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8評論

第1章 序:為真實而辯

第一章 序:為真實而辯

事件的真相只有一個,這應當是世人皆曉的常識。然而,現實生活中卻往往會在常識上充滿矛盾。許多時候,人們從媒體那里看到的“真相”不止一個?;蚧谀撤N利益的驅使,或基于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或基于作者本人立場的不同,還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響,媒體人展現給公眾的,常常會是對“真相”個性化的展示與差異化的解讀。

當今世界,有兩個潮流成勢了,一是全球化帶來的多極化,一是中國崛起。一個擁有數千年文明史的東方大國復蘇、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規模的大國勃興,成為世界關注的新焦點。那些早已崛起且置身世界塔尖之上的發達國家,用異乎尋常的目光注視著并沒有遵循他們崛起的路徑行走的大國,并評論、猜疑、構想著那些超越了他們思維定式中的行走邏輯,心態是極為復雜的。

于是,中國這個焦點被呈現的面貌就大相徑庭了。無論是對日常百姓生活的展示,還是內政外交以及重大事件的報道,外國媒體與中國媒體視野中的中國,展現出來的面貌常有不盡相同之處;擴展到背景解讀、趨勢評估等等,那就更可能是天淵之別。在存有差異的情形之下,對一個理性的公民來說,也許會首先發出一個疑問:究竟采信誰的?

難點就在怎樣從五花八門的振振有詞中,尋找到相對公正、科學的那個真相和觀察真相的那個邏輯。本書的作者劉洪是一個為理性讀者追尋真相而勤奮忙碌的人。這首先建立在其先天優勢之上——他是一個有專業精神又相當執著的記者。在過去十多年中,劉洪大部分時間在海外做記者,行遍多國,上層人士沒少見,草根朋友沒少交,掌握了中國在國際交往中眾多的一線、一手資料。這些原始資料就是真相的原礦。貼近式的深度接觸,為他創造了“知己知彼”的條件,因此而積累起來的豐厚實感,便讓他對國外媒體之于中國的各種評判,有了一個科學甄別的基礎。于是,他的報道、文章的采信度就大大提高了。

這個基礎,還不是他在異國他鄉、身處那個閱讀環境能直接感受大量對中國的報道,包括各種各樣批評,而是他了解到了這種報道、批評、質疑、猜想等等的“種苗”特性及催生其成長的土壤成分、氣象特征。他用新聞專業的功力,幫助讀者剖開了一層層包裹在真相之外的包裝,讓人看到那些媒體對“真相”進行個性化展示與差異化解讀的背后真實。劉洪在這本書中真實地告訴讀者,一些西方輿論以“客觀公正”的名義對中國的批評,包括過去幾年,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的火炬傳遞中,在有關“中國制造”的反傾銷反補貼紛爭中,其實都有不少偏離真實的言辭和脫離真實的評論。

西方記者肯定是講專業技能的,他們有能力看到真實,卻也會做出一些有悖于職業精神的行為。為什么呢?在與一位北京大學教授的閑聊中,其一番“從價值觀角度作點分析,或許能理解這種行為的真實一面”的話語,倒是一種提醒。

一個國家的核心價值觀體系,其骨架是由道德觀、自然觀、群體觀、整體觀、政治觀、國家觀、世界觀等等構建的,這里“世界觀”指的是觀察、處理國家與國際體系關系的價值觀。不管用什么“材料”來“包裝”,都難以遮蓋住裹含在里面的國家核心利益觀。

對一個發達的強大國家來說,維護本國的強大和其社會主體階層的利益,無疑是其核心利益、核心價值,誰違背,誰就要付出代價,就有可能被冠以“賣國賊”的稱號。一切都會圍繞這個核心運轉,“排他性”成為這個國家社會主體的自覺邏輯。在其國家核心利益觀的長期侵淫中,媒體從業者也會依照這種邏輯去發現、選擇真實,以其長期接受并根深蒂固的核心價值體系作參照,評判那些來自其價值系統之外的行為方式、發展路徑,作出符合其核心價值體系的相應推論。人們就會看到,面對真實,“國家利益至上”的無形力量會令一直標榜“客觀公正”的西方媒體人,作出有悖于其一貫新聞主張的、人為的取舍。理解了這種核心價值體系中的驕傲的、生硬的,甚至是偏執的選擇和評判,也就不難理解當今世界種種被稱為“文明沖突”的表征了。

對相對處于弱勢的欠發達國家和地區來說,因其經濟實力的強弱對比、生活水平的高低反差,使其在承載價值觀的資訊傳播上,也常處于弱勢。面對發達國家的強勢傳播,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讀者、受眾,也許就會有某種不那么自信的心態,也容易在判別是非上產生恍惚。對于從發展走向發達的國家來說,不受到任何外部的以強大的物化力量為支撐的強勢價值觀的沖擊,是不可能的。關鍵是不要真的被那些偏離真實的東西忽悠了,更不要在那些被表象所遮掩的背后真實面前恍惚不安。劉洪可貴的一點,就是他努力用理性的思考幫助你認知一些輿論的背后真實。

世界觀位于整個價值觀體系的最頂層,卻往往又是整個價值觀體系中最薄弱的一層。世界觀一旦出現混亂,極易觸發國家觀的迷失,觸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形成“迷失—混亂—迷失—混亂”的梯次傳導,造成價值觀體系中各個層次的變異甚至扭曲,直至形成道德觀的錯位、混亂。劉洪的這本書是質樸的,又是深刻的,因為他告訴讀者,在那些鋪天蓋地的對中國的種種評論中,并不都是善意的提醒,還有其維護自身國家核心利益的“自覺意識”。

盡管人們了解,西方核心價值體系主導下的社會制度安排與發展路徑,并不是“終極真理”的唯一范式,也不能作為評判其他文明的標尺,然而,必須承認,以西方價值觀為主導的世界輿論,長期以來形成了按其自身邏輯推演而來的對中國的思維定式,改變它相當不易。伴隨著中國的崛起,許多中國人,包括中國的媒體人便常有破除誤讀、化解誤解的愿望,劉洪便是其中身體力行的一位。對外界的不當言論,劉洪不是簡單地、居高臨下地以大道理加以批駁,而是從自己的親歷寫起,講事實,擺道理,以清楚的邏輯,還原事實的真相。而且,他并不是簡單地為中國辯護,也同時在反思雙方產生誤解的根源——應該承認,在當前中西方交流或者摩擦中,很多時候西方媒體是在刻意“誤讀”乃至貶低中國,但也有時候,我們媒體的一些報道,也會犯顧此失彼的毛病,也存在著一定的偏頗。

要展現真相,不僅要善于批駁他人,更要警醒自身,而后者往往更困難。為中國辯護也是如此。反駁他人,首先就要避免犯他人之錯,包括不以主觀“定”事實。要做到這點,就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這是很高的要求。在這方面,前人給了我們智慧。清末的林則徐和魏源倡導“開眼看世界”,如今依然適用。真相通常是復雜的,需要從多方面度量,要堅持自己的尺度,也要了解他人的坐標。這需要人們更加理性、更加客觀地看待彼此,既要看到對方的短處,也要看到對方的長處。這樣的多角度,與其說是觀察真實的視角,不如說是對不同價值觀現實存在的尊重。

每一種文明制度皆有其優劣,完全的、百分之百正確、絕對完美的制度安排,不僅至今未有,而且未來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也不可能有。向終極真理的不斷靠近,應當是不同國家、不同族群的共同使命。由此,對那些基于不同價值觀體系的表達與評判,自然需要審慎地辨析。譬如,長期以來,以制度優越自居的美國,卻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大危機,還由此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

在美國政府“嚴密監管制度”的眼皮底下,持有或擔保全美住房抵押貸款5.3萬億美元、占全美住房抵押貸款總額的一半的政府授權的企業——房地美、房利美公司,玩“次級貸”,玩大了,玩砸了,玩出了巨大的財務危機,一下把不知多少國家的金融機構都卷了進去,美國政府不得不掏出數千億美金接管這兩家公司;曾馳騁資本市場的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公司,帶著6910億美元的資產陷進破產危機;赫赫有名的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公司管理著1.7萬億美元的客戶資產,落入了困境;全美最大的儲蓄貸款銀行——華盛頓互助銀行,資產規模3279億美元,申請破產保護,成了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銀行倒閉案;美國最大保險公司AIG自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連續三個季度出現巨額虧損,市值縮水79%,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也不得不同意提供巨額資金,美國政府接受其79.9%的股權。這些給全球經濟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由此,世人可以看到,美國式的制度安排并非天衣無縫,否則,不會發生這些災難。人們可能忽略了一個事實,來自美國的有關制度設計上的反思與檢討并不多。假使這樣的大危機發生在任何一個非美國式制度安排的國家,相信從制度角度上反思、抨擊的人士不會少見。

在這本書中,劉洪寫了不少具有啟發意義的文章,談美國的不足,也談中國可吸取的教訓,其間還穿插著他在美國對巴菲特、蓋特納、佐利克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采訪故事,并從這些故事中生發出的一些思考。“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擁有自我批評精神的角度而言,國人更愿意正視來自外部的反思和批判,這可以理解為我們這個民族有不斷正視差距、不斷自我更新、不斷追求進步的美德。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在不同的價值觀對撞之中,的確需要警惕某種民族虛無主義式的盲目和迷失。

過去一百多年中,中國的有識之士正是通過虛心的學習,不斷尋找著新的復興之路,形成了強大的學習能力和自我修正的機制。循此,不難發現,中國的改革開放,迄今不過三十幾年,在不斷探索和構建科學的制度設計及發展路徑的過程中,不斷釋放出了巨大能量,推動著中國突飛猛進的發展,比中國起跑早了幾十年、上百年的西方大國同樣看到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驚世駭俗的變化”。強國與弱國的對話常常是不對稱的。然而,弱國求變強,強國防變弱,是個規律。弱國走向強國的路徑,許多是可借鑒的,但不是可以完全復制的。況且,先強者走的路,并不見得就是最佳的路,開辟一條更好的路正是當今中國人的追求。有了這樣的心態和觀察,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避免產生那些因偏離核心價值體系而無視事實真相的迷茫,而且會幫助我們避開妄自菲薄的陷阱。

在中國艱難而執著的崛起背景之下,中國的媒體也需要崛起。在世界媒體的版圖中,中國的比重還太輕,這也是為什么對中國的誤解大量存在的原因之一。向世界說明中國,是中國媒體人的永恒責任。劉洪同志是有責任感的,他始終筆耕不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與國內外讀者分享。他不僅追尋著真實,維護著真實,更傳播著真實。事件的真相的確只有一個,人類也許永遠無法完全掌握真相。但是,劉洪用自己的耕耘,讓人們看到了靠近真相、還原客觀的可能。他為中國辯護,中國需要,其實世界也需要。可以這樣說,推動不同核心價值觀的碰撞與對話,就是從尋找真相開始。

(作者為《瞭望》周刊社總編輯)

品牌:磨鐵數盟
上架時間:2013-05-23 21:26:22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磨鐵數盟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南县| 察雅县| 于田县| 通化市| 五大连池市| 崇礼县| 阆中市| 双鸭山市| 阳谷县| 治县。| 蒙山县| 清丰县| 福州市| 城口县| 临高县| 封开县| 黄浦区| 浑源县| 和田县| 汕尾市| 清水县| 合水县| 平度市| 东海县| 湟源县| 宣城市| 白山市| 常德市| 公主岭市| 武山县| 玉环县| 临澧县| 谷城县| 湟中县| 柯坪县| 云梦县| 长宁县| 南江县| 枣强县| 上虞市|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