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51評論

第1章 阿拾

鳳國北邊有個不起眼的小山村,名字叫張家屯兒,百十戶人家世世代代住在山腳下,以種田為生。

因著這里山多地少,每家每戶的地也分不到多少,要想吃飽飯還得做點(diǎn)別的營生才行。

比如說上山打柴賣了換些米面糧油,或者有把子力氣的女子偶爾結(jié)伴兒去打幾只野雞兔子什么的獵物,可以多賣些個銅板攢起來,留著娶個夫郎好過日子。

但是,山頂上到底什么樣兒,卻沒有人知道。

這山太高,林太深,誰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去賭,所以祖祖輩輩也就待在這山腳下過著吃不飽也餓不死的日子。

張家屯兒本就是個小村莊,離最近的鎮(zhèn)子上也有二十多里地,平日里男子很少出門,除非村長家的牛車進(jìn)城,他們偶爾會跟著去一次。

而女人們就不同了,她們走路快,步子大,三五成群地約著用不上一個時辰也就到了,平日里去賣個柴、買個家伙什兒什么的,一來一回也耽誤不了多長時間。

這一日傍晚,家家戶戶的煙囪剛冒起煙來,張家就又傳來張氏的打罵聲,村里人早就習(xí)以為常。

這張氏是個鰥夫,年紀(jì)輕輕妻主便去了,只留下張氏和三個兒子。

這張氏為了自己的三個孩子也一直未曾改嫁,但是,他卻是這村里出了名的潑夫。

這事兒要說起來還得追溯到十年前,張氏的妻主去世后,張氏便承擔(dān)起了養(yǎng)家糊口的重?fù)?dān)。

那時他的大兒子張大郎也不過才八歲,只能幫著他打打下手,兩個弟弟還小,也只是張著嘴等吃飯,什么忙都幫不上。

要說有女人的人家溫飽都困難,他一個男兒家,日子過得也的確是難。

那日張鰥夫到鎮(zhèn)子上賣柴回來天色已經(jīng)很晚,誰知竟在半道兒上撿了個孩子回來,村里面一時謠言四起,說這是張鰥夫耐不住寂寞在外面與野女人生的,這會子趁老張走了才敢領(lǐng)回來等等。

張鰥夫本是看那孩子哭得可憐,不過也就四五歲的樣子,不想他餓死才發(fā)了善心將他帶回家,想著日后他大些了尋個婆家也能掙些彩禮錢,不曾想?yún)s惹來了一大堆閑言碎語。

于是,這張鰥夫便將一股子怒火都撒到這孩子身上,這些年來,沒少給他氣受。

村里家家戶戶離得不遠(yuǎn),也都是清楚的,自此,張鰥夫潑夫的名聲也傳了出去。

張鰥夫給他取名“阿拾”,意思是他是自己拾來的孩子。

將他一個人趕到柴房,晚上只能睡到一塊木板子上。

平日里的吃食都是一家人吃剩下的湯湯水水拿來填個肚子,衣服也只是撿著張三郎穿剩下不要的,縫縫補(bǔ)補(bǔ)地勉強(qiáng)遮著身子。

十年來,阿拾一直過著這種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若是張鰥夫心情不好或者在外面聽了什么有關(guān)于他的閑言碎語,回家后還要將火發(fā)到阿拾身上。

張鰥夫有時候只是罵上幾句,有時候卻要抄起燒火棍子往阿拾身上打。

阿拾知道自己是被張鰥夫撿回來才沒有被餓死,所以他從來不會頂嘴,也不會解釋,只是默默受著。

版權(quán):紅袖添香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景泰县| 彩票| 临武县| 黄梅县| 福泉市| 遂平县| 南部县| 温州市| 崇信县| 金山区| 北宁市| 环江| 诏安县| 高碑店市| 长白| 高邮市| 封丘县| 孟津县| 喀喇沁旗| 沭阳县| 安图县| 鱼台县| 姜堰市| 汝城县| 文昌市| 萨迦县| 铜山县| 宾阳县| 日喀则市| 衡阳县| 湾仔区| 尚义县| 临洮县| 萨迦县| 凉山| 隆化县| 清河县| 介休市| 布尔津县| 濮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