趣地解讀了描寫包公的小說——從最早的三篇塞兀話本到短篇包公小說集、中篇包公小說《清風閘》、長篇包公小說《萬花樓演義》到影響最大的《三俠五義》,不但介紹了它們的內容,評析它們的藝術特色。而且梳理了它們的源流和演變。《海瑞罷官》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可歷史上的海瑞與小說中的海剛峰有哪些不同?海瑞的故事如何發(fā)展成《大紅袍》、《小紅袍》里的故事的?小說里的海公案與海瑞判案斷獄有沒有關系?海公案在公案小說中處于什么地位?它與其他公案小說有何不同?《名家解讀古典名著:俠義公案小說(下)》進行了細細解讀。世道不公,人們幻想清官,世事不平,人們盼望俠客,于是俠義、公案小說長盛丕不衰。從《施公案》與《彭公案》起,清官與俠客開始合作,于是俠義、公案小說開始合流。作者從內容到形式對《施公案》與《彭公案》作了歷史的、辯證的解讀,揭示了千百年來的“清官夢”與“俠客夢”的深層文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