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本書時間線等問題:
由于金庸先生寫的是武俠小說而非歷史小說,加上修訂了好幾個版本,導致很多時間線本就有自相矛盾,無法自圓其說之處。
網上有諸多“大神”編寫的所謂《金庸編年史》之類,不過是自娛娛人之作。
僅郭靖的出生年份,我就見過好幾本版本,有說1200年的,有說1205年,也有1206年,甚至還有1188年的。
看他們分析的,好像都有點道理。
比如:原著開篇提到“光宗傳到當今天子慶元皇帝手里,他在臨安已坐了五年龍廷”。慶元皇帝便是宋寧宗,慶元五年,便是公元1199年。這年風雪紛飛的臘月,丘處機到的牛家村結識了郭嘯天和楊鐵心,第二年開春,李萍懷了郭靖,同年,郭靖出生,這等于是說郭靖應該生于宋寧宗慶元六年,也就是公元1200年。
再比如: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是1206年,而那時候郭靖已經18歲了,算下來出生時應該是1188年。
因此,編年史是不靠譜的,而且,也不在本帖的討論范圍內。
寫這本小說之前,作者也查詢了許多資料,尤其是關于時間線的問題,進行了無數次比對,但都很難有個明確的脈絡。
所以最終的想法,還是回到原著本身。
這里有個明確的時間節點,也是《射雕》極為重要的大事件——華山論劍。
華山論劍二十五年一次,郭靖二十歲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可以推算,原著開篇時華山論劍已經過去了四年(郭靖第二年春出生)。
而本小說開篇,是在華山論劍前一年多時間。
通過一些線索,決定每個重要人物的大概年齡(可能有出入,但不多):此時的王重陽56歲,段智興44歲,洪七公和周伯通42歲,歐陽鋒41歲,黃藥師40歲,裘千仞35歲,丘處機26歲,柯鎮惡37歲,韓小瑩13歲,成吉思汗39歲,沙通天、彭連虎、梁子翁、靈智上人及侯通海等人原著中均沒有明確年紀,綜合考慮可以設定在35歲左右。
然后,來說一說火工頭陀事件。
火工頭陀在《射雕》和《神雕》都沒有提及,出現在《倚天》的開篇。
此時郭襄在江湖上尋找楊過,無意間來到少林,恰好昆侖三圣挑戰少林時,張君寶(后來的張三豐)用郭襄所贈鐵羅漢中悟出的武功對抗,因偷學武功觸犯少林戒律,導致受到僧眾攻擊被迫逃離,從而引出火工頭陀一事。
據天鳴方丈(就是本文開篇與主角林陽一起在藥王院長大的小沙彌)回憶,注意時間點,是在七十余年間。
當時的郭襄大概二十歲,其父郭靖比她大四十歲,也就是六十歲。
這么算下來,火工頭陀事件應該發生在郭靖出生前十年的樣子,而本小說開篇時,郭靖是—6歲,差了四年。
但是須注意一點,當時的天鳴已經八十多歲,記憶力未必那么精準,所說的“七十年”可能是個模糊時間。
四年的誤差,為了情節需要,作者這樣設定應該沒什么問題。
順便提一下,少林傳統,從虛竹到張三豐皆因為未得師授學武功而被逐出少林,中間出個林陽也是很正常的。每個門派都有各自的門規,不能因為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就武斷認為不合理。當然,作者承認這么設計,主要還是為了劇情服務。
下面說一說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年紀,
原著開篇稱郭嘯天是“二十來歲的大漢”,描述楊鐵心未提及年齡,只說“一個白凈面皮的漢子”,二人應該年紀相仿,郭嘯天稍大一點。
本小說他們出場二十出頭,郝家莊事件之后幾經輾轉,后來落戶臨安牛家村,各自娶妻,直到被官兵追殺,郭嘯天慘死不過也就五年的時間,因此,時間線上毫無問題。
再說說沙通天、彭連虎、靈智上人等人效力趙王府完顏洪烈一事。
按照原著來看,他們這幾人投靠的時間似乎比較晚,但并沒有明確表明在二十年后才投靠,也有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勾結上。
另外,由于射雕原著里出場人物本就較少,而作者并不太喜歡在同人上加更多原創人物,如果再缺少沙通天、靈智上人等人,那就顯得非常單薄,敘事起來困難許多。
最后想說一下,這本書耗費作者半年時間,從查詢資料、構思情節,設置懸念,埋伏筆,再到一步步列大綱、細綱,算是付出了不小的心血。說這些并不是訴苦,裝可憐,而是證明在寫這本書時,作者的態度是認真的,是真心想寫好這個故事。
當然,這本書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歡迎書友們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
感謝這一路上有你們的支持,謝謝!!!
射雕:這個少俠一動不動吧
射雕:這個少俠一動不動吧
網上有諸多“大神”編寫的所謂《金庸編年史》之類,不過是自娛娛人之作。
僅郭靖的出生年份,我就見過好幾本版本,有說1200年的,有說1205年,也有1206年,甚至還有1188年的。
看他們分析的,好像都有點道理。
比如:原著開篇提到“光宗傳到當今天子慶元皇帝手里,他在臨安已坐了五年龍廷”。慶元皇帝便是宋寧宗,慶元五年,便是公元1199年。這年風雪紛飛的臘月,丘處機到的牛家村結識了郭嘯天和楊鐵心,第二年開春,李萍懷了郭靖,同年,郭靖出生,這等于是說郭靖應該生于宋寧宗慶元六年,也就是公元1200年。
再比如: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時是1206年,而那時候郭靖已經18歲了,算下來出生時應該是1188年。
因此,編年史是不靠譜的,而且,也不在本帖的討論范圍內。
寫這本小說之前,作者也查詢了許多資料,尤其是關于時間線的問題,進行了無數次比對,但都很難有個明確的脈絡。
所以最終的想法,還是回到原著本身。
這里有個明確的時間節點,也是《射雕》極為重要的大事件——華山論劍。
華山論劍二十五年一次,郭靖二十歲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可以推算,原著開篇時華山論劍已經過去了四年(郭靖第二年春出生)。
而本小說開篇,是在華山論劍前一年多時間。
通過一些線索,決定每個重要人物的大概年齡(可能有出入,但不多):此時的王重陽56歲,段智興44歲,洪七公和周伯通42歲,歐陽鋒41歲,黃藥師40歲,裘千仞35歲,丘處機26歲,柯鎮惡37歲,韓小瑩13歲,成吉思汗39歲,沙通天、彭連虎、梁子翁、靈智上人及侯通海等人原著中均沒有明確年紀,綜合考慮可以設定在35歲左右。
然后,來說一說火工頭陀事件。
火工頭陀在《射雕》和《神雕》都沒有提及,出現在《倚天》的開篇。
此時郭襄在江湖上尋找楊過,無意間來到少林,恰好昆侖三圣挑戰少林時,張君寶(后來的張三豐)用郭襄所贈鐵羅漢中悟出的武功對抗,因偷學武功觸犯少林戒律,導致受到僧眾攻擊被迫逃離,從而引出火工頭陀一事。
據天鳴方丈(就是本文開篇與主角林陽一起在藥王院長大的小沙彌)回憶,注意時間點,是在七十余年間。
當時的郭襄大概二十歲,其父郭靖比她大四十歲,也就是六十歲。
這么算下來,火工頭陀事件應該發生在郭靖出生前十年的樣子,而本小說開篇時,郭靖是—6歲,差了四年。
但是須注意一點,當時的天鳴已經八十多歲,記憶力未必那么精準,所說的“七十年”可能是個模糊時間。
四年的誤差,為了情節需要,作者這樣設定應該沒什么問題。
順便提一下,少林傳統,從虛竹到張三豐皆因為未得師授學武功而被逐出少林,中間出個林陽也是很正常的。每個門派都有各自的門規,不能因為與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就武斷認為不合理。當然,作者承認這么設計,主要還是為了劇情服務。
下面說一說郭嘯天和楊鐵心的年紀,
原著開篇稱郭嘯天是“二十來歲的大漢”,描述楊鐵心未提及年齡,只說“一個白凈面皮的漢子”,二人應該年紀相仿,郭嘯天稍大一點。
本小說他們出場二十出頭,郝家莊事件之后幾經輾轉,后來落戶臨安牛家村,各自娶妻,直到被官兵追殺,郭嘯天慘死不過也就五年的時間,因此,時間線上毫無問題。
再說說沙通天、彭連虎、靈智上人等人效力趙王府完顏洪烈一事。
按照原著來看,他們這幾人投靠的時間似乎比較晚,但并沒有明確表明在二十年后才投靠,也有可能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勾結上。
另外,由于射雕原著里出場人物本就較少,而作者并不太喜歡在同人上加更多原創人物,如果再缺少沙通天、靈智上人等人,那就顯得非常單薄,敘事起來困難許多。
最后想說一下,這本書耗費作者半年時間,從查詢資料、構思情節,設置懸念,埋伏筆,再到一步步列大綱、細綱,算是付出了不小的心血。說這些并不是訴苦,裝可憐,而是證明在寫這本書時,作者的態度是認真的,是真心想寫好這個故事。
當然,這本書肯定有許多不足之處,歡迎書友們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
感謝這一路上有你們的支持,謝謝!!!