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11-04 10:28:16
- 附錄E 隨機數字表
- 附錄D 平均增長速度查對表
- 附錄C t分布表
- 附錄B 正態概率分布表
- 附錄A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統計指標
- 附錄
- 習題
- 10.5.5 統計分析報告的寫作要求
- 10.5.4 統計分析報告的選題
- 10.5.3 統計分析報告的質量要求
- 10.5.2 統計分析報告的類型
- 10.5.1 統計分析報告的概念和特點
- 10.5 統計分析報告
- 10.4.2 統計綜合評價的主要方法
- 10.4.1 統計綜合分析一般方法
- 10.4 統計綜合評價方法
- 10.3.5 統計比較主要指標
- 10.3.4 統計比較具體規則
- 10.3.3 統計比較標準
- 10.3.2 統計比較的種類
- 10.3.1 統計比較的概念和作用
- 10.3 統計比較
- 10.2.4 綜合統計分析的局限性
- 10.2.3 統計綜合分析一般方法
- 10.2.2 統計綜合分析的一般程序
- 10.2.1 統計綜合分析的一般原則
- 10.2 統計綜合分析的原則、程序和方法
- 10.1.3 統計綜合分析的作用與任務
- 10.1.2 統計綜合分析的種類
- 10.1.1 統計綜合分析的概念和特點
- 10.1 統計綜合分析概述
- 第10章 統計綜合分析
- 習題
- 9.5.4 預測方法的選擇
- 9.5.3 預測誤差的控制
- 9.5.2 預測誤差的分析與測定
- 9.5.1 預測誤差分析概述
- 9.5 統計預測誤差的分析
- 9.4.4 回歸預測應注意的問題
- 9.4.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和非線性回歸模型
- 9.4.2 自回歸預測法
- 9.4.1 一元線性回歸預測
- 9.4 回歸預測法
- 9.3.4 分割平均預測法
- 9.3.3 三點法預測法
- 9.3.2 指數修勻預測法
- 9.3.1 移動平均預測法
- 9.3 時間序列預測法
- 9.2.4 插值推算法
- 9.2.3 專家意見法
- 9.2.2 預計分析法
- 9.2.1 比例推算法
- 9.2 統計調研推算預測
- 9.1.4 統計預測的步驟
- 9.1.3 統計預測的原則
- 9.1.2 統計預測的種類
- 9.1.1 統計預測的意義
- 9.1 統計預測概述
- 第9章 統計預測
- 習題
- 8.5 應用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應注意的問題
- 8.4.2 線性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 8.4.1 判定系數(R2)和估計標準誤差
- 8.4 線性回歸分析的評價和檢驗
- 8.3.3 曲線回歸分析
- 8.3.2 線性回歸分析
- 8.3.1 回歸分析的概念與特點
- 8.3 回歸分析概述
- 8.2.2 相關系數
- 8.2.1 相關關系的一般判斷
- 8.2 相關關系的判斷
- 8.1.3 相關分析的內容
- 8.1.2 相關關系的種類
- 8.1.1 相關關系的概念與特點
- 8.1 相關分析概述
- 第8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 習題
- 7.6.2 綜合指數體系與平均指標指數體系的結合應用
- 7.6.1 平均指標變動的因素及平均指標指數體系
- 7.6 平均指標對比指數
- 7.5.2 股票價格指數
- 7.5.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7.5 幾種常用的經濟指數
- 7.4.3 總量指標變動的因素分析
- 7.4.2 因素分析法
- 7.4.1 指數體系的概念和作用
- 7.4 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
- 7.3.3 平均數指數與綜合指數的比較
- 7.3.2 平均數指數的編制
- 7.3.1 平均數指數的概念和特點
- 7.3 平均數指數
- 7.2.3 綜合指數
- 7.2.2 綜合指數的編制原理
- 7.2.1 綜合指數的含義
- 7.2 綜合指數
- 7.1.3 統計指數的種類
- 7.1.2 統計指數的作用
- 7.1.1 統計指數的概念
- 7.1 統計指數的一般問題
- 第7章 統計指數分析
- 習題
- 6.6 季節變動的分析
- 6.5.2 趨勢模型法
- 6.5.1 移動平均法
- 6.5 長期趨勢的分析
- 6.4.2 時間數列的分解模型
- 6.4.1 構成要素
- 6.4 時間數列的趨勢分析
- 6.3.2 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
- 6.3.1 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
- 6.3 時間數列的速度分析指標
- 6.2.2 增長量和平均增長量
- 6.2.1 發展水平和平均發展水平
- 6.2 時間數列的水平分析指標
- 6.1.3 時間數列的編制原則
- 6.1.2 時間數列的種類
- 6.1.1 時間數列的概念
- 6.1 時間數列分析概述
- 第6章 時間數列分析
- 習題
- 5.6.3 抽樣結果的檢查
- 5.6.2 抽樣組織設計
- 5.6.1 抽樣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
- 5.6 抽樣方案設計
- 5.5.2 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
- 5.5.1 總體參數的點估計
- 5.5 總體參數估計
- 5.4.2 可信程度
- 5.4.1 抽樣極限誤差
- 5.4 總體指標的推斷
- 5.3.2 抽樣平均誤差的計算
- 5.3.1 抽樣誤差的含義
- 5.3 抽樣平均誤差
- 5.2.4 抽樣調查的理論依據
- 5.2.3 抽樣方法
- 5.2.2 全及指標和抽樣指標
- 5.2.1 全及總體和抽樣總體
- 5.2 抽樣調查中的基本概念及理論依據
- 5.1.4 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
- 5.1.3 抽樣調查的作用
- 5.1.2 抽樣調查的特點
- 5.1.1 抽樣調查的概念
- 5.1 抽樣調查概述
- 第5章 抽樣調查
- 習題
- 4.5.2 標志變異指標的計算
- 4.5.1 標志變異指標的意義和作用
- 4.5 標志變異指標
- 4.4.3 注意用分配數列補充說明總平均數
- 4.4.2 注意用組平均數補充說明總平均數
- 4.4.1 注意所研究現象總體的同質性
- 4.4 運用平均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 4.3.7 各種平均數之間的關系
- 4.3.6 中位數(Me)
- 4.3.5 眾數(M0)
- 4.3.4 幾何平均數
- 4.3.3 調和平均數
- 4.3.2 平均指標的計算
- 4.3.1 平均指標的概念、作用和種類
- 4.3 平均指標
- 4.2.4 正確運用相對指標的原則
- 4.2.3 相對指標的種類和計算方法
- 4.2.2 相對指標的表現形式
- 4.2.1 相對指標的概念和作用
- 4.2 相對指標
- 4.1.3 總量指標的計算
- 4.1.2 總量指標的種類
- 4.1.1 總量指標的概念和作用
- 4.1 總量指標
- 第4章 統計指標分析
- 習題
- 3.5.2 統計圖
- 3.5.1 統計表
- 3.5 統計表和統計圖
- 3.4.2 累計頻數和累計頻率
- 3.4.1 頻數分布
- 3.4 次數分布
- 3.3.4 統計分組方法
- 3.3.3 分組標志的選擇
- 3.3.2 統計分組的原則
- 3.3.1 統計分組的意義
- 3.3 統計分組
- 3.2.2 統計匯總
- 3.2.1 統計數據的審核
- 3.2 統計數據的預處理
- 3.1.2 統計整理的原則和程序
- 3.1.1 統計整理的意義
- 3.1 統計整理的意義和程序
- 第3章 統計整理
- 習題
- 2.4.3 問卷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 2.4.2 調查問卷的問題類型
- 2.4.1 問卷設計的一般問題
- 2.4 統計調查問卷的設計
- 2.3.8 統計調查誤差與控制
- 2.3.7 多種調查的結合運用
- 2.3.6 其他調查方式
- 2.3.5 抽樣調查
- 2.3.4 典型調查
- 2.3.3 重點調查
- 2.3.2 普查
- 2.3.1 統計報表制度
- 2.3 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
- 2.2.5 制訂調查的組織實施計劃
- 2.2.4 確定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
- 2.2.3 確定調查項目和調查表
- 2.2.2 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 2.2.1 確定調查目的
- 2.2 統計調查方案設計
- 2.1.2 統計調查的種類
- 2.1.1 統計調查的意義
- 2.1 統計調查的意義、種類和方法
- 第2章 統計調查
- 習題
- 1.4.4 統計指標體系
- 1.4.3 變異和變量
- 1.4.2 標志和指標
- 1.4.1 統計總體和總體單位
- 1.4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 1.3.3 統計工作的過程
- 1.3.2 統計工作的任務
- 1.3.1 統計工作的職能
- 1.3 統計工作
- 1.2.4 統計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 1.2.3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及其特點
- 1.2.2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 1.2.1 統計學的性質
- 1.2 統計學的性質、研究對象及方法
- 1.1.3 “統計”一詞的含義
- 1.1.2 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 1.1.1 統計活動的產生和發展
- 1.1 統計的產生和發展
- 第1章 緒論
- 前言
- 內容簡介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1章 緒論
- 1.1 統計的產生和發展
- 1.1.1 統計活動的產生和發展
- 1.1.2 統計學的產生和發展
- 1.1.3 “統計”一詞的含義
- 1.2 統計學的性質、研究對象及方法
- 1.2.1 統計學的性質
- 1.2.2 統計學的研究對象
- 1.2.3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及其特點
- 1.2.4 統計學研究方法的特點
- 1.3 統計工作
- 1.3.1 統計工作的職能
- 1.3.2 統計工作的任務
- 1.3.3 統計工作的過程
- 1.4 統計學的基本概念
- 1.4.1 統計總體和總體單位
- 1.4.2 標志和指標
- 1.4.3 變異和變量
- 1.4.4 統計指標體系
- 習題
- 第2章 統計調查
- 2.1 統計調查的意義、種類和方法
- 2.1.1 統計調查的意義
- 2.1.2 統計調查的種類
- 2.2 統計調查方案設計
- 2.2.1 確定調查目的
- 2.2.2 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 2.2.3 確定調查項目和調查表
- 2.2.4 確定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
- 2.2.5 制訂調查的組織實施計劃
- 2.3 統計調查的組織方式
- 2.3.1 統計報表制度
- 2.3.2 普查
- 2.3.3 重點調查
- 2.3.4 典型調查
- 2.3.5 抽樣調查
- 2.3.6 其他調查方式
- 2.3.7 多種調查的結合運用
- 2.3.8 統計調查誤差與控制
- 2.4 統計調查問卷的設計
- 2.4.1 問卷設計的一般問題
- 2.4.2 調查問卷的問題類型
- 2.4.3 問卷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 習題
- 第3章 統計整理
- 3.1 統計整理的意義和程序
- 3.1.1 統計整理的意義
- 3.1.2 統計整理的原則和程序
- 3.2 統計數據的預處理
- 3.2.1 統計數據的審核
- 3.2.2 統計匯總
- 3.3 統計分組
- 3.3.1 統計分組的意義
- 3.3.2 統計分組的原則
- 3.3.3 分組標志的選擇
- 3.3.4 統計分組方法
- 3.4 次數分布
- 3.4.1 頻數分布
- 3.4.2 累計頻數和累計頻率
- 3.5 統計表和統計圖
- 3.5.1 統計表
- 3.5.2 統計圖
- 習題
- 第4章 統計指標分析
- 4.1 總量指標
- 4.1.1 總量指標的概念和作用
- 4.1.2 總量指標的種類
- 4.1.3 總量指標的計算
- 4.2 相對指標
- 4.2.1 相對指標的概念和作用
- 4.2.2 相對指標的表現形式
- 4.2.3 相對指標的種類和計算方法
- 4.2.4 正確運用相對指標的原則
- 4.3 平均指標
- 4.3.1 平均指標的概念、作用和種類
- 4.3.2 平均指標的計算
- 4.3.3 調和平均數
- 4.3.4 幾何平均數
- 4.3.5 眾數(M0)
- 4.3.6 中位數(Me)
- 4.3.7 各種平均數之間的關系
- 4.4 運用平均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 4.4.1 注意所研究現象總體的同質性
- 4.4.2 注意用組平均數補充說明總平均數
- 4.4.3 注意用分配數列補充說明總平均數
- 4.5 標志變異指標
- 4.5.1 標志變異指標的意義和作用
- 4.5.2 標志變異指標的計算
- 習題
- 第5章 抽樣調查
- 5.1 抽樣調查概述
- 5.1.1 抽樣調查的概念
- 5.1.2 抽樣調查的特點
- 5.1.3 抽樣調查的作用
- 5.1.4 影響抽樣誤差的因素
- 5.2 抽樣調查中的基本概念及理論依據
- 5.2.1 全及總體和抽樣總體
- 5.2.2 全及指標和抽樣指標
- 5.2.3 抽樣方法
- 5.2.4 抽樣調查的理論依據
- 5.3 抽樣平均誤差
- 5.3.1 抽樣誤差的含義
- 5.3.2 抽樣平均誤差的計算
- 5.4 總體指標的推斷
- 5.4.1 抽樣極限誤差
- 5.4.2 可信程度
- 5.5 總體參數估計
- 5.5.1 總體參數的點估計
- 5.5.2 總體參數的區間估計
- 5.6 抽樣方案設計
- 5.6.1 抽樣方案設計的基本原則
- 5.6.2 抽樣組織設計
- 5.6.3 抽樣結果的檢查
- 習題
- 第6章 時間數列分析
- 6.1 時間數列分析概述
- 6.1.1 時間數列的概念
- 6.1.2 時間數列的種類
- 6.1.3 時間數列的編制原則
- 6.2 時間數列的水平分析指標
- 6.2.1 發展水平和平均發展水平
- 6.2.2 增長量和平均增長量
- 6.3 時間數列的速度分析指標
- 6.3.1 發展速度和增長速度
- 6.3.2 平均發展速度和平均增長速度
- 6.4 時間數列的趨勢分析
- 6.4.1 構成要素
- 6.4.2 時間數列的分解模型
- 6.5 長期趨勢的分析
- 6.5.1 移動平均法
- 6.5.2 趨勢模型法
- 6.6 季節變動的分析
- 習題
- 第7章 統計指數分析
- 7.1 統計指數的一般問題
- 7.1.1 統計指數的概念
- 7.1.2 統計指數的作用
- 7.1.3 統計指數的種類
- 7.2 綜合指數
- 7.2.1 綜合指數的含義
- 7.2.2 綜合指數的編制原理
- 7.2.3 綜合指數
- 7.3 平均數指數
- 7.3.1 平均數指數的概念和特點
- 7.3.2 平均數指數的編制
- 7.3.3 平均數指數與綜合指數的比較
- 7.4 指數體系與因素分析
- 7.4.1 指數體系的概念和作用
- 7.4.2 因素分析法
- 7.4.3 總量指標變動的因素分析
- 7.5 幾種常用的經濟指數
- 7.5.1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 7.5.2 股票價格指數
- 7.6 平均指標對比指數
- 7.6.1 平均指標變動的因素及平均指標指數體系
- 7.6.2 綜合指數體系與平均指標指數體系的結合應用
- 習題
- 第8章 相關與回歸分析
- 8.1 相關分析概述
- 8.1.1 相關關系的概念與特點
- 8.1.2 相關關系的種類
- 8.1.3 相關分析的內容
- 8.2 相關關系的判斷
- 8.2.1 相關關系的一般判斷
- 8.2.2 相關系數
- 8.3 回歸分析概述
- 8.3.1 回歸分析的概念與特點
- 8.3.2 線性回歸分析
- 8.3.3 曲線回歸分析
- 8.4 線性回歸分析的評價和檢驗
- 8.4.1 判定系數(R2)和估計標準誤差
- 8.4.2 線性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檢驗
- 8.5 應用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應注意的問題
- 習題
- 第9章 統計預測
- 9.1 統計預測概述
- 9.1.1 統計預測的意義
- 9.1.2 統計預測的種類
- 9.1.3 統計預測的原則
- 9.1.4 統計預測的步驟
- 9.2 統計調研推算預測
- 9.2.1 比例推算法
- 9.2.2 預計分析法
- 9.2.3 專家意見法
- 9.2.4 插值推算法
- 9.3 時間序列預測法
- 9.3.1 移動平均預測法
- 9.3.2 指數修勻預測法
- 9.3.3 三點法預測法
- 9.3.4 分割平均預測法
- 9.4 回歸預測法
- 9.4.1 一元線性回歸預測
- 9.4.2 自回歸預測法
- 9.4.3 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和非線性回歸模型
- 9.4.4 回歸預測應注意的問題
- 9.5 統計預測誤差的分析
- 9.5.1 預測誤差分析概述
- 9.5.2 預測誤差的分析與測定
- 9.5.3 預測誤差的控制
- 9.5.4 預測方法的選擇
- 習題
- 第10章 統計綜合分析
- 10.1 統計綜合分析概述
- 10.1.1 統計綜合分析的概念和特點
- 10.1.2 統計綜合分析的種類
- 10.1.3 統計綜合分析的作用與任務
- 10.2 統計綜合分析的原則、程序和方法
- 10.2.1 統計綜合分析的一般原則
- 10.2.2 統計綜合分析的一般程序
- 10.2.3 統計綜合分析一般方法
- 10.2.4 綜合統計分析的局限性
- 10.3 統計比較
- 10.3.1 統計比較的概念和作用
- 10.3.2 統計比較的種類
- 10.3.3 統計比較標準
- 10.3.4 統計比較具體規則
- 10.3.5 統計比較主要指標
- 10.4 統計綜合評價方法
- 10.4.1 統計綜合分析一般方法
- 10.4.2 統計綜合評價的主要方法
- 10.5 統計分析報告
- 10.5.1 統計分析報告的概念和特點
- 10.5.2 統計分析報告的類型
- 10.5.3 統計分析報告的質量要求
- 10.5.4 統計分析報告的選題
- 10.5.5 統計分析報告的寫作要求
- 習題
- 附錄
- 附錄A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統計指標
- 附錄B 正態概率分布表
- 附錄C t分布表
- 附錄D 平均增長速度查對表
- 附錄E 隨機數字表
- 參考文獻 更新時間:2019-11-04 10: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