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自序:以史為鑒,以史為師
大明一代的歷史,官方記錄的和民間撰寫的有許多版本,其中,我認為尤以《明史》《明通鑒綱目》及《明史紀事本末》三部最為詳細。《明史》《明通鑒綱目》,是朝廷的官方正史;清代谷應泰編寫的《明史紀事本末》則是民間版本。
我曾研讀過《明史》三百二十卷,《明通鑒綱目》二十卷,《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這些作品多的上千萬字,少的也有數百萬字。這么浩大的著作,不花上幾年時間專心閱讀,是不可能把它們全部看完的。
而且歷代史料里面,還有許多野史摻和進來,因此就算我有想考究明史的志愿,卻也因為精力有限,實在無法搜遍一朝的各個版本史料,并都能夠詳細閱讀。況且,即使我有時間、有精力將它們找出來全部詳細閱讀一遍,也沒法都能將它們詳細記下來。
此外官方正史和民間野史,其實有很多互相參照的成分在里面,有的大同小異,有的詳略不一,有的是據實記載,有的則略有猜度……歷史的是非真假,完全靠讀者自己來評判鑒定。因此,就算只是單單看史,也很少有人能夠全部明辨吧?
我潛心涉獵歷史有些年頭了,很慚愧資質愚鈍,不敢妄論歷史。在這些年里,我先完成了《清史通俗演義》一百回;在寫作此書的過程中,我博采眾長,不避諱海內外著述,對它們均有引用考據。
不過,此書的完成只是計劃的一部分,實際上,我想完成的是《元明清演義》,想把這三朝歷史,一并講述清楚。所以去年我又完成了《元史演義》六十回,今年則又剛剛寫完《明史演義》一百回。
《元史》史料缺漏太多,考證的時候我頗為苦悶;而《明史》則因為史料太多,在資料選擇上費了不少心,最終勉強成書。不管是官方正史,還是民間著述,我都盡力各方搜證參考;乃至于泱泱明史的治亂興亡,我也盡量去選取其中的重大和重要的事件,并將其轉化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依次編纂,匯編成書。
特別關于忠臣義士、貞夫烈婦的這些史實,我更是要記錄表述出來,為的是對后世能有所引導。此外那些奸邪兇惡的人物,我也盡力直接揭露,不讓其遁形于歷史。
以史為鑒,不僅好的一面值得學習,不好的一面也值得學習,以便引以為戒,這是我歷來撰寫歷史的宗旨。而在寫《明史演義》這部作品時,我尤其著重表達了這方面的思考。
在寫作的時候,我不列正史,但凡是有史料可證明屬實的,我一概留存;沒有證據而且太荒謬的內容,我則盡量略過,或者明確說明此處虛構,以便讀者明辨。跟我寫元、清兩代歷史一樣,內容上我盡量追求真實,筆法也盡力做到通俗。
《明史演義》現已編寫完成,今寫下這些個人的見解,權當此書序言。
中華民國九年九月,古越蔡東藩自序于臨江書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