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6評論

第1章 《周易》教給我們的處理人際關系的三大法寶 (1)

守正:找準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是第一要義

1.給自己定“位”

《周易》認為,人之處世,第一要義是要找到自己應處的位置。處理人際關系的時候,首先應認識自我、做好自我定位的工作,這是《周易》教給我們的處理人際關系的一個首要的思想(陳望衡:憂患人生的卓越指南——《周易》與人生哲理)。用現代的話來說,這也就是人際關系的角色問題:不同角色會有不同的功能與態度,人在環境中應先認定自己的角色,再設定人群中當有的人際關系。

“位”是《周易》中一個基本的概念。處于當位、得為,而不失位,能夠守位、守正,而不越位,是能否處理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條件。

《周易》中的八卦與方位是一一對應的,如:震東,兌西,離南,坎北,乾西北,坤西南,艮東北,巽東南。陰陽在易經里的表現就是:陰爻和陽爻,陰位和陽位,也稱為剛位和柔位。

《周易》就是根據每個人所處的“位”來判斷人生吉祥禍福的。

我們在看到《周易》中卦的時候,要先看到整個卦象,確定其為六十四卦中的哪一個卦,之后還要認真研究其每一爻得位不得位,此外關鍵的是還要看所占卜的爻居不居中。《周易》非常看重卦中的每一爻能否在其位,得不得位,即得位和失位。

《周易》每卦六爻,由陰陽爻組成。陰陽爻各有其位。一、三、五爻位為陽位,二、四、六爻位為陰位。陽爻居于陽位或陰爻居于陰位,就稱之為得位;如若不然,則叫失位。得位叫“正”,失位叫“失正”。

六爻位中,二、五爻位又尤其重要。它們分別居下卦、上卦中間的位置,故稱中位。《周易》中爻辭關鍵的就是“位”和“中”。如果居中,就算是不得位,也肯定吉利。“得位”則根據陰爻和陽爻的不同、卦象的不同,可能吉也可能兇,其中大多數是吉,但若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中,得位也未必吉。既得位又居中,則會大吉大利。居中,也就是所謂君子中道而行,中庸之道,人間正道。離開了中道,就會陷入邪惡。所以《易經》強調守中,堅守正道。

如果是陰爻居二位,陽爻居五位,則又中又正,稱“中正”。按《周易》的觀點,守“正”、居“中”都是吉祥的,反之失正是不吉祥的。

除了得位和居中之外,還要看每一爻與其他爻的關系,這決定其生存環境、發展的方向,以及需要堅持的做人做事的原則等。在《周易》里,各爻之間的關系是和諧還是沖突,主要是以陰爻和陽爻為基礎進行區分的,因為同性排斥,異性吸引。

從爻象上看,陰爻代表基礎、靜止的、內斂的,而陽爻是代表外象、動態的、發散的。這兩種之間會有許多關系產生,這些關系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承,即陰相對陽而言的,陰在陽之下謂之承,代表承受,基礎,就像木凳的四個腳為陰,上面坐的為陽,那么陰相對于陽即謂之承。如有初承二,二承三等。

乘,也是陰相對陽而言,陰在陽之上謂之乘,代表乘人之危,不甘下位之象,就像木凳四腳朝天,如二乘初之類。在古人看來,這有如在一家庭里,妻子管住丈夫、女人凌駕于男人之上,是不符合正道的,會有兇險。

據,陽相對陰而言,與承相對,有占便宜之意,如艮卦之六據五。

比,指相鄰兩爻的關系,有比較之意,再按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則有敵比、親比之分。兩個陰爻或兩個陽爻相鄰,則是敵比關系;一陰一陽相鄰,則是親比關系。

應,指六爻中地位相同的兩爻之間的關系,如初與四,二與五,三與六,地位在上下卦中的地位相同,依據同性相斥、異性相吸之理,有親應和敵應兩種結果。下卦之中的二爻,如與上卦之中的五爻敵應,這就代表著在一個單位與領導作對,必將沒有好果子吃一樣,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必須要對領導或上級采取謙卑和順的態度,方能化解兇險。

從上述所講的得位、不得位,居中、不居中,就引申和生發出了“吉﹑兇﹑禍﹑福”。我們要安其位,守其位,能安能守就吉。如果人們在做事時不守正道,去做違法或傷天害理之事,就是不守中,這結果就是兇。如果你與上下爻之間親比,關系和諧,就會帶來吉,即使處于危難之中,也能化解。若是與上下爻敵比,則會受到險阻。

處于不同位置上的各爻,與其他爻之間的關系各不相同,這啟示我們,在自身不斷變化的位置中,在面對復雜的人群時,處理與各個不同的人的關系也都有各自的特征:

初爻位于全卦的最低點,也是初始階段,所以其多代表底層民眾、事物開始的時候、孩童或初入社會的年輕人等。

第二爻位于下卦之中,屬于中位,能處事得體。《易經?系辭》對每一爻的特征有一個歸納:“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兇,五多功。”下卦中就是“二”,不管是九二,或是六二,屬于基層的干部,只要你能踏踏實實地,去做,就容易得到上級領導的關注和提拔。

第三爻,在下卦的頂端,有往上卦高攀之嫌,不安本分,離開了中,所以會有兇相。

“四”,在上卦最下面,是上卦的第一爻,緊逼“五”,屬于近君大臣,因為五爻是君主之位。四爻緊鄰君主,人常說伴君如伴虎,所以“四多懼”。處在四爻這個位置上,必須和上面的君主搞好關系,對其順承。但是也必須與下卦之中的各爻維持好關系,以便開展工作。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位置,對上下周邊的事物都必須警惕,時刻要小心謹慎,方得無礙。

第五爻是君位,全卦的最高領導,如果是陽爻在此位,則是九五之尊,若是陰爻在此位,則是六五之尊。在這個位置上,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是對的,所有的功勞都屬于這個位置。如果其他各爻與其為敵,那結果就會兇了。

第六爻一般指已經不當位的能人、退休的賢臣、在野的能人、以前立過功但是現在已經年老無用的功臣等,處于這個位置,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淡泊名利,頤養天年,不過問政事,不提以前的功勞,否則也會被君主猜忌而招來兇禍。

《周易》蘊涵著許多人生定位道理。它告訴人們:人的位置是由低到高,而且循序漸進的。每個位置上有每個位置的表現,不可逾越。孔子說:“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上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在自己的位置上,分寸感特別重要。當你已經非常強健,或者說取得的位置非常剛健,那么你不要爭強好勝了,該和別人平等共處、同舟共濟。這樣不會招來兇險,即“‘群龍無首’,吉”。如果你非常弱小,或者所在的位置非常低微,那你也不必跪下,你一跪下,別人就顯得更高了。

2.守正才能和諧自己、和諧他人

“守正”,這是《周易》推崇和強調的為人處世的第一法寶。按照《周易》的觀點,天地萬物各有其位,人也不例外。每個人都應在世界上找準自己應處的位置,如若這樣,自己有序了,他人有序了,世界都有序了,就不會有禍亂產生了,社會就和諧了。

以此推論,社會上種種禍亂的產生乃是某些人不安分之故,比如君不安君位負君主的責任,臣不安臣位守臣子的職分,那么,這個國家就亂了。一個家、一個企業、一個團體也是如此。

《周易》中這種思想雖然偏于保守,但亦有合理之處,對我們現代人的人生、人際關系,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師卦》九二爻辭:“‘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意思是:在軍中任統帥,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會有什么災禍;君王多次賜命嘉獎。

從卦象上看,九二居下卦中位,九二與六五正應,六五為天位或天子位,對九二全力支持,所以會嘉獎九二,并會委以重任。

《象》對此解釋:“‘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意思是說:在軍中任統帥,持中不偏可得吉祥,不會有什么災禍。占得此卦的人,正在承受“天命”,因此得到君王的寵幸;“君王多次進行獎勵”,說明懷有治國平天下、使萬邦悅服的宏大志向。

周朝時期召公虎的經歷與本爻的爻義非常相符。

西周周宣王時期,為了鎮壓準夷地區的叛亂,周宣王派召公虎統帥大軍執行任務。

召公虎率領大軍到達準夷之后,節節獲勝。可是這時,朝中的大臣都講讒言,說召公虎兵權在握,小心叛變。這些謠言傳到了召公虎那里,召公虎擔心宣王若聽信了這些謠言,自己就沒命了。

正當他為此憂心忡忡時,宣王派來一位大臣,告知召公虎,宣王根本不信那些謠言,訓斥了造謠者。召公虎這才放下心來。接著,宣王又下了兩道詔命。一道詔命是賞賜圭瓚給召公虎,獎勵他作戰有功,統軍有方。二道詔命是賞賜美酒給召公虎,同樣是對他戰功的獎勵。召公虎再也無顧慮了,很快平定了叛亂班師回朝。

回到京師,宣王率文武百官親自出城三里相迎,然后又在慶功會上頒下第三道詔令,賞賜給召公虎一大片山川田地。

召公虎走得正,行得端,所以不會有什么災難,能得到嘉獎與提拔。

引申到現實生活中,這一爻啟示人們:守正則受益,守正有利于人際關系的和諧。注意守正,既同下屬保持著親密的關系,又忠實地服從領導,聽命于上級的各項命令,做到這樣,你就可以多次得到嘉獎和提拔了。

守正、守住位置也是很重要的,也是人生的定位問題。

先看劉備和諸葛亮的定位:劉備是皇帝的叔叔,即皇叔,他為人很寬厚,又善于交際各方面的朋友,人品也很好。按現在的話說,劉備塑造了自己的品牌,最有條件做皇帝和曹操一爭天下,這是他給自己的一個準確定位。諸葛亮雖然有曠世奇才,但他的定位應該就是一生輔佐劉備。如果反過來,劉備給諸葛亮當參謀,那劉備根本不合格,所以劉備的定位不能低,如果定得低,劉備找工作根本找不到。他只有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我是皇上的皇叔,我是屬于漢劉的后代,只有我當皇上才更合適。諸葛亮也有一個正確的定位,他們兩人的合作,主次分明,定位非常好。

再看曹操的定位,他的定位定得也很準確。曹操一直沒有稱皇上,一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打著天子的旗號,發布命令,這是皇上的命令,皇上叫你干什么,你敢不干?反之,如果當時曹操直接做天子,又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呢?肯定是天下更加大亂。

俗話說“人貴在有自知之明”,處理人際關系,首先要處理好自己跟自己的關系,人際關系的第一課就是自我定“位”。實際上,每個人真正明確了自己的位置,就能夠慢慢地了解真正的自己,搞清楚適合自己的人生選擇,弄明白自己應該如何與他人交往、共處。正如曾仕強所說:“人際關系首先是自己與自己的關系,而不完全是自己與別人的關系。因此,個人只有接受和認可了自己之后,才會使得別人容易接納自己和歡迎自己。”

只有自己跟自己和諧了,才能跟他人和諧,社會才能和諧。自己不和諧,就會內心苦悶,甚至惹是生非。倘若在這個不平衡、不和諧的基礎上欲望再加膨脹,甚至不惜鋌而走險,那么種種丑惡的發生就很可能了,如執法犯法、買官賣官、坑蒙拐騙、殺人越貨等。

和諧自己,首先要明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然后通過努力自己能夠努力的,奮爭自己應該奮爭的,去追求自我發展進步。

品牌:宏泰恒信
上架時間:2013-04-19 18:13:44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宏泰恒信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忻城县| 广河县| 大兴区| 金溪县| 陆河县| 建始县| 萍乡市| 新田县| 鸡泽县| 江华| 剑川县| 南阳市| 遂平县| 栖霞市| 甘南县| 昭苏县| 类乌齐县| 应城市| 闽侯县| 渭南市| 凌云县| 崇明县| 泸西县| 依兰县| 咸宁市| 大同县| 巴青县| 阿巴嘎旗| 金昌市| 建昌县| 上犹县| 定边县| 广东省| 江达县| 潞城市| 同江市| 定陶县| 岐山县| 新竹县| 涟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