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為當代大變革立起一面歷史鏡鑒
——《大秦帝國·黑色裂變》專版代序
孫皓暉
獻給中國原生文明的光榮與夢想
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中信出版集團將《大秦帝國》第一部《黑色裂變》專門出版,是非常合適的,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非常合適,是說這部歷史小說是全方位呈現戰國大變法浪潮的一部作品。
重要意義,是說這部作品所呈現的內容,對當代變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風雨雷電的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再造再生時代。在那五百多年里,中國民族群創造了生命力無限涌動的新型私有制經濟,沖垮了已經僵化的公有井田制的框架,使聯邦國體的王權制趨于崩潰,以諸侯分治的歷史形式開始各自尋覓適合中國文明向更高階段發展的歷史道路。
在各自尋覓的道路上,中國民族群以諸侯紛爭的方式,爆發出劇烈的戰爭沖突與深刻的社會摩擦,各種變革救世治國思想爆炸式涌現,這就是令后人神往的“百家爭鳴”奇觀。在深刻而普遍的理論探索基礎上,中國迎來了第一次自覺變革的歷史浪潮——戰國大變法時代。其時也,變則強,不變則弱;變則富,不變則窮;變則存,不變則亡。在救亡圖存的巨大壓力下,七大戰國競相變法,展開了全面而深刻的“大爭”。從本質上說,七大戰國雖然有不同的變法內涵,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奉法治國;無論各個戰國的法令如何差異,它們都是法治之邦,而不是人治之邦。
在尋求法治國家新道路的浪潮中,秦國變法攀登得最高,變法最為徹底,其“凡事皆有法式”的法制體系也最完善,為戰國后期的秦統一中國文明提供了最直接、最堅實的歷史基礎。所以如此,在于秦國的這場變法是那個時代最自覺的、最理性的、最堅定的、持續時間最長(六代堅持變法)的歷史性變法。秦昭王之后的秦國,所以能一強獨大(經濟軍事實力遠超六國),其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清明的法治社會與穩定的政治結構。而六國所以能被統一,除了統一文明已經成為天下共識這一基礎之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基礎上的爭無可爭,在于變法浪潮中沒有錘煉出同樣堅實的根基。
這就是戰國變法時代的歷史延伸意義。
這樣一個時代,應該成為當代中國大變革的歷史鏡鑒。
讀讀戰國變法歷史,對于尋求中國文明重建之路,具有恒久的意義。
2018年春于海南積微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