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楔子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這一段《永遇樂》,乃是南宋一位愛國將領名叫辛棄疾的,在京口北固亭感慨時事所作的懷古名篇。因這辛棄疾做詩詞時愛引用典故,故這段詞中也提到了幾位古人。其中的孫仲謀正是三國時稱霸江東的大英豪孫權,這里不必細說。單道這名叫寄奴的,卻也是在古人當中能排得上名的一位大英雄。就連這詞的下闕中“元嘉”一句,若沒有他作開端,竟也稱不得典故了。
原來,自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以來,中國便形成了群雄割據的局面。又經過三國時代的擾攘紛爭,最后天下竟落入了司馬氏手中,史稱西晉的便是。
不想晉武帝司馬炎傳位的兒子是個癡呆,國政皆被其皇后賈南風所執。可巧這賈南風又是個貌陋心險的婦人,既不把丈夫放在眼里,遂把滿朝文武并宗室諸王一并視若無物,不但恣意放縱,在男女關系上頗為活躍,還逼死了太后,誣殺了太子,引起天下公憤。
一時宗室中便有一位趙王司馬倫的率兵進宮,將賈南風囚禁在了金墉城里,自己把持了朝政。這司馬倫見皇帝癡癡傻傻,想著自己也是皇室的骨血,一時就起了邪念,逼著皇帝把寶位禪讓給了自己,對天下人稱孤道寡起來。
怎料他自己德譽未彰,且所作所為又不合天道人倫,早已激起了一些大臣和宗室的憤恨,遂先后有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東海王司馬越等人舉兵向洛,明里說的是勤王護駕,實則多為了一己之私,想要獨霸朝廷,篡取天下。一時間竟把個中原大地煎熬得油迸鼎沸,民不聊生。
孰料天道幽遠,世事難料。正當司馬氏一家鬧得雞飛狗跳之際,寓居在西北方的匈奴人卻趁機恢復了祖業。
這匈奴本是秦漢時的北方強族,常與中國分庭抗禮。到西漢元帝時,匈奴因天災人禍衰敗下來,其中一支人口便隨呼韓邪單于入塞請降。漢朝也以禮相待,并將王昭君嫁與單于,因此匈奴后人常以漢家外甥自居,一些人竟冒姓了劉氏。
此刻匈奴的首領乃是劉淵。因見晉室紛爭,無暇外顧,便有了恢復先祖冒頓單于雄業的心思。經過一番戰斗,擴了些地,增了些兵,就在平陽郡的蒲子縣稱起了皇帝,定的國號也叫做“漢”。幾年下來,竟把晉朝江山吞了一半,還連捉了兩任晉君,天下震動。
眼看得社稷無主,大廈將傾,晉朝宗室中有位瑯邪王司馬睿的逃到了江東,即了皇帝之位,這才保全了晉室一脈,后人便稱之為東晉。
因這東晉朝廷是靠江東王謝等士族大家拱衛才發跡起來立得腳根,因此皇權便有些疲軟,時有大臣爭權斗狠,向朝廷動兵的。又加上主持朝政的大臣多無濟世之才,頻現庸碌之輩,因此上朝綱敗壞,民多疾苦。江南士民雖少了些外寇之禍,卻常有內亂之憂。
這樣輾轉至隆安年間,已是第十位皇帝司馬德宗臨朝。
原來這司馬德宗的父親孝武皇帝因酒后與寵妃張貴人戲謔,謂其年老色衰,引起張貴人恚怒,是夜便趁酒醉將孝武帝弒了,謊稱于睡夢中“魘崩”,竟得以瞞天過海。德宗繼位后,文韜武略一概全無,癡愚昏惑卻頗有先輩惠帝遺風,國政皆由叔父會稽王司馬道子做主。
這道子也是個昏聵無能之人,最喜結交朋黨,親近小人、僧尼,弄得政刑紊亂,天下失衡。道子得志后,終日沉湎酒色,其權柄又漸被兒子元顯所奪。
也合該晉室不昌,元顯少年得志,十六歲便做了宰相,心高氣傲,卻又志大才疏,更兼用人失當,遂與大臣失睦,百姓失和,天下紛紛然皆欲誅殺元顯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