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m.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
獨居的一年吧
獨居的一年吧
居然一定要寫中文才能發表?
不管怎么樣露絲最后幸福了。但我想的是這樣的結尾在中國有沒有可能發生。
大概率是不會有的。因為中國版的露絲不會像復仇那樣告訴父親那個故事。
中國版的露絲更不會獨立自主,還擁有那份條件與自由,在寫作中去釋放、療愈一切。
以至于最后找到真愛。
但幸虧是這樣的結局,否則人該多么的絕望。一個人能在一個陰影里生活多少年呢,
尤其是那個陰影是父母分別、共同帶來的。
難得世間擁有這樣的作者,描述大膽,直接,每個人物愛恨情仇都豐滿,最后也都圓滿。
感謝。
正如作者所說
時間也會等人也會暫停比如現在
所以我們必須提防這種時刻
五十三歲的埃迪等到了七十六歲的瑪麗恩
露絲也在第二次婚姻找到了專屬于她的荷蘭警察
當然露絲也等到了她四歲時就離開她的她的母親瑪麗恩
所有壓抑的情感都會釋然在瑪麗恩出現之后
比如露絲不再嘗試抹掉的眼淚就是最好的證明
瑪麗恩的一句不就是埃迪和我嘛
又會把人們的記憶帶回三十七年前那個暑期
那個埃迪與瑪麗恩相遇相處的暑期生活
約翰歐文命名為【獨居的一年】
我想應該是露絲在艾倫逝去之后獨自生活的那一年
露絲一天也不舍得丟下自己的孩子格雷厄姆的那種母愛
露絲也是這個年紀才能明白瑪麗恩為何在自己四歲時狠心離開
那是種在失去了兩個孩子之后對第三個孩子不敢愛的怯懦
瑪麗恩害怕也會失去露絲所以選擇不去愛而離開
在露絲獨自生活的那一年里埃迪也誤以為自己愛上了露絲
卻不知道那是種對于瑪麗恩的不舍情懷也直到露絲再婚才明白
而漢娜所謂的隨性主義那種及時行樂的感情觀讓人不解
漢娜對埃迪說時間不等人你該放下了似乎帶有些許的同情
盡管漢娜與埃迪只能算是那種不是朋友的朋友關系
這讓埃迪也誤以為時間可能真的不等人
自己確實到了應該放下的時候
但埃迪永遠都放不下瑪麗恩
艾迪知道他永遠都放不下瑪麗恩
不論露絲到了什么年齡她的手指上的疤痕都會存在那里
疤痕會成為露絲的一部分即便歲月流逝也不會消失不見
知道疤痕位置的人會很輕易找出來因為他知道疤痕在哪里
而不知道疤痕位置的人什么時候都不會知道疤痕在哪里
就像一個人面對一個人的遭遇講出的感同身受其實是種諷刺
人的一生中總有某些階段
你會想要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追求新生活
而那種想要改變原來的生活方式追求新生活的迫切心情
應該值得鼓舞并且提倡不是本人是無法體會的
但真正愛上一個人和想象自己愛上一個人
之間的區別又有誰能分得清
很可能所謂真正的愛情也不過是想象出來的東西
就像瑞頓夫人說的這是一個不可能是巧合的巧合
現實中又有多少種情景不是這樣的不可能是巧合的巧合
瑪麗恩說悲傷會傳染的我不希望你傳染上我的悲傷
又有誰會希望自己的悲傷傳染給自己在意的人呢
瑪麗恩說可能寫作只是一種自我治療可能也治療了他人
憤怒比許多其他情緒容易克服得多
人們應該覺得婚禮應該是神圣的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一天
用理性看世界世界是一出喜劇
用感性看世界世界是一出悲劇
但對那些兼具理性和感性的人來說現實世界是悲劇
只有那些幸運的人才會覺得它是喜劇
可這世界究竟是喜劇還是悲劇我們該用理性還是感性看待呢
勇敢就是接受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把它盡力做到最好
是面對而不是逃避的做法很可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