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網絡綜合布線與組網實戰指南
黃治國 李穎 著
更新時間:2019-10-24 10:57:21
開會員,本書免費讀 >
本書全面、詳細、系統地介紹了網絡綜合布線的相關標準、網絡綜合布線材料、網絡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線纜布線技術、設備間與機房環境、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網絡布線系統的驗收、局域網規劃與組建、無線局域網規劃與組建等方面的知識,并通過81個實驗案例,幫助讀者積累實戰經驗,縮短從理論到現實的距離。本書內容翔實、知識全面,突出實用性和實戰性,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進行敘述,旨在幫助網絡管理員系統了解綜合布線的實用知識與技能,積累實戰經驗;同時也是各類計算機培訓中心、中等職業學校和技工學校的優選專業教材。
最新章節
- 【實驗11-5】在Windows 8系統中連接無線網絡
- 【實驗11-4】在Windows 7系統中連接無線網絡
- 11.5.2 配置客戶端
- 【實驗11-3】配置無線路由器
- 11.5.1 配置無線路由器
- 11.5 配置無線路由器和客戶端
上架時間:2019-10-24 10:31:59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 【實驗11-5】在Windows 8系統中連接無線網絡 更新時間:2019-10-24 10:57:21
- 【實驗11-4】在Windows 7系統中連接無線網絡
- 11.5.2 配置客戶端
- 【實驗11-3】配置無線路由器
- 11.5.1 配置無線路由器
- 11.5 配置無線路由器和客戶端
- 【實驗11-2】連接無線路由器
- 11.4.2 連接無線路由器
- 【實驗11-1】安裝無線網卡
- 11.4.1 連接無線網卡
- 11.4 網絡設備的連接
- 11.3.2 家居無線局域網組建方案設計
- 11.3.1 企業無線局域網組建方案設計
- 11.3 無線局域網組建方案規劃
- 11.2.4 無中心結構
- 11.2.3 集線器接入型
- 11.2.2 基站接入型
- 11.2.1 網橋連接型
- 11.2 無線局域網拓撲結構
- 11.1.5 局域網連接方案
- 11.1.4 無線漫游方案
- 11.1.3 無線局域網接入以太網
- 11.1.2 獨立無線局域網方案
- 11.1.1 對等無線局域網方案
- 11.1 無線局域網典型連接方案
- 第11章 無線局域網規劃與組建
- 【實驗10-27】打印機共享
- 【實驗10-26】文件夾共享
- 10.6.3 資源共享
- 【實驗10-25】登錄服務器
- 【實驗10-24】設置網絡ID
- 10.6.2 設置客戶端
- 【實驗10-23】創建用戶組
- 【實驗10-22】創建用戶賬戶
- 【實驗10-21】配置DHCP服務器
- 【實驗10-20】配置DNS服務器
- 【實驗10-19】配置域控制器
- 【實驗10-18】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 10.6.1 配置服務器
- 10.6 配置服務器和客戶端
- 【實驗10-17】使用Tracert命令測試
- 【實驗10-16】使用ping命令測試
- 10.5.3 網絡連通性測試
- 【實驗10-15】使用IPconfig命令判斷
- 【實驗10-14】通過LED指示燈判斷網卡的工作狀態
- 10.5.2 網卡工作狀態判斷
- 【實驗10-13】通過LED指示燈判斷交換機/路由器的工作狀態
- 10.5.1 交換機/路由器工作狀態判斷
- 10.5 網絡設備連接檢測
- 【實驗10-12】管理光纜
- 【實驗10-11】連接光纜鏈路
- 【實驗10-10】連接光纜
- 10.4.2 連接光纜布線系統
- 【實驗10-9】整理配線架中的線纜
- 【實驗10-8】整理橋架中的線纜
- 【實驗10-7】配線架與交換機的放置
- 【實驗10-6】雙絞線鏈路的連接方式
- 10.4.1 連接雙絞線布線系統
- 10.4 局域網布線系統的連接
- 10.3.3 連接安全設備
- 【實驗10-5】連接集線設備和路由器
- 10.3.2 連接路由器
- 【實驗10-4】使用普通端口級聯
- 【實驗10-3】雙絞線UP LINK端口級聯
- 【實驗10-2】光電收發轉換器的連接
- 【實驗10-1】光纖跳線的交叉連接
- 10.3.1 連接交換機
- 10.3 連接網絡設備
- 10.2.4 規劃用戶和IP地址
- 10.2.3 網絡操作系統設計
- 10.2.2 網絡設備設計
- 10.2.1 網絡拓撲結構設計
- 10.2 局域網組建方案規劃
- 10.1.2 局域網拓撲結構
- 10.1.1 局域網的組成
- 10.1 局域網概述
- 第10章 局域網規劃與組建
- 9.5.2 智能家居布線設計
- 9.5.1 智能家居布線設計原則
- 9.5 智能家居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4.8 校園網中心設計
- 9.4.7 學生公寓布線設計
- 9.4.6 教學樓布線設計
- 9.4.5 實驗樓布線設計
- 9.4.4 行政樓布線設計
- 9.4.3 圖書館布線設計
- 9.4.2 建筑群子系統設計
- 9.4.1 某學院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需求分析
- 9.4 某學院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3.2 企業廠區綜合布線設計
- 9.3.1 企業辦公樓綜合布線設計
- 9.3 某企業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2.4 小區布線系統設計
- 9.2.3 系統設計原則
- 9.2.2 設計標準與依據
- 9.2.1 小區綜合布線系統需求分析
- 9.2 某小區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1.5 辦公樓布線設計
- 9.1.4 建筑群子系統設計
- 9.1.3 網絡布線設計原則與需求調查
- 9.1.2 設計標準與依據
- 9.1.1 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需求分析
- 9.1 某檢察院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第9章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實例
- 8.4 綜合布線系統的鑒定
- 【實驗8-2】竣工檢測綜合合格判定
- 【實驗8-1】系統性能檢測單項合格判定
- 8.3.9 工程驗收
- 8.3.8 管理系統驗收
- 8.3.7 工程電氣測試
- 8.3.6 線纜終接檢查
- 8.3.5 線纜保護方式檢查
- 8.3.4 線纜的布放
- 8.3.3 設備安裝檢查
- 8.3.2 器材線纜檢查
- 8.3.1 環境檢查
- 8.3 驗收的項目和內容
- 8.2 驗收的要求和驗收組織
- 8.1 驗收的依據和原則
- 第8章 網絡布線系統的驗收與鑒定
- 【實驗7-14】利用Fluke DTX測試光纖鏈路性能
- 7.5.3 測試光纖鏈路性能
- 【實驗7-13】利用測試工具Fluke DTX測試雙絞線性能
- 7.5.2 測試雙絞線性能
- 【實驗7-12】設置測試工具Fluke DTX的參數
- 【實驗7-11】測試工具Fluke DTX自校準
- 【實驗7-10】設置測試工具Fluke DTX的語言
- 7.5.1 鏈路性能測試工具
- 7.5 鏈路性能測試實踐
- 【實驗7-9】兩種方法對光纜鏈路進行連通性測試
- 7.4.3 光纜鏈路連通性測試
- 【實驗7-8】使用簡易網線測試儀測試
- 【實驗7-7】NVP值的指定與測試
- 【實驗7-6】使用多個遠程ID定位器
- 【實驗7-5】查看單獨結果
- 【實驗7-4】測試以太網端口
- 【實驗7-3】測試整體鏈路
- 【實驗7-2】測試水平布線
- 【實驗7-1】測試跳線連通性
- 7.4.2 雙絞線連通性測試
- 7.4.1 鏈路連通性測試工具
- 7.4 鏈路連通性測試實踐
- 7.3.3 選擇光纜的測試方法
- 7.3.2 光纜測試方法
- 7.3.1 光纜測試儀
- 7.3 光纜測試工具與方法
- 7.2.3 電纜鏈路的認證測試
- 7.2.2 電纜鏈路的驗證測試
- 7.2.1 電纜鏈路的測試方法
- 7.2 電纜測試方法
- 7.1 電纜測試標準
- 第7章 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
- 6.3.2 布線接地注意事項
- 【實驗6-2】機房接地設計與施工實踐
- 6.3.1 屏蔽布線時的接地要求
- 【實驗6-1】設計接地工程要求與實踐
- 6.3 接地
- 6.2.6 消防
- 6.2.5 防雷接地
- 6.2.4 空調系統和新風系統
- 6.2.3 供配電系統
- 6.2.2 土建裝修
- 6.2.1 工程概述
- 6.2 機房環境設計實踐
- 6.1.7 消防與安全
- 6.1.6 空氣調節
- 6.1.5 建筑結構
- 6.1.4 供電與接地
- 6.1.3 媒體的使用和存放
- 6.1.2 機房的環境條件
- 6.1.1 機房場地要求
- 6.1 機房環境要求
- 第6章 機房環境要求與設計實踐
- 5.4.3 盤纖
- 【實驗5-4】光纖熔接
- 5.4.2 熔接
- 5.4.1 機械接續
- 5.4 光纜端接技術
- 【實驗5-3】直埋敷設光纜
- 5.3.2 建筑群光纜布線
- 【實驗5-2】水平子系統敷設光纜
- 【實驗5-1】垂直敷設光纜
- 5.3.1 建筑物內光纜敷設
- 5.3 光纜布線施工
- 5.2.4 管道填充率
- 5.2.3 室內光纜敷設要求
- 5.2.2 室外光纜敷設要求
- 5.2.1 光纜敷設要求
- 5.2 光纜施工的一般要求
- 5.1 光纜布線施工的準備工作
- 第5章 光纜布線技術
- 【實驗4-10】打環式牽引雙絞線
- 【實驗4-9】多條雙絞線牽引
- 【實驗4-8】單條雙絞線牽引
- 4.4.3 建筑物間布線
- 【實驗4-7】向上牽引線纜
- 【實驗4-6】向下垂放線纜
- 4.4.2 建筑物主干布線
- 【實驗4-5】建筑物內水平布線
- 4.4.1 建筑物內水平布線
- 4.4 雙絞線布線施工
- 【實驗4-4】制作跳線
- 【實驗4-3】端接配線架
- 【實驗4-2】端接信息插座
- 4.3.2 雙絞線壓接工具
- 4.3.1 雙絞線敷設工具
- 4.3 雙絞線布線工具
- 4.2.3 敷設塑料管槽
- 【實驗4-1】金屬橋架敷設施工現場的注意事項
- 4.2.2 敷設金屬橋架
- 4.2.2 敷設金屬線槽
- 4.2.1 敷設金屬管
- 4.2 網絡布線線槽鋪設技術
- 4.1 雙絞線布線的技術要求
- 第4章 雙絞線布線技術
- 3.10.3 管理標記
- 3.10.2 標記方式
- 3.10.1 設計規范
- 3.10 管理設計
- 【實驗3-3】保護電纜的方法。
- 3.9.2 建筑群干線布線方法
- 3.9.1 設計建筑群干線子系統的步驟
- 3.9 設計建筑群子系統
- 3.8 設計進線間
- 3.7 設計電信間
- 3.6 設計設備間
- 3.5.2 設計管理子系統的原則
- 3.5.1 配線架連接方式
- 3.5 設計管理子系統
- 3.4.2 設計主干子系統的原則
- 3.4.1 主干子系統結構
- 3.4 設計主干子系統
- 3.3.3 設計水平子系統的線纜
- 3.3.2 設計水平子系統的原則
- 3.3.1 水平子系統結構
- 3.3 水平子系統設計
- 3.2.2 工作區子系統設計原則
- 3.2.1 工作區子系統簡介
- 3.2 設計工作區子系統
- 【實驗3-2】設計工業級布線方案
- 【實驗3-1】設計辦公室布線方案
- 3.1.5 網絡布線方案的設計準則
- 3.1.4 設計系統應用
- 3.1.3 選擇布線材料
- 3.1.2 信道和線纜長度
- 3.1.1 網絡布線工程設計簡介
- 3.1 總體設計
- 第3章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設計
- 2.8.3 標簽
- 2.8.2 扎帶
- 2.8.1 理線器
- 2.8 布線材料整理工具
- 2.7.3 橋架
- 2.7.2 管道
- 2.7.1 線槽
- 2.7 線槽和管道
- 2.6.2 機架
- 2.6.1 機柜
- 2.6 配線機柜/機架
- 【實驗2-10】認識光纖跳線及應用
- 【實驗2-9】認識雙絞線跳線及應用
- 2.5 跳線
- 【實驗2-8】信息插座的組成
- 【實驗2-7】信息插座的類型
- 2.4 信息插座
- 2.3.3 光纖適配器
- 2.3.2 光纖終端盒
- 2.3.1 雙絞線配線架
- 2.3 配線架
- 2.2.4 光纖連接器件
- 2.2.3 光纖連接器
- 2.2.2 光纜的分類
- 2.2.1 光纖的分類
- 2.2 光纖
- 【實驗2-6】雙絞線的測試
- 【實驗2-5】雙絞線水晶頭(RJ-45接口)的制作
- 【實驗2-4】電話線水晶頭(RJ-11接口)制作
- 【實驗2-3】水晶頭的選購技巧
- 2.1.3 水晶頭
- 【實驗2-2】雙絞線的選購技巧
- 【實驗2-1】識別雙絞線的標識和代碼
- 2.1.2 大對數雙絞線
- 2.1.1 雙絞線的分類
- 2.1 雙絞線
- 第2章 網絡綜合布線材料
- 【實驗1-2】網絡綜合布線的設計要求
- 【實驗1-1】網絡綜合布線的流程
- 1.5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的實施
- 1.4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結構
- 1.3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等級
- 1.2.4 國內標準
- 1.2.3 歐洲標準
- 1.2.2 ISO/IEC 11801國際標準
- 1.2.1 TIA/EIA標準
- 1.2 網絡綜合布線的相關標準
- 1.1.2 網絡綜合布線的特點
- 1.1.1 網絡綜合布線的定義
- 1.1 網絡綜合布線簡介
- 第1章 網絡綜合布線技術概述
- 前言
- 內容簡介
- 說明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說明
- 內容簡介
- 前言
- 第1章 網絡綜合布線技術概述
- 1.1 網絡綜合布線簡介
- 1.1.1 網絡綜合布線的定義
- 1.1.2 網絡綜合布線的特點
- 1.2 網絡綜合布線的相關標準
- 1.2.1 TIA/EIA標準
- 1.2.2 ISO/IEC 11801國際標準
- 1.2.3 歐洲標準
- 1.2.4 國內標準
- 1.3 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等級
- 1.4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結構
- 1.5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的實施
- 【實驗1-1】網絡綜合布線的流程
- 【實驗1-2】網絡綜合布線的設計要求
- 第2章 網絡綜合布線材料
- 2.1 雙絞線
- 2.1.1 雙絞線的分類
- 2.1.2 大對數雙絞線
- 【實驗2-1】識別雙絞線的標識和代碼
- 【實驗2-2】雙絞線的選購技巧
- 2.1.3 水晶頭
- 【實驗2-3】水晶頭的選購技巧
- 【實驗2-4】電話線水晶頭(RJ-11接口)制作
- 【實驗2-5】雙絞線水晶頭(RJ-45接口)的制作
- 【實驗2-6】雙絞線的測試
- 2.2 光纖
- 2.2.1 光纖的分類
- 2.2.2 光纜的分類
- 2.2.3 光纖連接器
- 2.2.4 光纖連接器件
- 2.3 配線架
- 2.3.1 雙絞線配線架
- 2.3.2 光纖終端盒
- 2.3.3 光纖適配器
- 2.4 信息插座
- 【實驗2-7】信息插座的類型
- 【實驗2-8】信息插座的組成
- 2.5 跳線
- 【實驗2-9】認識雙絞線跳線及應用
- 【實驗2-10】認識光纖跳線及應用
- 2.6 配線機柜/機架
- 2.6.1 機柜
- 2.6.2 機架
- 2.7 線槽和管道
- 2.7.1 線槽
- 2.7.2 管道
- 2.7.3 橋架
- 2.8 布線材料整理工具
- 2.8.1 理線器
- 2.8.2 扎帶
- 2.8.3 標簽
- 第3章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方案設計
- 3.1 總體設計
- 3.1.1 網絡布線工程設計簡介
- 3.1.2 信道和線纜長度
- 3.1.3 選擇布線材料
- 3.1.4 設計系統應用
- 3.1.5 網絡布線方案的設計準則
- 【實驗3-1】設計辦公室布線方案
- 【實驗3-2】設計工業級布線方案
- 3.2 設計工作區子系統
- 3.2.1 工作區子系統簡介
- 3.2.2 工作區子系統設計原則
- 3.3 水平子系統設計
- 3.3.1 水平子系統結構
- 3.3.2 設計水平子系統的原則
- 3.3.3 設計水平子系統的線纜
- 3.4 設計主干子系統
- 3.4.1 主干子系統結構
- 3.4.2 設計主干子系統的原則
- 3.5 設計管理子系統
- 3.5.1 配線架連接方式
- 3.5.2 設計管理子系統的原則
- 3.6 設計設備間
- 3.7 設計電信間
- 3.8 設計進線間
- 3.9 設計建筑群子系統
- 3.9.1 設計建筑群干線子系統的步驟
- 3.9.2 建筑群干線布線方法
- 【實驗3-3】保護電纜的方法。
- 3.10 管理設計
- 3.10.1 設計規范
- 3.10.2 標記方式
- 3.10.3 管理標記
- 第4章 雙絞線布線技術
- 4.1 雙絞線布線的技術要求
- 4.2 網絡布線線槽鋪設技術
- 4.2.1 敷設金屬管
- 4.2.2 敷設金屬線槽
- 4.2.2 敷設金屬橋架
- 【實驗4-1】金屬橋架敷設施工現場的注意事項
- 4.2.3 敷設塑料管槽
- 4.3 雙絞線布線工具
- 4.3.1 雙絞線敷設工具
- 4.3.2 雙絞線壓接工具
- 【實驗4-2】端接信息插座
- 【實驗4-3】端接配線架
- 【實驗4-4】制作跳線
- 4.4 雙絞線布線施工
- 4.4.1 建筑物內水平布線
- 【實驗4-5】建筑物內水平布線
- 4.4.2 建筑物主干布線
- 【實驗4-6】向下垂放線纜
- 【實驗4-7】向上牽引線纜
- 4.4.3 建筑物間布線
- 【實驗4-8】單條雙絞線牽引
- 【實驗4-9】多條雙絞線牽引
- 【實驗4-10】打環式牽引雙絞線
- 第5章 光纜布線技術
- 5.1 光纜布線施工的準備工作
- 5.2 光纜施工的一般要求
- 5.2.1 光纜敷設要求
- 5.2.2 室外光纜敷設要求
- 5.2.3 室內光纜敷設要求
- 5.2.4 管道填充率
- 5.3 光纜布線施工
- 5.3.1 建筑物內光纜敷設
- 【實驗5-1】垂直敷設光纜
- 【實驗5-2】水平子系統敷設光纜
- 5.3.2 建筑群光纜布線
- 【實驗5-3】直埋敷設光纜
- 5.4 光纜端接技術
- 5.4.1 機械接續
- 5.4.2 熔接
- 【實驗5-4】光纖熔接
- 5.4.3 盤纖
- 第6章 機房環境要求與設計實踐
- 6.1 機房環境要求
- 6.1.1 機房場地要求
- 6.1.2 機房的環境條件
- 6.1.3 媒體的使用和存放
- 6.1.4 供電與接地
- 6.1.5 建筑結構
- 6.1.6 空氣調節
- 6.1.7 消防與安全
- 6.2 機房環境設計實踐
- 6.2.1 工程概述
- 6.2.2 土建裝修
- 6.2.3 供配電系統
- 6.2.4 空調系統和新風系統
- 6.2.5 防雷接地
- 6.2.6 消防
- 6.3 接地
- 【實驗6-1】設計接地工程要求與實踐
- 6.3.1 屏蔽布線時的接地要求
- 【實驗6-2】機房接地設計與施工實踐
- 6.3.2 布線接地注意事項
- 第7章 綜合布線系統的測試
- 7.1 電纜測試標準
- 7.2 電纜測試方法
- 7.2.1 電纜鏈路的測試方法
- 7.2.2 電纜鏈路的驗證測試
- 7.2.3 電纜鏈路的認證測試
- 7.3 光纜測試工具與方法
- 7.3.1 光纜測試儀
- 7.3.2 光纜測試方法
- 7.3.3 選擇光纜的測試方法
- 7.4 鏈路連通性測試實踐
- 7.4.1 鏈路連通性測試工具
- 7.4.2 雙絞線連通性測試
- 【實驗7-1】測試跳線連通性
- 【實驗7-2】測試水平布線
- 【實驗7-3】測試整體鏈路
- 【實驗7-4】測試以太網端口
- 【實驗7-5】查看單獨結果
- 【實驗7-6】使用多個遠程ID定位器
- 【實驗7-7】NVP值的指定與測試
- 【實驗7-8】使用簡易網線測試儀測試
- 7.4.3 光纜鏈路連通性測試
- 【實驗7-9】兩種方法對光纜鏈路進行連通性測試
- 7.5 鏈路性能測試實踐
- 7.5.1 鏈路性能測試工具
- 【實驗7-10】設置測試工具Fluke DTX的語言
- 【實驗7-11】測試工具Fluke DTX自校準
- 【實驗7-12】設置測試工具Fluke DTX的參數
- 7.5.2 測試雙絞線性能
- 【實驗7-13】利用測試工具Fluke DTX測試雙絞線性能
- 7.5.3 測試光纖鏈路性能
- 【實驗7-14】利用Fluke DTX測試光纖鏈路性能
- 第8章 網絡布線系統的驗收與鑒定
- 8.1 驗收的依據和原則
- 8.2 驗收的要求和驗收組織
- 8.3 驗收的項目和內容
- 8.3.1 環境檢查
- 8.3.2 器材線纜檢查
- 8.3.3 設備安裝檢查
- 8.3.4 線纜的布放
- 8.3.5 線纜保護方式檢查
- 8.3.6 線纜終接檢查
- 8.3.7 工程電氣測試
- 8.3.8 管理系統驗收
- 8.3.9 工程驗收
- 【實驗8-1】系統性能檢測單項合格判定
- 【實驗8-2】竣工檢測綜合合格判定
- 8.4 綜合布線系統的鑒定
- 第9章 網絡綜合布線系統設計實例
- 9.1 某檢察院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1.1 辦公樓綜合布線系統需求分析
- 9.1.2 設計標準與依據
- 9.1.3 網絡布線設計原則與需求調查
- 9.1.4 建筑群子系統設計
- 9.1.5 辦公樓布線設計
- 9.2 某小區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2.1 小區綜合布線系統需求分析
- 9.2.2 設計標準與依據
- 9.2.3 系統設計原則
- 9.2.4 小區布線系統設計
- 9.3 某企業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3.1 企業辦公樓綜合布線設計
- 9.3.2 企業廠區綜合布線設計
- 9.4 某學院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4.1 某學院校園網綜合布線系統需求分析
- 9.4.2 建筑群子系統設計
- 9.4.3 圖書館布線設計
- 9.4.4 行政樓布線設計
- 9.4.5 實驗樓布線設計
- 9.4.6 教學樓布線設計
- 9.4.7 學生公寓布線設計
- 9.4.8 校園網中心設計
- 9.5 智能家居布線系統設計方案
- 9.5.1 智能家居布線設計原則
- 9.5.2 智能家居布線設計
- 第10章 局域網規劃與組建
- 10.1 局域網概述
- 10.1.1 局域網的組成
- 10.1.2 局域網拓撲結構
- 10.2 局域網組建方案規劃
- 10.2.1 網絡拓撲結構設計
- 10.2.2 網絡設備設計
- 10.2.3 網絡操作系統設計
- 10.2.4 規劃用戶和IP地址
- 10.3 連接網絡設備
- 10.3.1 連接交換機
- 【實驗10-1】光纖跳線的交叉連接
- 【實驗10-2】光電收發轉換器的連接
- 【實驗10-3】雙絞線UP LINK端口級聯
- 【實驗10-4】使用普通端口級聯
- 10.3.2 連接路由器
- 【實驗10-5】連接集線設備和路由器
- 10.3.3 連接安全設備
- 10.4 局域網布線系統的連接
- 10.4.1 連接雙絞線布線系統
- 【實驗10-6】雙絞線鏈路的連接方式
- 【實驗10-7】配線架與交換機的放置
- 【實驗10-8】整理橋架中的線纜
- 【實驗10-9】整理配線架中的線纜
- 10.4.2 連接光纜布線系統
- 【實驗10-10】連接光纜
- 【實驗10-11】連接光纜鏈路
- 【實驗10-12】管理光纜
- 10.5 網絡設備連接檢測
- 10.5.1 交換機/路由器工作狀態判斷
- 【實驗10-13】通過LED指示燈判斷交換機/路由器的工作狀態
- 10.5.2 網卡工作狀態判斷
- 【實驗10-14】通過LED指示燈判斷網卡的工作狀態
- 【實驗10-15】使用IPconfig命令判斷
- 10.5.3 網絡連通性測試
- 【實驗10-16】使用ping命令測試
- 【實驗10-17】使用Tracert命令測試
- 10.6 配置服務器和客戶端
- 10.6.1 配置服務器
- 【實驗10-18】安裝Windows Server 2008
- 【實驗10-19】配置域控制器
- 【實驗10-20】配置DNS服務器
- 【實驗10-21】配置DHCP服務器
- 【實驗10-22】創建用戶賬戶
- 【實驗10-23】創建用戶組
- 10.6.2 設置客戶端
- 【實驗10-24】設置網絡ID
- 【實驗10-25】登錄服務器
- 10.6.3 資源共享
- 【實驗10-26】文件夾共享
- 【實驗10-27】打印機共享
- 第11章 無線局域網規劃與組建
- 11.1 無線局域網典型連接方案
- 11.1.1 對等無線局域網方案
- 11.1.2 獨立無線局域網方案
- 11.1.3 無線局域網接入以太網
- 11.1.4 無線漫游方案
- 11.1.5 局域網連接方案
- 11.2 無線局域網拓撲結構
- 11.2.1 網橋連接型
- 11.2.2 基站接入型
- 11.2.3 集線器接入型
- 11.2.4 無中心結構
- 11.3 無線局域網組建方案規劃
- 11.3.1 企業無線局域網組建方案設計
- 11.3.2 家居無線局域網組建方案設計
- 11.4 網絡設備的連接
- 11.4.1 連接無線網卡
- 【實驗11-1】安裝無線網卡
- 11.4.2 連接無線路由器
- 【實驗11-2】連接無線路由器
- 11.5 配置無線路由器和客戶端
- 11.5.1 配置無線路由器
- 【實驗11-3】配置無線路由器
- 11.5.2 配置客戶端
- 【實驗11-4】在Windows 7系統中連接無線網絡
- 【實驗11-5】在Windows 8系統中連接無線網絡 更新時間:2019-10-24 10: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