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秋風起
寫在前面的話:
新人寫手,逐漸摸索,盡量每天一更,大家有意見在評論區提出來就行,我會盡力修改。
故事暫定甜向微微虐,人物多。事件逐漸展開,第一本小說會努力完成。
只要有人在看我就會更,偶爾評論一下給點提示讓我知道有人在看就好。
謝謝喜歡。
又是一個秋天來臨,秋風掃落葉的感受讓人覺得蕭條而寂寥。蘇語歌倚在床頭,看著窗外的秋葉落下憶起了那年還未到齊國的自己。
“哥哥,你過來看,這里的楓葉好紅啊!”
就這么說著蘇語歌蹲下撿起了一片楓葉在在陽光下望著。秋日的光不再那么的毒辣,穿過楓葉影影綽綽撒在人臉上在風中稍有暖意。
蘇語墨從不遠處走過來,帶著笑意伸手刮了一下妹妹的鼻尖提醒她“好啦,不要玩了,我們現在有正事要干可不能怠慢,今日是國主宴請各國使者和世子們的大日子,你忘了爹爹昨晚特地囑咐了我們要早些過去嗎?”
蘇語歌沒說話,朝著哥哥吐了個舌頭轉身上了馬車。
蘇語歌去年剛過及笄禮,哥哥如今也已及冠。在這梁國他們兄妹二人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父親是個文官,曾護著兩代國主的江山也因此受到重用。
今日國主宴請各國,點名要梁國公的一雙兒女到場以示我大國風范,表達對各國的重視之意。
馬車在路上走著,很快就到了正華宮門門口,守門的將領見是他們兄妹二人的馬車便放了進去。
小時候蘇語歌來過一次正華宮,可也只是遠遠的看過,她從來沒有進來過。
眼前的宮殿很高大,昭宇殿是那種一眼看上去就很恢宏的樣子。但其實這樣的宮殿高不可攀又是鎖住了多少人在里面呢?
在宮人的帶領下很快蘇語墨蘇語歌二人就到了宴客之處,兩人朝著上座的梁國國主梁軒行了禮寒暄幾句便一同入座。國主年過四十,有著這個年紀的沉穩與從容。他抬抬眼看著眼前這個姑娘微微瞇了一下眼睛但卻看不出其中何意。
這是蘇語歌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大的宴會,她左瞧瞧右看看對這殿上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可仍然保持著大家閨秀的風范,只不過那靈動的小眼神可暴露了一切。
宴會很快開始,各國的使者和世子們陸續入座,他們都帶著自己國家的珍奇異寶進獻。蘇語歌總是有點小聰明,她看著這一件件被端進來的珍品,慢慢思索著悄悄和蘇語墨耳語了一下。
“哥,我看他們這哪里是在獻寶,分明是在顯示自己國家的優勢,以此想要獲得和我們建立邦交的機會……”
蘇語墨趕緊用胳膊肘戳了一下自己這口無遮攔的妹妹。
“不許胡說,這些事情豈是你我可以議論的。”
蘇語歌沒有再說話,就那樣坐在哥哥身邊看著來往的人。
“齊國世子入殿。”
一個宮人拉長了聲音說著。語罷從殿外走進一行三人。走在前方之人身穿一襲青色長袍,顯露出一身文雅之氣。看著也就是剛過冠禮的樣子,如果說哥哥給人的感受是溫潤儒雅之意令人相處起來沒有距離的話,那么眼前這個齊國世子就是覺得溫和之中帶著一絲絲涼意,有著令人疏離的眼神。
“齊國世子齊朗笙拜見國主,特獻上我楚國珍品‘鮫人淚’給國主,謝國主宴請之舉。”
語罷從身后一隨從手中拿過一個箱子打開,里面是一顆珠子,看似也沒有什么特點。
眾人嘩然,心想這也不就過是個普通的鮫珠罷了,還拿來進獻。只不過這世子卻好像早就知道他們會這樣反應,開口道:“這珠子產于北海,傳聞是一漁人打漁時偶然捕到一個鮫人,這鮫人受了重傷在海上漂浮被漁人所救,為了感謝救命之恩就把這珠子送給了他,輾轉多人到了我手中。雖然鮫珠常見,可這樣的鮫珠卻是少有,每當夜里,這珠子發出的光芒可以照夜如晝。國主盡可以在夜間觀賞。”
“哈哈哈哈哈哈,齊國世子有心了,此物孤家甚是喜歡,來來來快上座吧。來人啊把珠子收起來。”
應聲,齊國世子一行三人入座,恰好是坐在了蘇語墨二人對面,便也眼神示意打了個招呼。
也不知道為什么,蘇語歌總覺得這個齊國世子來者不善的樣子。
宴會進行的很順利,席上各國世子都在忙著認識交友,以茶以酒相敬。
舞者跳舞助興,樂者奏樂而和,蘇語歌卻總覺得有什么事情會發生,整個人都感覺怪怪的,一舞完畢,宴席上只剩下了各國的世子使者和這梁國的東道主。
周國世子周瀾突然開口問道:“敢問國主,這席上所坐二人是誰?”
“哦,忘了介紹,這二人是我梁國國公的一對兒女,長子蘇語墨和小女兒蘇語歌。”
梁軒一邊說著,蘇語墨二人一邊起座行禮。
禮畢,齊朗笙道:“素聞梁國公府乃是書香門第,想必梁國公這一對兒女也是飽讀詩書的。不知道語歌小姐能否就我們今天的這場宴會賦詩一首呢?”眾人應聲而和,都想看看這書香世家的文采如何。
可是蘇語歌卻從齊朗笙的眼神里讀出來了一種不明的笑意。
橫豎看來今天的這首詩是躲不過去了,蘇語歌心想,不就是作詩嘛。人人都以為這個在梁國公府嬌生慣養的姑娘是個花瓶,哦不,準確的來說是個好看的花瓶。但是事實上蘇語歌卻是一個少有的才女。在這一個奉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里,爹爹并不是這樣,他覺得女兒家也該有書香氣息,便自她小時就選了先生教她識文斷字,熟習琴棋書畫。看來今日想看她笑話的這些人怕是要失望了。
蘇語歌從座上起身,朝著眾人行了個禮。“那我便獻丑了”,蘇語歌環視了四周,微微頷首開口道:“正華昭宇秋日開,列朋眾友盡相來。四海恢宏何處在?梁都山海寸寸安。”
語罷眾人掌聲響起,就連那個始作俑者也露出了一副是我小瞧了你的眼神。蘇語歌不明白為什么這個齊國世子為什么總像是和她針尖對麥芒一樣的,不過她也沒想那么多,反正以后也不會再有什么機會見面了,這些都不重要了。
但蘇語歌錯了,這個人在她之后的生命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