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及笄之日
永天皇朝歷經數百年風霜,屹立不倒。
先祖把朝定為天,即天為廣,永不塌。
不止是世代精明的帝君,有能衷心的大臣,更是有在前線保家衛國的能兵善將。
永天皇朝帝都定于安陽,皇宮位于中心處。
百姓安居樂業,各行各業,靠自己的努力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繁華與歲月靜好。
當今帝君,稱為元帝,今弱冠之年,繼位已三年,承先祖之血脈,當為明君。
可世間,哪有處處都是美好繁華的?有美好的地方也就有與它相反的一面。
有忠良之臣必有佞逆之臣,有精明之帝必有昏庸之君,有為你謀全策略之人必有把你推下火堆的人。
聞當今醫學世家楚霄太醫之女,舞象之年,卻自小癡傻成疾,身為御醫世家傳人的楚霄竟也無法醫治自己癡傻的女兒,這令世人有無盡的唏噓。
楚霄之女,名為清泠,聽聞是當年出生時正下著泠泠的雨水,天微寒,謂取名清泠。
正說這楚清泠,癡傻成疾,終日如三歲孩童般,童言童語,天真爛漫,可生得卻是極為俊俏。
說是童言童語,天真爛漫但因他人都為著智力而感到惋惜。
不惑之年的楚霄育有三子一女,共一妻,無二房。
長子楚霜降,與世代為醫相比,他自小喜武,不沾醫術,現二十有二,十五參軍,在戰場立下累累功勛,現得圣上賞識,封善戰將軍,賜將軍府邸一座。
次子楚谷雨,正是弱冠之年,與楚霜降相反,喜書與醫術,與父親不同的是,楚谷雨,不喜職務纏身,所學之術,都用在了百姓身上,安陽城內第一大醫館研醫堂,便是楚家二公子一手建立。
三子楚驚蟄,便是楚家中年齡最小的存在,九齡,正是好學年華,聰明伶俐,為人處事居然比同齡孩童更為懂世事。
今日,便是楚清泠及笄之日,即為成年,帝君得知,又因楚家多代為朝廷效命,便依先祖定下的國中事務法,令楚霄及其它大臣在皇宮舉行大臣子女的及笄之禮。
天皇朝的及笄之禮,并不是簡單的及笄之禮,按天皇朝的規定,是要讓該大臣之女在眾多貴家公子甚至皇家子弟中露面,借及笄之禮訂下婚約。
連現任帝君都在扶額頭痛,這,是什么破法規!
然,如一方愿意,一方反對,則無婚約可約。
想到這里,帝君覺得,還算公平。
遂,楚清泠于春季雨水時節,正月初五未時出生,按天皇朝以往的大臣兒女及笄之禮,必要等到與十五年前出生同一時間才能舉行及笄,以表成年。
楚清泠從早上就開始,就被母親按到了梳妝臺前。
“啊娘,我們這是在干什么呀?”楚清泠看著眼前忙碌的人問。
楚母聽著女兒如糯米軟軟的聲音,心中軟了許多。
“清泠乖,今日過后,我們清泠就是大人啦!”楚母如白玉的手輕撫了楚清泠柔軟的發頂說道。
楚清泠眼睛一亮:“真的嗎?我是大人之后就可以做大人才能做的事情了嗎?”
楚母有些疑惑:“什么大人的事?”
楚清泠笑得嘻嘻:“我聽啊春說,女大人是要嫁人的?!?
楚母愣了愣,便頓時哈哈笑出聲:“我們家清泠是想嫁人了嗎?”
楚清泠貌似很苦惱地想了想,又皺了皺眉頭,許久開口道:“可阿娘,嫁人是什么呀?”
“嫁人,就是和另外一個人生活,要照顧他,要一輩子只想和他一起生活,這樣說,清泠懂了嗎?”按及笄,楚母拿著一支又一支簡易釵子在楚清泠頭上比劃著,唔……到底那支好看呢?
楚清泠似乎想到什么,突然哭出來:“啊娘,清泠不要嫁人,清泠不想和別人一起住,清泠……清泠想和啊娘,啊爹,還有哥哥,還有啊春啊夏一起住,阿娘,清泠不要嫁人!”說著,卻越哭越大聲。
楚母連忙說道:“好,好,咱們清泠不嫁人不嫁人,要和阿爹阿娘一起住,不哭不哭?!鼻邈觥芸臁芸炝恕?
楚清泠晶瑩的眼淚還掛在臉上,顯得很是稚氣:“阿娘不騙我?”
“阿娘怎么會騙你呢?”楚母心里有些疼痛,她的清泠,永遠都是這樣純潔無瑕的。
楚清泠頓時破涕為笑,手里拿著好看的釵子讓楚母替她別上。
“清泠,等會要好好聽話,不能到處亂跑,不然阿爹阿娘找不到清泠,會著急的。”楚母細聲軟語地向楚清泠說。
楚清泠點點頭,她才不要讓阿爹阿娘著急呢!
--午時
“老爺,夫人,小姐的及笄之物已全部準備妥當!”管家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叫李財,府里人都叫他財叔。
楚霄的模樣長得極好,有書生的文儒,也有不可多得的正直,在世人眼里,他是一個好大臣,好丈夫,更是一個好父親。
的確也是。
“好!極好!快去把小姐迎出來!”楚霄顯得很是激動,她的女兒,他與琉兒的女兒啊……終于等到了……
打開廂門,走進大堂中,楚清泠被貼身丫鬟啊春啊夏攙扶著。
今日的楚清泠,似乎是被身上緇布衣,朱紅錦邊的采衣顯得稚氣已經褪去了,仿佛是一個亭亭玉立,不再是那個智力缺失的少女了。
楚霄有些淚目,女兒……長大就是好……
“行了,爹,妹妹還等著去皇宮呢!”出聲提醒的是大哥楚霜降。
“對!對!財叔!馬轎等備好否?!”
財叔連忙附道:“早已備好?!?
“好!扶小姐上轎!”楚霄一揮手,盡是縱然的灑脫。
--皇宮
接近未時,楚家及其他大小臣子以及他的內室,已陸陸續續來到皇宮,出示腰牌以示身份。
舉行禮式的是太清堂,離宮門不遠,太清堂極大,在太清堂的堂地上,早已擺好酒席,一桌連一桌,裝飾與各種食物可謂是琳瑯滿目。
太清堂里的太清臺,用于各個節日與祭日之禮所用,歷史比較悠久,聽聞是先祖開國,一道天雷劈落下賜予天皇朝的祭壇,正位太清臺中央,此后先祖之言,無論任何節日在此舉行,必要叩拜此天賜祭壇,以表感恩與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