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楔子

上古,浩瀚大陸,人類新生,茹毛飲血,食不果腹,猛獸橫行,毒蟲叢生,視人族為血食。人類如無根浮萍,在夾縫中艱難求生。

時有天人臨世,選天資優異鐘靈神秀之人,授之于神術。天人因材施教,眾人天資性格不一,各得其法,皆為大能。時有大能三千,亦有大道三千,世間眾人擇一而拜,亦有十萬弟子得入山門。

此等盛世持續八百年,屆時各類奇門異術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以道術、佛法、神術、魔法、巫術、血脈奇術等六種最為盛行。

忽得一夜之間,天人和大能均消失于世間,天下混亂,紛爭不斷,各門各派大打出手,眾多門派傳承煙消云散,奇門異術日漸凋零,千載之后,只有道術、佛法、神術、魔法、巫術、血脈奇術等六種有傳承遺世。

而神州大地,雖歷經劫難,但道術傳承之火苗一直不息。然世間靈氣至漢唐以下,日漸衰敗,道法威力日漸消散,上古驅山填海之術,在元末明初之時,只能驅石入溪了。

大明洪武十三年,武當山一個偏僻的道觀中,一位面色紅潤須發皆白的老道士正盤坐講道,臺下兩排道人正盤坐仔細傾聽。大約一個時辰后,老道士閉口不講,閉目養神。左側第一個道人知道此次宣講完畢,站起身來,帶領眾弟子齊齊躬身行禮,老道士手中拂塵輕揮,眾人依次告退。

第一個道人也隨眾人欲退時,耳畔聽聞師尊聲音:“翠山,慢走。”

這位老道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張三豐真人,留下的正是他的唯一真傳張翠山道長。

張三豐名君寶,又名全一,道號三豐,宋末元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

正史記載宋理宗淳佑七年出生遼東懿州人,14歲考取文武狀元,18歲擔任博陵縣令,后辭官出家修道,拜火龍真人為師。元惠宗敕封“忠孝神仙”。待元朝數盡,明主剛立,張三豐又結庵武當山。居武當搜奇攬勝,見遍山宮觀皆毀于兵火,乃言“此山異日必大興”。遂領道眾將各處宮觀廢墟一一清理,草創廟觀以延香火,為武當派開山祖師。

張三豐生于1247年,洪武十三年是1381年,此時已是134歲。張三豐前后收了七個徒弟,張翠山是他的五弟子,也是唯一入道修真有成的弟子,此時其他弟子已經相繼離世,張翠山也已經七十有三了。

此刻張翠山拜倒在師父腳下,修煉多年的道心此時也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這只因為張三豐淡淡的一句話:“翠山,為師道行圓潤,已到爐火純青完美無缺之境界,三日后將飛升天界。”飛升本是件好事,奈何張翠山卻不愿意讓師父如此飛升。

上古之時,修煉有成均可以攜真身舉霞飛升,后世不知為何,真身飛升之路斷絕,只能化虹飛升,即元神化虹分神,真身焚毀。張三豐早在十幾年前就可以化虹飛升,張翠山卻不愿意他走這個路子,遍查史料才在一本上古游記中得知真身舉霞飛升必須進入海外三仙島的方丈島,通過登仙臺才能飛升。

可是上古以后方丈仙島不知為何變得行蹤縹緲,尋島飛升之法僅僅在上古流傳下的門派里有只言片語記載。張翠山尋覓多年,仍毫無頭緒。然而張三豐已經道滿法溢,到了今日,無論如何已經壓制不住,只得化虹飛升。

張三豐撫摸著愛徒的頭,微聲道:“癡兒,你也是修道多年,如何參不透這個道理。正所謂有緣則來無緣則去,我于方丈仙島無緣,亦是強求不得。我算得武當即將大興,不可無真人臨世,我飛升后,武當上下亦是系于你身,你可專心修行,守護武當一脈,或許可以覓得方丈仙島行蹤。”

三日后,張翠山在密室外等候,卯時三刻,屋上虹光一閃直飛入天,張翠山雙膝一軟,拜倒在地,痛哭流涕,舉手盟誓曰:“上窮碧落下黃泉,我張翠山一定覓得方丈仙島蹤跡!”

三十日后,在武當道館深處,武當內門全體恭請:張翠山道人繼位真人,對外仍為武當張真人。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間,朱元璋兩度詔請武當張真人入京,皆避而不見。永樂初,朱棣又命侍讀學士胡廣詔訪武當張真人,豈料胡廣在武當與張真人遇而不識。

永樂十年,成祖朱棣調集軍民工匠三十余萬眾,經十年,建成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巖廟等龐大工程建筑。其時張真人混跡于民眾之中,朱棣派人屢訪不遇。

永樂十四年,朱棣怒斥胡廣尋張真人不力,胡廣再訪武當,于武當祈禱,望張真人能念其誠苦應詔回京,終見武當張真人。胡廣便策馬回京。跨年還得京師,乃知武當張真人早于前在金殿與永樂會得一面。

張翠山守護武當派120年,時至大明弘治十三年,正巧是公元1500年。在這120年中,張翠山也得到了方丈仙島只言片語的記載,也多次出海尋找,但仍然是一無所獲。

此時張翠山的功力也到了圓滿無缺,不得不飛升的時候,此時他面臨一個選擇,是違背誓言化虹飛升呢,還是不顧自己的道法前路,走出別的道路。

張翠山思索了一天一夜,又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布設了一個窺天大陣,運轉陣法,窺得一線天機。

天道的反噬讓張翠山整整修養了三個月才恢復元氣。三個月后他也終于下定了決心,事實他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了。

從天機上,他算得飛升之路,已經是死路一條。即使是化虹飛升也是不可能了。張三豐的飛升是借助大明朝初生的人道勃發之力,現在大明朝已處于衰敗之時,況且武當已得到大明的多次冊封,人道恩寵已經消耗完畢。

張翠山如果要飛升,只能借助天地的力量,然而這一百多年來靈氣衰敗更加厲害,甚至天道也已經開始向西方傾斜,在這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的時候,化虹飛升也只能元神消散天際一種結果。

他唯一的道路就是轉世重修。這條道路在天機上仍然是死氣重重,但卻有一絲轉機。張翠山算得這次轉機當在數百年之后。

既然知道自己的轉世開始一定會困難重重,那就一定要將自己的元神壓縮至極致,微小如塵,堅不可破。方能度過數百年幾十次轉世輪回。

張翠山動用自己所有的力量為轉世做了最充分的打算。為了武當威名,關于轉世的事情他也沒有告訴任何弟子,而是告知眾弟子自己即將飛升。

一年之后,武當內門全體弟子在祖師爺修煉密室門口持手而立,卯時三刻,天空一道虹光一閃而去,眾弟子整齊跪下,拜別祖師爺化虹飛升。他們沒發現的是,虹光沒有直沖天際而是一掠而走,飛向了其它方向。

張翠山的感覺是對的,他的第一世投胎轉世是一位學富五車的秀才,多次中舉無望,突然心生修道之意,散盡家產,入山修道,結果卻被山賊所害。

第二世卻是一個富貴人家的少爺,從小就喜歡修道成仙之事,父母見狀憂愁不已,給他找了一門合適的親事,妻子貌美賢惠,兒子聰明伶俐,修道之事,早就拋之腦后了。

第三世是一個天生身子羸弱的書生,本打算入山修道以圖長生,卻被高僧看中說他有慧根,后來吃齋念佛,成為一代高僧。

第四世是一個乞丐,早早凍餓而死。

第五世是一個反清義士,死于戰場。

再往后的轉世之人已經沒有修道的想法了,和普通人一模一樣。

沒人知道的是,在他們的靈魂深處最中間的位置,有一個細微如塵、剔透如鉆石的道人在閉目打坐,靜悄悄的等著機緣的到來。

注:本文中的世界為架空世界,東方一直屬于中國修煉界的勢力范圍,在修煉界的管理和鎮壓下,沒有發生過近代鴉片戰爭、八國聯軍和抗日戰爭等歷史。

版權:起點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黄龙县| 长顺县| 开封市| 彝良县| 沙田区| 乐清市| 庆城县| 吉安县| 涟源市| 平塘县| 揭东县| 报价| 永丰县| 二连浩特市| 周口市| 南溪县| 南江县| 新田县| 新宁县| 宁国市| 杭州市| 翼城县| 囊谦县| 贵州省| 明溪县| 丰都县| 延寿县| 兴仁县| 丹阳市| 屯门区| 东辽县| 环江| 南康市| 贡山| 永仁县| 磐安县| 大港区| 潮州市| 东阳市| 温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