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心靈感應現象的本質

上篇 神奇的心靈感應現象

社會公眾對思想傳遞、思維投影、心靈感應或讀心術等概念幾乎一無所知,而民間的巫術和表演藝術則時常以其作為手段。某些科學家的研究似乎表明,它們的存在好像是不爭的事實。盡管一直有科學家對這些現象進行細致的調查,迫切希望揭露這一被掩蓋的真相,但遺憾的是普通民眾對這一現象的了解仍然極其有限。部分民眾對與這一學科相關的所有事物皆抱有強烈的懷疑態度。

然而,隨著心理學的發展和對人類大腦功能認知程度的加深,現在我們可以從各處聽聞思維感應(或稱心靈感應)領域的驚奇發現??茖W界人士亦開始撰寫文字描述那些讓人迷醉的感應現象,就是普通大眾也開始了解到諸多關于這門科學的新發現。伴隨著人們對這一學科知識的累積和認知的深入,人們或多或少開始相信這一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下面讓我們聽聽一些極負盛名的科學家們對此的看法。

哈佛大學著名的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在立足當今先進的科學知識,而回望歷史時,我們會驚奇地發現,無論是站在科學的角度還是宗教神學的觀點,如今呈現在大家面前有如宇宙般浩渺無窮而神秘莫測的人類思維活動,在過去人們的眼中竟顯得如此平淡無奇,甚至無關痛癢。無論是笛卡兒對世界的認知還是牛頓對物理的理解,無論是過去唯物主義者的觀點還是布里奇沃特論述中對我們人類的闡述,現在看來都顯得難以置信的短淺并缺乏洞見。即便是萊伊爾(Lyell)、法拉第(Faraday)、穆勒(Mill)甚至達爾文等科學家對他們自身相關領域的科學認知與當今科學研究成果相較也顯得欠缺深度。”以上評述是在詹姆斯教授出任英國心靈研究協會(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主席之際做出的,所以其分量可謂不輕。

著名的英國科學家威廉·克魯克斯爵士在英國布里斯托爾擔任英國皇家學會(The Royal Society)主席時曾說:“如果我還有機會重新向科學世界引入這些關于思想探究的話,我會選擇一個與我們之前截然不同的開端。我會以我所深信的基本定律,以及心靈感應科學作為起點,即思想和影像可從一個個體傳遞至另一個個體而無須借助任何已知的感官系統,也即是說,知識和信息可不通過我們迄今所了解的任何一種交流方式傳達進入人的大腦。盡管對這一領域的研究已經引出了有關人類思想的一些重大事實,但我們目前還無法從科學的角度給予其確鑿的證明,無法將其有效地交給我們的相關部門進行認定和處理。因此,這里我只能為關于心靈感應的科學研究指出方向,希望它合理健康地發展下去。心靈感應現象若要發生必然會有兩個生理上的變化產生——首先是信息發送者A的大腦活動會發生物理性的改變,然后是信息接收者B的大腦活動也會出現類似的物理改變。在這二者的變化之間,必定存在一系列物理誘因。一旦這一連串連接二者起到媒介作用的誘因能夠進一步得到科學解釋,我們的部門將即刻將其納入處理和研究程序。而像A和B間這樣的連續事件,必定經由某種中間媒介的連接才會發生。我們可以假定,宇宙間所有的現象在某種情況下都是有聯系的,但如果我們對日新月異的科學知識持懷疑態度,卻又試圖借助那些故弄玄虛的‘神秘法術’來解釋某些未知現象,這是不科學的?!?

心靈間的直接溝通等一系列現象需要經過當今科學的分析判斷,去偽存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抓住這個長久以來顯得撲朔迷離、神秘莫測的奇妙能力的本質。曾有人說:“凡是值得費心證明的神奇現象,都難以證實,但又無法否認?!贝嗽捲谶^去或許不假,但放在當今,就顯得站不住腳。如今的科技發展迅速,各種用于觀察和分析的研究設備和手段方便了人們探究未知事物,也培養塑造了人們嚴謹審慎的科學態度,使得科學研究走向先賢們都難以想象的更為高深、更為廣博的領域。人類對知識的渴望,如同柏拉圖神話中追尋宙斯戰車的靈魂,在探索宇宙之際,超越了地域的限制。如今,我們拋開以往對萬物固有的認知,用科學構建一個更為深遠的宇宙法則。就像刻于古老埃及伊西斯神殿(the Temple of Isis )門前的傳世銘文:“自始至終,我從未改變自己的模樣,無論過去、現在,抑或是未來;我的面紗至今不曾被人揭開。”但這也不能阻擋探尋者追索真相,不能阻止人們去揭秘浩渺深邃而神秘莫測的自然。我們篤定前行,以期能夠發現大自然最為隱秘的真相,還原它往日的模樣,并預言它未來的面貌。而在不斷努力之后,自然的面龐逐漸清晰,其美麗、威嚴,讓人嘆服。

杰出的法國天文學家卡米爾·弗拉馬里翁就是心靈感應理論的支持者。他曾寫出以下一段話表達自己對這一學科的信念:“我們之前的觀察總結都可以推導出這一結論,無須借助文字或其他我們熟知的信息交流媒介,個體的思想的確是可以傳達給在一定距離之外的另一個體的。我們自己經歷過無數這樣的現象,卻又不肯承認這一現象的真實存在,這是不合情理的。心靈感應現象的存在絕非偽科學,也不是浪漫的幻想。思想在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絕對嚴謹的科學事實;它的存在就像巴黎,就像拿破侖,就像氧氣和天狼星的存在一樣毋庸置疑。”

他還說:“毫無疑問,一個人思想活動的力量會產生某種運動,一如其他物質的運動一樣,這種思想活動傳輸至遠處,使另一與其共鳴的個體感知到?!?

在這里,我們一字不漏地引用卡米爾的觀點,是為了證實心靈感應這一重要科學課題已得到科學界最具權威的研究學者的認可和贊同,同樣這段話也讓讀者了解了這一學科的科學原理。目前已知的心靈感應理論不多,但每條都忠于事實,貫徹于實際運用。

通過科學研究,我們如今已掌握和證明了思想可以在不同個體間相互傳輸、相互作用。而有時,這樣的作用甚至可在上千英里的距離間產生,其中仍有許多神秘的“為什么”等待我們去解答,許多“如何做”等待我們去探究。在所有的理論中,或許將思維傳輸比作“無線電報”是最符合事實的一種,思想活動產生的震動通過某種媒介進行傳輸,就好比高頻電磁波的傳輸一樣。大腦思想信號的發出者就像無線電報的“發報機”,而思想接收者則是無線電報的“接收器”。

當人們進行思維活動時,腦部一定會生成某種形式的震動,從而產生與電磁波類似的思維波。通過科學調查可知,人在進行思想活動時腦部溫度會上升,同樣在腦細胞活躍狀態下,大腦結構中會發生持續不斷的化學變化。這一現象也和電池輸出電流類似,我們無疑可以推斷思維以類似的形式產生震動,并很可能能將震動傳輸至另一個體。威廉·克魯克斯爵士也提出了一些有關心靈感應的科學理論。但關于心靈感應的理論,這里點到即止。之后的章節,我們將進行一些實例的介紹和講解。請務必牢記,人腦間的思維轉移就像發報機和接收器間的電磁信號傳輸,抓住這樣的理論精髓,或許才能有依據地進行心靈感應的研究和實踐操作。

譯者:范悠 胡燕娟
上架時間:2019-12-20 15:58:12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宁县| 高台县| 九龙县| 天峨县| 申扎县| 芦溪县| 特克斯县| 长治市| 新绛县| 辽宁省| 莱州市| 建昌县| 南投县| 涟源市| 新沂市| 白银市| 利川市| 昌平区| 雅江县| 米林县| 昔阳县| 兴国县| 云林县| 上思县| 财经| 洞口县| 洞口县| 平武县| 美姑县| 满洲里市| 玉溪市| 山阳县| 富裕县| 木兰县| 舟山市| 松溪县| 盘山县| 定陶县| 衡阳县| 西峡县|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