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理工科的思維出發研究一下吧。
怎么說呢?鐵礦的挖掘就是一個不小的問題,而且鋼鐵的冶煉涉及到材料學,不花個一二十年在古代是無法煉出想要的金屬的,而且每一次的實驗都是大開銷。三足鼎立后是長期的拉鋸戰,只能通過造紙、印刷、火油提純等技術占據足夠的優勢,積累錢糧,等一二十年后,材料的開采和制造已經成系統化后,實驗也進行差不多后,才差不多能夠用古代條件進行火藥的爆炸性打擊。在這一期間,首先應該的是火油的提純、石油的開采等等,這樣才能夠一鳴驚人。在古代沒有系統性開采材料的情況下,直接造出炸藥包是很不現實的,并且缺少錢糧的支撐。我是覺得作者就算想要炸藥包,也得差不多二十年后才能夠一鳴驚人,現在只能從基礎的系統化建設開始。有些小說里面完全不思考錢糧的消耗和材料制造的制約,僅僅動嘴皮子,就搞出了非40年不能實現的蒸汽機,這太不現實了。希望作者能夠從古代的物質條件、文化條件、交通條件出發,就像前面說的,工業思維比空想的蒸汽機要現實得多。
劇透歷史,三興大漢吧
劇透歷史,三興大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